「扶貧車間」進村 脫貧致富有望

“扶貧車間”進村 脫貧致富有望

潞城市首家“扶貧車間”掛牌運營

“咱們張家河村位置偏僻,外出打工創業的人少,在附近找活幹的機會更少,大家都想尋找一個掙錢的機會,就是苦於沒有門路。‘扶貧車間’落戶我們村,是一件大好事、大實事,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都前來踴躍報名找活幹。”該村黨支部書記曹雲喜告訴記者。

8月22日,潞城市首家“扶貧車間”——“學之韻”服裝扶貧車間在該市合室鄉張家河村掛牌成立。這是該市緊扣“就業脫貧”,採取“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 的就業扶貧新模式,鼓勵企業到鄉鎮、村組設置加工點,幫助農村留守婦女特別是貧困家庭婦女就地就近就業。通過為企業提供前期服務和政策優惠,吸引企業進駐,由企業“因需施教、以崗代訓”,既讓農民穩定增收,又滿足了企業用工需求。“學之韻”服裝扶貧車間,就是採取這一方式,由潞城市“學之韻”服裝廠進行設備和技術投資,張家河村提供廠房共同創建的,主要生產校服、工裝、職業裝等,重點吸納周邊因各種原因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我們作為扶貧辦扶持的首個扶貧車間,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較低,既能幫助貧困群體中因缺技術、自身發展能力不足而致貧的貧困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擺脫貧困,也能幫企業解決用工難的問題。”企業負責人說。

據瞭解,“學之韻”生產車間有23臺縫紉機,已招聘勞動力2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7人。暑假期間已經為一些學校生產課桌套300餘個。企業負責人表示:由於現在尚處於起步階段,效益還不是很明顯。目前在廠裡的工人正常能掙到3000—5000元一個月,在張家河村的扶貧車間,廠裡派出的技術人員來幫助、支持、指導他們,一年以後,咱們張家河在這裡上班的村民每月工資也能達到3000元以上。我們的“扶貧車間”肯定會越辦越好。

踩踏板、剪線、換針······,記者在這個扶貧車間裡看到,技術人員們教的仔細,村民們學的認真,能在家門口有這樣一個打工的地方,讓居住在山區、長期以種地為生、收入微薄的張家河人有了新盼頭。“以前就是靠種點兒地,出外打工,咱又帶孩子又種地,兩頭忙也是趕不上,地也種不好,錢也掙不上,自從來到這裡上班後,我覺得挺好的,非常感謝他們。”該村貧困戶張紅斌高興的說。

“扶貧車間”的掛牌運營,是潞城市吸收成功經驗,積極探索扶貧措施的又一新做法。一方面,“學之韻”服裝廠利用自身優勢生根開花,吸納和解決更多貧困人口實現就業,變外部“輸血”為內部“造血”,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精準脫貧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提振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信心,鼓勵大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達到穩定脫貧的良好效果,讓貧困人口真正得到實惠。

“扶貧車間”不僅助推了村民和貧困群眾脫貧增收,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安下心來過日子,讓村子留得住人,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潞城市扶貧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吸引更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農村設置“扶貧車間”,不斷擴大車間規模,通過“以訂單帶業務、以就業幫脫貧”的方式助力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拓寬致富門路,實現鄉村振興。

(來源:潞城新聞中心 王鵬 鄭翀 張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