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廣西的山裡有很多資源」,既然這樣,爲什麼現在廣西的經濟還不是很好?對此你怎麼看?

蕾神託你



山,只是山而已,還多是沒多大價值的大石山(岩溶、喀斯特地形),並不是礦。象桂林這樣有山有水的地方還可以當風景看,大部分地區就僅僅是“山”而已。而且這些山存不了水,樹木長不大,老百姓種點莊稼都是找石頭窩有點泥土的地方,然後靠天收成。大石山區的老百姓都埋怨自己投胎投錯了地方,不知道“廣西的山裡有很多資源”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


廣西的山區面積佔全區面積的76%,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要是“山裡有很多資源”,廣西也不會比旁邊的兄弟省份廣東落後太多了。正是因為山區老百姓謀生艱難,很多人都跑到了發達一些的廣東打工、謀生,連遙遠的非洲,都有廣西上林地區數萬人在那裡淘金。

山在那裡,本身經濟價值不大,資源貧瘠,它就只能是影響地方交通、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或許,等到哪天科學發現這些山裡真蘊藏了利用價值巨大的礦產資源,廣西也會因此大大受益吧。


陽海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資源並不是資本,更不是資金。再好的資源,如果不能很好的轉化利用,那也只能浪費作廢。

廣西的山裡有很多資源,這一點我相信是說對了。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說明了廣西的山區很多。在山高林密的山區如十萬大山、貓兒山、大容山、六萬大山等山脈裡,特別是在一些原始森林裡,肯定有很多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還有不少的野生菌類。同時,在山裡種出來的農產品,如大米、紅薯、水果等,也大多是生態綠色的好東西。這些東西,城裡人不一定能吃得到,這也正是賣點。

但要將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生財優勢,特別是將山裡的農產品銷出去,讓農民致富,讓當地經濟發展起來,有幾個條件要解決好:

一是交通運輸問題。要想富,先修路,而且是大路大富,小路小富,無路不富。山區的很多資源,因為交通不便,運輸受阻,只能廢在山裡,無法開發,也無法賣出來。

現在廣西的大交通已經搞得很好了,高速鐵路里程長度全國領先,高速路基本都通到各縣了。但從縣裡到鄉鎮、從鄉鎮到山村裡,還有不少山區的農村交通有待改善。這是最基礎的條件。

二是信息溝通問題。山區裡與外界的溝通,過去因為交通不便,不通電也不通電話,而顯得閉塞。現在有了手機,有了互聯網,山區農民獲取信息便捷得多了,隨一個放牛的老頭、賣菜的婆婆都有可能有手機。

但是,這還不夠,還需要信息的引導獲取,需要政府部門對農業政策、產業動態、市場走向進行一定的公開發布等。通過不同的媒體平臺,發佈正能量的信息,發佈經核查過的信息,引導山區農民有針對性地發展經濟。

三是組織生產問題。再好的農產品或是資源,都要有一定規模,一定的量,才能成為優勢,才能換來財富。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組織,比如扶持建設現代農業示範點,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打造山區特色農產品品牌、招商引資辦工廠辦企業等等。

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開發山區的民族特色鄉村旅遊業、休閒農業等。沒有組織,再好的產業也難成大氣候。

四是組織營銷問題。其實,應該說是宣傳推介問題。任何好的資源好的產品,都需要宣傳。在山區裡,酒再好也怕巷子深,不宣傳就不一定有人知道,不宣傳就引不來企業投資。

這些,也同樣需要有關部門的發力支持,農民單家獨戶是很難做到的。另外,產品的公共區域品種,也同樣需要政府部門的出面來打造。

廣西山多地少,但山區資源獨特,是優勢也是劣勢。山區經濟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你還想到什麼好的辦法和點子,歡迎一起留言分享交流。謝謝關注支持我的頭條號“桂農通”。


桂農通


我在廣西浦北縣做農產品電商兩年多,這裡確實資源豐富。特別是農產品資源,農作物,蔬菜,水果等種類豐富,四季都有。

這裡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等生態資源非常好。靈芝,紅椎菌等天然物種應有盡有。水資源也好,山泉水可以直接飲用,山泉水養的魚味鮮肉美。











欣鮮美味


我是廣西的,我們有碧海藍天,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質量一年全優,4000一平米的沿海城市商品房,中國哪個沿海省份可以做到?至於說窮,我覺得挺滿足的,難道要飯了?還是去救助站了?生活安逸就好,相反更不想要大發展,破壞了廣西的青山綠水,你看,空氣多好,沙灘多美,這是親手實拍的喔。






八省噴王



山是資源嗎?要先理解廣西山地特性,廣西是喀斯特地貌。高山沉積石灰岩和侵蝕性流水石灰岩居多,岩石厚度較深植被多為低矮灌木,大型經濟林木無法生長,雖然侵蝕滲漏到地下的水很豐富,但是土層肥力較薄無法吸收和保持水分,就像一個漏斗,農業生產施展不開,還是要靠下雨。

如果廣西不靠近海邊亞熱帶氣候廣西部分群山地區一樣缺水。但是雨水一多地下水太豐富水就會侵流而出,易發山洪泥石流,而居住在谷地的農業居民容易遭殃。

然後說說高山喀斯特石灰岩,正極侵蝕性石灰岩的特點就是異常的怪石嶙峋難以行走,石林就是喀斯特地貌的正極侵蝕而形成,其他地方多為高山石谷地,交通極為不便,如何發展生產?


有人說石灰岩拿來開發,做水泥、化工、建材、冶金輔料等用途很大,還有沉積礦物質含量也較多,比如百色和河池礦產,但是交通不便,大型工具無法進駐,開發成本居高不下。


還有石灰岩不是廣西獨有,並不一定只需要廣西的石灰岩,廣西本地也用不完。

種也不便,用也不完,就像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由他去唄!最後廣西大山留給我們的寶貝只有溶洞了,開發旅遊還較合適,但是溶洞在全國各地都有,又沒有旅遊文化健康產業配套支撐,只剩下“空洞無奇”。

廣西人能下山就不要選擇回山裡,堅持在山裡的人們,就一定要選擇飛躍高山障礙去發展,關注靈動優揚,帶您去看更多的廣西發展建設藍圖。


靈動優揚


資源多有什麼用。水果之鄉,就拿今年來說,同樣的荔枝、龍眼。廣東五六塊一斤,廣西一兩塊沒人要。好東西多,但是沒有價格和市場。


你丫的踩到我的腳了


因為人。廣西是中華第一強省。李宗仁是鬥到蔣介石的民國大總統。白崇禧是國防部長。大新縣的鎮長是早稻田大學畢業。你看看現在,你那裡鎮長是什麼學歷。


橘子香水的每日生活


全廣西除了一個三千幾百億南寧,二千幾億的柳州,其他十二個市GDP少得可憐,全部少於7百億,一千億以上的,在全國地區GDP比,廣西算是最窮的,窮困人口全國最多,廣西的GDP最高是廣西南寧,達三千幾百億以上,其他只是下面的隨蟲,跟班,排在二十幾名算偷笑了


廣東省語言學者



張呆耳


山裡的好東西,廣而言之,一切好東西,要能在市場上賣出去,變現,才是財富。太少沒有開採價值,不行。能開採,卻開採成本很高,人家也不願開採。具有長遠開採價值的,制度要保證人家了投資了不會人為的被沒收等等,制度環境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