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人博古圖》

中國人對老物件的眷念,

是根植於骨子裡的。

早在春秋時期,

“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

就成了衡量“高人”的標準。

這種博古情懷至宋代蔚然成風。

世人熱衷賞古、鑑古、藏古、玩古,

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 明代《重修宣和博古圖》插圖


東西多了,考證和辨偽

就成了古文人在收藏之餘的大事。

人們不再滿足於過去單純以文字

描述器物的銘文款識、器物紋飾等內容,

開始採用線描圖像的手段忠實地摹繪原物,

於是,“博古畫”應運而生。


“博古畫”,典出漢張衡《西京賦》“雅好博古”。又名鐘鼎畫,雜畫的一種,是摹寫古代器物形狀的繪畫。後人在博古畫上增加花卉、果品作為點綴的叫“花博古”。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 佚名《消夏圖》


古代具有較高藝術的古器物如鼎、瓷器、玉器、石雕等,因其珍貴性而見者甚寡,所以繪成博古畫、博古屏等,為人們提供一條認識古玩的途徑。這種摹寫傳播有助現代人博識古代器物、拓寬知識。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徽宗 宣和博古圖


“博古畫”最初是描繪有關人物鑑賞古玩的內容,北宋大觀年間宋徽宗命人編繪宣和殿所藏古物,定為“博古圖”。宋嘉定四年(1211)劉松年所繪《博古圖軸》就是描繪文人大夫聚在一起,品玩古器的場景。這類“博古”題材的圖,在宋代明代蔚然成風。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 劉松年 博古圖軸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 張訓禮《圍爐博古圖》局部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佚名《博古圖》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宋末元初 錢選《鑑古圖》


當太湖石、芭蕉、松竹、古樹、太湖石、梅樹、欄杆等不斷進入“博古圖”來體現文人歡聚場所的講究、名貴和幽靜時,“閒庭聚四賓以玩古”的文人雅集遺風,逐漸物化成為由器物和景緻支撐。再後來,僅剩數個器物串聯起來以表情懷。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明 杜堇 玩古圖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明 杜堇 玩古圖局部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明代 杜堇 《玩古圖》局部中賞玩器物的士大夫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明代 仇英 《人物故事圖冊》中清玩的場面 (故宮博物院藏)


宋明以後器物之繪多用於人物畫配景,獨立成靜物畫始見於晚明清初。後有研學碑拓者,嘗作拓片加繪花草,不拘寫物品之形似,歸於寫意一類。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清 康熙《月曼清遊圖冊》之《圍爐博古》中品畫賞物的女子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李鱓 蘭花

清朝“揚州八怪”中的幾位畫家,對博古畫情有獨鍾。鄭板橋路經揚州東郭市上,見有元人李萌《歲朝圖》一幅,愛不釋手,雖“幾於破亂不堪”但即付錢買下,重新裝後懸掛書齋,朝夕觀賞;在李觶的一本雜畫冊頁中,博古圖就有五幅,內容有《鱖魚》、《古瓶萱花》、《蔬果圖》等;黃慎以寫意人物畫名世,偶作一蜂窩、三隻蜜蜂之小畫,甚佳。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吳昌碩 碩果清供圖

晚清海派畫者眾多,博古畫獨立成畫種及趨成熟。海上畫派巨匠吳昌碩常作博古圖贈友。他77歲高齡時所作的《碩果清供圖》大畫一幅,滿紙皆吉祥之物:竹石為伴,瓶插牡丹,盆置芝蘭,佛手、丹柿隨意扔地,寓意平安如意,富貴綿長。“海上四任(任熊、任薰、任頤、任預)”當時以賣畫為生,和平吉祥的博古畫是他們的促銷產品,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佳作。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齊白石 1923年作 博古圖


近現代的畫家中,博古畫畫得最多的當推齊白石,他的此類題材畫作,無論是在各類拍賣會,或是在一些書畫展覽、高檔的畫冊中,都不難看到。還有如上海的孔小瑜、福建的鄭乃珧等在博古畫的繼承和發展上,各有建樹。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孔小瑜 博古畫

孔小瑜在傳統博古畫方面有特別鑽研與創新,有效地將西洋素描光影、透視關係等靜物畫理論融入博古畫表現,獲得了社會認可。由此奠定孔小瑜博古畫第一人的地位。

孔小瑜更多博古畫欣賞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由於“博古”有記錄古之文物之意,

所以博古畫多古樸典雅,

透著歷史氣息,撩發思古幽情。

這種以圖繪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博古情懷,

似乎也起到點望梅止渴、畫餅充飢的作用。

更深遠的意義在於,

博古畫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

能夠在情感上裝飾一種

區別於鄉愁的戀古情懷,悠遠又綿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