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積食發燒,小肚子也是鼓鼓脹脹的,該怎麼辦好呢?

陳煥銳


一位媽媽跟我分享了寶寶積食發燒的調理全過程,也配合了我頭條視頻上發佈的一些小兒推拿手法,第二天早上就好了!效果立竿見影。

寶寶積食發熱的調理過程?

下午,兒子吃了很多黑加侖,晚上又吃了不少飯,結果晚上臨睡前開始低燒,手腳溫熱、額頭髮熱,肚子鼓鼓脹脹的,還放了不少PP,小肚肚有點發硬,第二天一天沒精神,喝了四磨湯口服液三小時後,拉了不少好好臭好臭的黑粑粑和黃粑粑,黑加侖囫圇個拉出來的。

晚飯後體溫還是有點上升,給他順時針按摩小腹就哭,翻過身來撅著小屁屁昏睡,小兒推拿做了清大腸、清胃、推四橫紋,清天河水後觀察,過了一段時間兒子頭部和身上開始出汗了!好事啊!汗出燒就會退,等到凌晨兩點我也睡了。

早晨起來兒子已經退,精神頭大好!指畫著小嘴巴要吃的喝的哈哈一,又給他喝了溫熱水和四磨湯,他又指畫著要下床,我想給他穿鞋後再下來,結果自己出溜就下床了哈哈。下來後自己蹲下噓噓了一大泡清清的小便,然後跑到廁所指著拖把讓我拖拖,兒子發燒後又進步了不少嘛。

吃早飯,他指著小馬紮讓我把他抱到上面坐著吃,給他喂大米稀飯,他自己拿小勺子順流的填到嘴巴里了,贊一個,兒子真棒!以後還會繼續讚歎和鼓勵他自己獨立動手自己吃飯。

四磨湯口服液的來歷?

相傳北宋年間,一碗四磨湯讓宋禎宗告別腹脹腹瀉,從此一喝出名,四磨湯家喻戶曉。每有小孩出生,家中必備一缽,木香、枳殼、檳榔、烏藥等藥材,以水磨勻再煎煮服用。如此,小兒胃腸道發育良好,鮮有胃腸不適。對於小兒消化道常見疾病,嬰幼兒乳食內滯證,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有著顯著的療效。

小兒推拿穴位怎麼做的?

順摩腹


清胃

清大腸

推四橫紋

清天河水

【張家綱溫馨提示】

  • 如果新手媽媽還不會操作手法,可以私信我輸入積食保健手法,有視頻供大家參考哦~既有辯證方法,也有實操作手法。

  •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但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發熱,就直覺地認為是感冒了,給孩子按感冒治,結果卻是既貽誤了病情,還多花了冤枉錢,孩子還遭了更多的罪。

  • 積食發熱與感冒發熱是有明顯區別的。積食發熱者舌苔厚,黃膩,口有臭氣,大便酸臭,肚子脹,有明顯壓痛感,無食慾。外感發熱一般多伴有呼吸道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而積食發熱一般沒有這些症狀。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點,家長可以根據這個做自我的初步判斷。

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爸爸媽媽真的不要過於慌亂,一定要不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小兒推拿效果很好,如果配合中藥調理,那就更快了,快的可以一次治好哦。喜歡就關注我,張家綱老師弘揚中醫育兒智慧,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


張家綱小兒推拿


積食就是寶寶吃多了,超過了腸胃運動能力,食物積在腸胃中無法消化排洩,毒素積鬱導致寶寶發燒上火。




寶寶口臭、舌苔厚、大便乾燥或者大便稀溏惡臭、腹脹、厭食等都是積食的表現。


寶寶積食最重要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注意合理飲食,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喝溫開水。切忌大魚大肉,少食多餐。其實寶寶生病也沒什麼胃口,多給寶寶喝一些米湯也是可以的。如果寶寶精神好,要讓寶寶多運動,以便促進消化。同時服用益生菌或者促消化的藥物,或者也可以煮寫山楂水給寶寶喝。另外,還可以按摩寶寶肚子(以肚臍眼為中心,掌心順時針揉肚子),促進腸胃蠕動。

至於寶寶發燒,隨時監測寶寶體溫,38.5℃以下物理退燒,比如貼退燒貼、溫水擦浴等;38.5℃以上吃退燒藥(寶寶能用的退燒藥只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注意不能捂汗,防止寶寶熱性驚厥。


茱小豬


一:推拿腹部讓幼兒具有舒適感。二:吃積食片,退燒藥。(吃藥性溫和的)。三病好後,注意餵養方式,小兒易撐著,不會餓著。建議少食多餐。不要怕麻煩,會保護他的身體和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