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具體土拍結果如下:

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1、流拍風起

海州區三宗地,吃瓜群眾最關注的是“蒼梧六期南”地塊。該地塊出讓面積45316㎡,起拍樓面價7406元/㎡。

從地塊要求來看,該地塊最高容積率1.5,最低容積率為1,幾乎是為中高端改善型產品量身定製。但7406元/㎡的起拍樓面價,學區優勢不明顯。尤其是“區域天花板”的限價之下,對比隔了一條馬路的金鷹秋楓苑備案均價不到10000元/㎡,該地塊對於房企的可操作空間並不是很大。

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關於土地的博弈,在限價的前提下,幾乎是以零和的狀態存在。你買的高一點,他就賺的少一點,甚至搞不好就變成了“義務勞動”。在商言商,對於資本來說,自古情懷留不住,唯有高週轉得人心。何況,現金流作為高週轉的驅動器,正在逐步縮進。房地產去槓桿正在進行,主管部門對資金的審查政策趨緊,以往的籌資模式難以奏效,而有資金更多的被“套”在現貨上難以自拔,哪一條路,都是蜀道。

更麻煩的,是房企們對於樓市的預期走低,在市場明顯下行的環境裡,開發商拿地能力與意願減弱,“流拍”似乎是房企們基於利潤率及去槓桿下的“理性選擇”。

而這塊地最終被蒼梧地產拿下也值得玩味。基於這種結果,大概存在兩種可能:第一,該塊地未來配套“風光無限”,也就是說隔壁的商業、規劃的學校可能是個“重量級”,zf故意“私藏”;第二,沒有房企參與或者說房企最後退縮,鑑於“土地流拍”的殺傷力,zf不得不出面託底,況且高新區下階段還有地塊出讓。

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這兩種可能,到底哪個更貼合實際呢?是“左手倒右手”還是相關部門過度自信,恐怕只有當事人才知曉。

而明天隔壁的商業土拍結果,似乎也能夠側面佐證該緣由。

另外,私心說一下,面對土地流拍的尷尬結果,我們可以學學南京嘛,發佈個公告透露地塊規劃重新調整需要終止出讓,既有面子還能說得過去...

2、流拍實錘

12#與13#地塊雙雙流拍。12#地塊是批發零售用地,位於海州城南。13#地塊是商住用地,“老技校”地塊。

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流拍、兜底,連雲港樓市“涼涼”?

如今的大環境下,這兩塊地應該類似於“招商”的形式。房企正兒八經主動來拍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同等資金下居住用地回報率更高些。

“老技校”起拍價5747元/㎡,位於主城區,周邊配套應有盡有,居住氛圍濃厚。想必“商業服務業設施建築面積佔地上總建築面積比例不小於40%”這一規定令“房企望而卻步”。其實,關於這塊地,我早先以為為響應“多渠道供給、租購併舉”的號召,zf會拿下發展“租賃房”。

結語:

一場“流拍風”刮遍了神州東南西北。對土地“愛得深沉”的房企們,拿地熱情究竟去了哪?值得肯定得是,那些規模不大、性價比不高,又不在城市發展核心地段的地塊,“食至如雞肋,流拍並不意外”。

未來,地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我文章一直宣稱得“一定要好房子”。此番受調控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處在城市邊緣的項目。

而我們的相關部門也應該稍微放下些“身段”嘛。拿著冰塊貼臉,誰能熱乎起來?

另外,此次土拍遇冷更多的是“個別現象”。不過該場土拍讓那些整天“咋呼呼”的吃瓜群眾稍微冷靜下,也算是一樁“好意”。房企們也不是對土地心存芥蒂,而是在靜待“好地歸來”。

最後,千萬不要低估操盤者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