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傳世極爲稀少的湖南省憲成立雙旗銀幣

1920年湘軍驅逐北洋軍閥的湖南督軍張敬堯後,譚延闓第三次督湘未實踐“打完仗,將軍權交給趙恆惕”的諾言,仍一身兼督軍、省長、湘軍總司令三職,造成湖南省內湘軍內部譚延闓、趙恆惕、程潛三大勢力矛盾日益加劇,譚延闓也感到自己難於獨攬軍政大權,就重提過去的“湘人治湘”、“湘省自治”,打著“還政於民”的幌子,鼓吹“實行民治”、“省長民選”,藉以對外保持一省割據,對內緩和派系矛盾,籠絡人心。

隨後於7月22日又假借湖南人民的名義發表了一個“榪電”,製造與論,主張各省制定省憲,廢除督軍,民選省長,在各省自治的基礎上,實行聯省自治,將來採取聯邦制把全國統一起來。以達到他虛置政府,實施軍閥割據的目的。9-10月譚延闓開展了官辦“自治”和“制憲”活動,成立了制憲籌備處,召開在省官紳制憲會議,起草了一部湖南省憲法,將他的政治主張貫徹到省憲法裡面去。但在該憲法尚未正式實施的11月下旬,趙恆惕、程潛兩派軍人聯合在長沙裡應外合,壓迫譚延闓下臺離湘。趙恆惕當上了湘軍總司令、代理督軍後,仍宣佈“繼承前督遺規”,繼續完善了譚延闓未完成的湖南省憲法,為軍閥割據統治製造理論根據。

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1922年)趙恆惕公佈湖南省憲法,並鑄造發行了湖南省憲成立紀念銀幣兩種,以擴大省憲的影響。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一枚湖南省憲成立雙旗銀幣。

鑑賞:傳世極為稀少的湖南省憲成立雙旗銀幣

鑑賞:傳世極為稀少的湖南省憲成立雙旗銀幣

民國十一年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壹圓銀幣,民國時期著名珍稀銀幣,民國十一年(1922年)由湖南造幣廠鑄造發行。鑄額很小。銀幣正面中央鐫嘉禾圖及三橫,珠圈外上鐫“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幣”,下鐫“中華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字樣,左右兩側分別鐫幣值“壹圓”字樣。銀幣背面中央珠圈內鐫雙旗和葵花,外圍環鐫“中華民國”和 “壹圓”的英文字樣。包漿自然,傳世美品。錢幣直徑39毫米,重量約22.2克。

錢幣上面圖案,正面珠圈內嘉禾中捧出三橫,一種說法是這是湖南省憲圖,三橫表示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亦寓意湘中、湘南、湘西之三湘;一種說法是三橫是八卦中乾的符號,相當於天,是個吉祥的符號。珠圈外上環楷書“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八個字,下環楷書“中華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十一個字,左右各有楷書“壹元”二字;背面珠圈內為五色國旗和陸軍軍旗交叉,中結飄帶,上方一枚八瓣小花,珠圈外上環英文“中華民國”,下環英文“一元”,左右各一小星。“趙恆惕銀幣”正面珠圈內為嘉禾捧出湖南省督軍趙恆惕七分免冠頭像,珠圈外上環為楷書“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幣”九個字,兩側均為楷書“壹元”二字,背面與“三橫銀幣”相同。

此枚藏品由於政府背景原因,僅僅存立四年半,因而藏品稀有罕見,發行量極少,值得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