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縣花椒產業「麻」出羣衆好日子

金秋時節,在大姚縣金碧鎮澗水塘村委會,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李玉武種植的200畝花椒採收結束並銷售一空。“產量2.5噸,收入在20萬元以上。”說起他家今年的花椒收成,李玉武淡定地說。

大姚县花椒产业“麻”出群众好日子

“花椒收入上萬元的多得很,你看看那些新建的房子,有很多是花椒產業發展後蓋起來的。還有路上跑的車子,有很多也是賣花椒後買的。”順著李玉武的指向,筆者看到村裡蓋新房的多了,路上村民買的私家車多了。筆者記憶中的澗水塘村,與前幾年相比,的確是舊貌煥新顏。

其實,在大姚縣,通過發展花椒產業,走上了致富道路、過上了好日子的,不僅是澗水塘村,全縣各鄉鎮比比皆是。

採椒賣椒,喜上眉梢。進入8月以來,大姚縣已經掛果的26.6萬畝花椒進入採收季節。三岔河鎮他的麼村委會格麼的小組花椒種植戶劉宗壽家種植的30多畝花椒,20多畝已經掛果。七八個前來幫忙採收、晾曬、出售花椒的親友忙得不亦樂乎。“去年賣了20多萬元,這幾年也差不多。”正在翻曬花椒的劉宗壽說。“群眾打工採花椒,收入每天都在160元以上,收入也很可觀,少了這個價,你就請不到人了。”護林員羅國宏說。

花椒香,花椒麻,花椒“麻”出好日子。走進三岔河鎮直麼村委會小板田小組,一幢幢小洋樓格外美觀,讓人心生羨慕——好一個美麗鄉村!在李家成兩樓一底的新房裡,他說:“這兩年花椒收入都在18萬元左右,收入增加了,有條件拆了土房建磚房。”坐在寬敞的新房裡,李家成幸福感滿滿。

三岔河鎮直麼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李正庭也是一個花椒種植大戶,他對全村花椒產業發展後帶來的變化如數家珍:“群眾買車的多了,嘎力簸小組的陳學明,今年買了10多萬元的私家車,做花椒經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田壩心小組的李家忠,前幾年一直說不上媳婦,這幾年花椒收入多了,家景好了,去年娶了媳婦,發展花椒種植的勁頭更足了……”

大姚县花椒产业“麻”出群众好日子

規模化種植,品牌化打造,集約化經營。大姚縣花椒產業已經成為群眾的“脫貧樹”、 “致富樹”。至今年8月,全縣花椒種植面積達40萬畝,其中掛果26.6萬畝。2017年,大姚縣花椒產量達2812噸,全縣農民花椒收入1.35億元。 張從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