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氣象保障讓影響晚會的雨「歇會兒」

——漢中中秋文藝晚會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側記

“衷心感謝氣象局的全體同志,謝謝你們的努力與付出,收穫了最美好的結果。”15日的漢中市興漢新區,火樹銀花,歡聲笑語,漢中市2018中秋文藝晚會錄播活動順利進行。這是晚會組委會在節目現場向漢中市氣象局發來的感謝信息。

據悉,漢中市政府組織的興漢新區2018中秋文藝晚會錄播活動將於9月24日在北京衛視、鳳凰衛視、東方衛視、陝西衛視播放,是漢中市政府向全國推介漢中的重大活動,也是漢中走向全國的第一份“答卷”。在整個晚會的氣象服務保障過程中,漢中市氣象局緊密對接全市各相關單位,以優質、精準的氣象服務助力本次晚會錄播活動的順利,讓全市人民在歡歌笑語中齊慶中秋。

提前部署,不打無準備之仗

為做好本次晚會錄播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漢中市氣象局於9月7日便已經開始了對晚會現場的天氣監測和預報服務,提前開展氣象保障工作。9月10日又召開了中秋文藝晚會錄播氣象保障服務動員會,成立了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領導小組,制定了氣象服務保障方案,全力以赴做好氣象保障工作。

“雨要下到什麼時候?”“錄播當晚會不會下雨?”“下多大?”“有沒有什麼措施可以減小雨量?”當本次晚會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市政法委書記楊記明一行前來市局瞭解晚會氣象服務保障情況時,組委會的成員們急忙將這一系列的問題拋了出來。

針對組委會關心的問題,漢中市局主要負責人袁再勤介紹了近期的天氣情況,彙報了氣象服務保障方案,並從人員安排、方案組織、服務形式和手段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說明。

“我們已經針對本次降水的特點,將降水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量級、影響時段作為本次氣象服務保障的重要關注點。”袁再勤在座談會上說道,“我們會充分發揮好氣象部門的優勢,盡最大的努力來保障晚會的順利進行。”

精準服務,時刻掌握天氣變化

9月的漢中,正是華西秋雨紛飛的季節。從10日開始,連續的陰雨天氣讓晚會組委會心急如焚。

為此,漢中市氣象局提前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強化24小時值班,連續五天與省氣象臺視頻連線,加強天氣會商。制定詳盡的天氣監測和預報服務預案,在11日-15日期間,採用專題報告形式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16點,製作漢中市未來三天精細化天氣預報和晚會現場(漢臺興漢新區)未來24小時精細化天氣預報。在14日向活動組織方提供了最終天氣結論,並隨時根據天氣情況進行訂正。

同時,漢中市局還向陝西省氣象局申請將移動應急指揮車開赴節目錄制現場,並抽調了省市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了現場氣象服務保障小組,根據晚會後勤保障工作組的需求,開展逐小時預報和不定時預報服務,為舞臺搭建、演員排練等前期工作提供準確氣象信息。

另外,漢中市局利用雷達、衛星、自動站、閃電定位儀等多種觀測資料,依託陝西省秦智業務系統,加強對強對流天氣的監視分析和會商,做好實況分析、研判和臨近預報,提高了預報服務的精細化水平。在氣象服務提醒上,漢中市局利用“中秋文藝晚會氣象保障服務微信群”和手機短信及時向組委會及有關部門發送。

三省聯動,地空一體人影作業

“四川省人影作業飛機已完成作業!”“甘肅省人影作業飛機已經起飛!”在省人影辦支持下,甘肅、四川兩省人影辦積極配合漢中人影保障工作,開展聯合跨省作業,對晚會現場上游地區進行了人工消減雨作業,效果明顯。

“考慮到天氣形勢的複雜性和多變性,針對14-15日活動期間可能出現的不利天氣,我們決定採取上游提前降水的方式來開展人影作業。”漢中市氣象局副局長羅俊頡說道。

為了保障活動順利進行,漢中市氣象局“舉全市人影之力,集多個部門之智”,成立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保障領導小組,制定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保障工作方案,統籌協調指揮本次人工消減雨作業。通過利用人工影響天氣的有關理論和技術,借鑑天津全運會開閉幕式、西安世園會等重要活動和突發事件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經驗,有計劃的多道防線聯合作業,在上游提前降水情況下,改變局地地面降水分佈,從而減輕或排除降雨對中秋晚會活動的影響。

據此,14日-15日,三省人影飛機共計6次起飛,跨越三省數十個縣域,作業時長累計達10餘小時。通過施過量播撒作業,抑制雲和降水的發展,減弱或消除降水,從而改變下游降水的落區、時間和強度。

而在地面上,漢中市局調集全市11門地面火箭作業車,集中佈設到上游寧強、略陽、勉縣3縣4個火箭作業點,設置2道人影保障地面作業防線。

“3、2、1,發射……”隨著一聲聲的指令,人影火箭彈“嗖……”地一聲劃破長空,4個人影作業點先後發射了數十發火箭彈。在人工影響和自然共同作用下,15日14時漢中市降水逐漸減弱,18時-22時晚會錄製現場無明顯降水,節目錄制順利完成。這次及時有力的氣象保障工作,為晚會的成功錄製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掃碼查天氣,出行無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