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鐵霸座男」之後又出現「高鐵霸座女」事件,而這一次卻成爲了「網絡喜劇」,原因是什麼?

德鷹科教


好像是趕趟兒“出名”,抑或是讓我們的“和諧執法”更體現“溫情”,亦或是更能襯托瑞典警察“暴力執法”的“野蠻”,繼高鐵霸座男之後,一個我們正在熱議的高鐵霸座女事件未了,又一個高鐵霸座老太太撲面而來……

真是“神州時有牛人出,各領風騷數不幾天”啊!國情不同,中外比較隨後再說,先用我們老祖宗的金玉良言來明晰明理吧。

一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矩是通用的,無所謂古今中外、黑白俊醜。“瑞典事件”先是中國遊客違反規矩在前,耍賴撒潑在後,人家警察強行抬出拉到地鐵站附近,正是為了維護規矩以儆效尤。

高鐵霸座事件層出不窮,我們的警察可謂苦口薄心不厭其煩,可最終效果是什麼?是一個個霸座男女的群起效尤,是其後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如夢方醒追責。類同於老人倒地訛人事件的需要視頻以證清白等,我們還有多少的防不勝防?還要靡費多少國家資源用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二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錯了就是錯了,浪子回頭還金不換呢。可看看我們至今對“瑞典事件”的全民大討論,可謂涇渭分明、勢不兩立。

一場本來是非分明的衣食住行事件竟然被抬到了“愛國”的高度,國民的劣根性暴露無遺,連錯也不認了,是過也不改了,唯有死硬到底讓道德沉淪,讓文明蒙羞。

想必我們的警察叔叔憋屈萬分,他們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對瑞典警察更是滿腔的羨慕嫉妒恨,恨的是——人比人氣死人!

真相在哪裡?廉恥是什麼?這些人類最基本的道德準則、行事規矩,我們都不要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今古達觀


說到霸座,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到俄羅斯旅遊,乘坐聖.彼得堡到芬蘭赫爾辛基的高鐵。與國內一樣每人一個座位,對號入座。我們團中有位女士因為隨身帶的行李較多,座位有點擠,看到後面一排有一個空座位(一排兩個座位只坐了一個人,一個女孩),不過她過去想坐下時那個女孩說了一大堆俄語,意思是不讓她坐,交涉許久也沒有給坐,又聽不懂她說什麼,只能作罷回到自己座位上。

估計那女孩買兩張票的可能不大,那麼我想問的是,如果邊上是空座位,你不允許別人坐(當然都是對號入座前提下),那屬於霸座嗎?


蘇申js


小編根據自己的出行經驗推斷,乘客不對號入座的現象很普遍,只是大多數人習慣了不計較罷了。如果有人較真兒,一般坐錯位置的人也會很配合,這樣也就不會發生什麼糾紛。偶爾碰到蠻不講理的人硬不認錯,吃虧的一方也會妥協退讓的,算了忍一時就過去了。

霸座與被霸座雙方槓上了,誰也不服誰,非爭這個理兒不可,迫不得已才會將乘務員或乘警叫來處理,不管處理結果如何,只要圍觀者不拍視頻不上傳,對於吃瓜群來講,不知有其事也就和沒有發生過一樣。有人拍攝了上傳了,也不見得必然引起大眾關注,不一定就會成為熱點。

不得不說,能不能“火”還是靠當事人的運氣的,違規而走紅的概率也很小。買彩票怎麼也中不了獎,隨便一屁股卻坐成了公眾人物,明星似的天下皆知。

寬鬆也是一種秩序吧。搶票、排隊、佔位置、走後門…,司空見慣了大家都在被適應,誰也不能呼風喚雨,都在各種無序狀態中吃過虧常,於是霸座男女橫空出世就成了眾矢的,或調侃或譏諷,都能讓人渲洩一番。

良好的秩序靠什麼,不想提及說教那一套了,就讓懲戒都到位,讓規矩都成為規矩…



瞌睡蟲和瞌睡龍


從此女與工作人員的對話中可得知:

此女非善類,且她的狡辯是那麼的得心應手、自然得體,可看出她才是社會生活的主導者;

她的言辭可以讓一般人自己敗下陣來;因她明知自己無理取鬧,所以才並沒有咄咄逼人,否則讓她更高級一點的發揮,可能半車廂人都要被她因她的理由而趕出去車廂的,此女厲害,屬於非暴力手段能征服的種類,應送往歐美或印日泰!


彼岸花開bahk288


小時候我鄰居家兩兄弟一直不和,吵嘴打架搞得像仇人一樣,但是,有一天哥哥那一家與另一戶外姓人家吵架吃了點虧,這時候弟弟就站出來幫助哥哥了.生活中經常有人可以在外把自己的某個家人說得一塌糊塗,但是你千萬不要跟著說,我們好像一直有一種習慣就是一致對外, 兩口子正在街上互扇耳光的時候,你去煽其中一個耳光試試看?理由就是不管怎麼樣,那是自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