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好生薑?

愛華農業


農業上有“三分種,七分管,十分力氣保豐收”的說法,不論在任何作物種植管理上都通用,由此可見要想實現作物的最後的高產優收,種植方法和管理措施都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大姜種植來說,更是如此。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詳細瞭解下大姜高產優收的種植管理技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選好種植地

首先來說,大姜不能長期重茬連種,應當和水稻、豆科類、十字花科類作物等進行輪茬耕種。但一定不能在前茬為菸草、花生、大白菜、茄科等作物的地塊上種植,否則會誘發或者加重姜瘟病的發生。

其次來說,大姜喜溫溼、不耐強光、生長週期長、需肥量大,應當選擇土層深厚、鬆軟肥沃、排水性較好的地塊種植,新開墾的弱酸性山坡地比較好。

再次來說,為更好的綜合利用土地,提高種植收益,在大姜種植過程中,前期可以適當套種些蔬菜或者春播作物,後期可以套種些能為大姜遮陰的上棚架的瓜豆作物。

2、整地施肥

首先,大姜屬於根系弱、紮根淺的淺根系作物,既不耐旱也不抗澇,為了給大姜根系發育和吸收提供優良的土壤環境,在大姜種植前,應當對地塊進行30釐米左右的精耕細翻,然後採取起壟種植(壟的寬高深可以分別為60釐米X 30釐米X 30釐米),並提前挖好排水溝。

其次,大家生育期長、需肥量多,在播種時應當使足底肥。有條件的最好採取測土配方施肥,沒有條件的可以每畝施入施入2500-3500公斤的腐熟農家肥+50公斤的過磷酸鈣,或者每畝施入100-120公斤的優質生物有機肥+25公斤的複合肥+20公斤左右的硼、鈣、硅、鎂等中微量元素肥。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摻混均勻,農家糞肥最好不要使用雞糞肥,否則容易誘發或者加重大姜發生姜蛆、姜瘟、蠐螬、癩皮、爛根等病害的發生。

3、姜種處理

姜種選擇上,應當挑選那些個頭肥胖飽滿、皮澤金黃光亮、無病無害且無凍害的姜塊做種。

姜種處理上,在播種前要提前把姜種取出,先清水洗淨,然後再掰成小塊,選擇天氣晴朗溫度較高時晾曬2-3天,一直曬到姜種皮發白即可,可以在上午9點前後晾曬,下午15點前後收種。

姜種催芽上,可以把曬好的姜種,先用波爾多液或者託布津浸種10分鐘,然後放在室內苗床上或者蓋上草簾催芽3-4天,以便更好的促進姜種內部養分轉化,達到早發芽、長壯苗的目的;催芽期間,溫度要保持在22-28度之間,溼度保持在80-85%左右。

挑選姜芽上,當姜芽長到1-1.5釐米左右時,就應當挑選處理,可以把每個姜芽留一個壯芽外,抹掉其他所有的芽,然後在進行播種,播種時,應當把姜芽朝上或者斜插到土中,並覆蓋上8釐米左右後的細土。另外,起壟播種比挖溝播種產量要高不少!

播種密度上,小姜品種每畝6500-7500株左右,株距16-18釐米左右,大姜品種每畝5000-5500株左右,株距在18-20釐米左右,具體要根據土壤肥力和品種情況靈活決定。

4、播種後管理

大姜種植一般都覆膜,在姜種播種後出土前,應當經常查看地膜是否完好,如果發現破損或被風吹開,應當及時封堵好,在大姜幼苗長到5-10釐米左右時,就應當及時破膜放苗,當溫度穩定在20度左右時,便可撤掉地膜。

大姜苗期除了土壤比較乾旱以外,可以少澆水,澆水可以結合追肥、中耕鬆土時進行,主要是為了提高地溫,在大姜進入姜塊膨大期後,應當及時澆水、追肥,可以結合除草、培土進行,在保持土壤溼潤、養分充足的情況下,促進姜塊快速膨大。

大姜苗期可以結合澆水追肥1-2次,生長旺期時可以追肥2-3次,追肥主要以速效氮肥為主、鉀肥為輔。第一次追肥可以在苗高30釐米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可以在立秋前後進行,第三次追肥可以在9月中上旬進行。

此外,大姜在出苗後到封壟前,可以每20天中耕培土1次,封壟後不可再中耕,以防傷害植株;在中期追肥時,如果高溫多雨,一方面要做好遮陽庇廕防護,另一方面在多雨時期不可追肥。

點擊上方“關注” 瞭解更多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生薑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做飯可以用到它,很多日用品裡也能看到生薑的影子。但是如何種植好生薑呢?


生薑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特別怕寒冷,怕潮溼,怕陽光直射,所以在選擇土地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坡地和較陰的地塊栽培,土地要選擇土壤肥沃肥沃、水性好的砂壤土。

在南方種植生薑,1-4月都可以種植。在北方種植的話要選擇五月種植。在播種期前的30天就要選取好品種優良、姜塊肥大、肉質新鮮的健康姜塊。在種植姜前,要將姜塊消毒乾淨晾曬2-3天,等姜塊表面發亮時,就可以進行保溫催芽了。在姜芽長到一公分時便可播種。



播種姜前,要提前一小時左右澆底水,使基土溼潤,有利於姜芽健康成長。根據當地氣溫的情況選擇地膜覆蓋。為了使姜更好的生長,可以選擇用遮陽網遮陰。


生薑生長週期長,所以一定要堅持用施足底肥、多次追肥的原則。生薑不耐旱不抗澇,在夏季乾旱期多澆薄水,雨季及時排水,防治姜瘟發生。在7-9月份是生薑容易發生腐爛病的高發期,如果發現腐爛病的發生,一定要及時拔掉病株,挖掉帶病菌的土壤,防治腐爛病傳染其他健康植株。


小馬話三農


1 生薑根系不發達,淺埋。

2 姜喜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萌芽生長。

3選地避免連作:土質要肥沃、土層深厚、透氣、有機質豐富

4姜種要消毒

5合理密植

6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7防旱防澇,注意培土

8搞好病蟲害防治

感謝您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農地圈


1選種:選優質無黴爛姜塊。將生薑選兩個芽以上的塊莖,把切成分開種的姜塊用20%的高錳酸鉀或乙蒜素3000倍、阿誰菌素700倍溶液浸泡,水溫控制在15一20℃浸泡10一20分鐘。

2催芽:將姜放在高溼度、溫度在20一25℃溫室中。芽長1一1.5cm時將溫度降至18℃,挑選姜牙。每塊姜種留1個芽,其餘全部掰掉。

3種植:4月中旬至下旬即可種植。行距70cm、株距20一25cm,每畝5000一5500株左右。

4田間管理:生薑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照射。出苗後每畝用5一10kg複合肥(高錳型)和1000—1500Kg的腐熟的有機肥作追肥,促進生根。一般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一3次。培土,每次培土在3cm左右。6下旬一7月上旬每畝用5一10公斤複合肥,間隔10一15天一次連施3次。在夏季要進行遮陰,以促進生長。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夏天遇高溫及時澆水降溫,早、晚為好。陰雨天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姜瘟的發生。

5防治病、蟲害:@姜瘟:用枯草地衣芽孢柑菌加氨基寡糖素混液灌根。@紋枯病:用惡黴靈、井岡黴素、福美霜混用。@蟲害鑽心蟲:用55%氯氰毒死蜱1500倍或蘇雲桿菌混用,以保生薑增產增收。



鄉約臨沂


對於您的提問,我和大家講講種植生薑的科學管理種植好方法,希望能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隨著農村種植業的不斷髮展,很多的農民朋友開始種植生薑,其中對於好的管理方法種植不僅可以增產而且會提高生薑的品質等,我和大家講講生薑的科學管理種植的好方法。首先對於種植先知道其生長習性很重要,也是能種植的好的關鍵,對於種植土壤的選擇儘量選擇較為肥沃、土層深厚、透氣、疏鬆的砂壤土較好,儘量不要連種,這樣不利於生薑的生長而且產量低等,建議大家可以和蒜、豆類等進行輪作是利於生薑生長的,要選擇較為質量好的,對於乾癟的、黴的都是不建議大家進行選擇的,對於種植的時候我們當地種植的都是進行打溝調播的,基本上打溝深為10cm左右、株距在25cm、行距在35CM左右即可,對於種植密度可以根據自家種植情況而定,在播種的時候可以選擇用藥劑藥劑催芽更加利於生薑的生長,在種植的時候建議大家要將種姜朝同一方向斜著放最佳。

因為生長在種植的生長期間長,所需肥料多,要進行及時的施肥,建議農民朋友們可以施入農肥、複合肥、鉀肥等利於姜的生長營養需求等,要及時的進行生薑的病蟲害的防治,要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進行不同的防治方法,對於好的管理種植方法可以減少生薑的病蟲害的發生,可以選擇進行輪作換茬,利於生薑的生長,而且對於質量差的生薑不選擇以及進行種植前進行消毒等都可以有效的預防病蟲還的發生,然後要及時的觀察葉面,有的蟲害就是導致葉枯黃的現象,還有就是進行適當的澆水,對於多雨時節進行及時的排水,根據自家種植的土壤的情況進行適量的澆水即可,希望能對農民朋友們能有所幫助。
最後,大家對於生薑的管理種植方法覺的怎麼樣?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喜歡文章的可以關注,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三農種植養殖的科學管理方法。


農事百態


雖然我不是專門種地農民,但是對種植各種植物都有幸趣,因此也償試把生薑搬上涼臺。要想種好生薑,以下幾步是關鍵。

第一,是選擇合適姜種。因為有時買菜時姜買多了,吃不了就長芽了,長芽不能吃,但也別扔掉,把帶芽姜分成幾小塊,保證每塊都有芽,如果沒有這樣多餘姜,也可以放暖和的地方崔芽。

第二,選擇合適花盆種植。種植姜選花盆要深一點的,培上土到四分之三處,把帶芽的姜放花盆中,再蓋滿土,澆滿水,並且要澆透。


第三,後期管理。過個三五天姜苗就會出土,這時,二三天澆一次水,也可加一點點花肥。姜苗出來後要保持花盆溼潤,不能澇著。姜生長期長,得到四個月後才能收穫,不過,綠色姜苗也很好看。

現在正是種姜季節,大家快動手,忙陽臺綠起來吧。


山村梅花


要種好姜第一是選地,要求土層深厚,前年無姜病,最好是生茬地。第二是選無病蟲害的肥胖姜種,保溫20一25度催芽。每畝地用有機肥5噸左右,餅肥200斤,深翻地開溝,溝深20釐米溝距75一80釐米,溝底擺已催好芽的姜種,要求姜芽順溝統一方向。株距2O釐米畝保苗不低幹4000株。噴除草劑扣地膜或拱棚


藍天依舊145660351


現在是夏季,種植生薑有一些注意事項。

注意防旱防澇

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同時注意雨後及時排水。

注意遮陰降溫

生薑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可採用搭架遮陰,或地面覆草遮陰,或間作遮陰等多種形式。

注意及時培土

為防止根莖露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劣,要進行培土,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厚3釐米左右。

注意病蟲害防治

以綜合防治措施為主。可採用輪作換茬、播前種姜消毒、排水防澇、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在姜穴撒石灰消毒。主要蟲害有姜螟蟲、姜蛆、生薑薊馬等,菜農要及時搞好蟲情觀測,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來源 番禺日報 中興農)


大洋網


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有種植方法,它的窩深至少要15公分,窩距20公分,但行距只需要80公分就行。選土也要砂土或黃土最佳,把姜頭朝上,在用稍薄點火土將它蓋上,再在它側面不管是那一方放下複合肥然後蔬松點土提上小硬產量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