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山靖王之後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到底有多重要

在三國時期,袁紹的謀士沮授曾向袁紹進言讓其把漢獻帝劉協接過來從而可以通過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去有效地牽制各路諸侯。袁紹感到很不解,他認為皇帝只不過是廢物一個,接過來不僅沒用反而徒添麻煩,因此沒有采納沮授的提議。相反的,而在另一邊,曹操卻採納了提相同觀點的毛玠的建議,把漢獻帝接到了許昌並迅速做大做強。

那麼,一個並無實權也並無兵馬的皇帝為什麼會幫助曹操做大做強呢?名正言順這四個字究竟有多重要?

從中山靖王之後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到底有多重要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便。只有名正言順,做起來事才會暢通無阻,用起人來才會如魚得水。才會有更多的財物資助你,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追隨你。

劉備劉玄德,很多人都願意資助他投奔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擁有皇叔的身份,劉備劉皇叔,漢之正統,有一腔匡扶漢室之心,愛民如子,群雄有義者皆投奔之。劉備本人,似乎也很注重自己皇叔的身份,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在下劉備劉玄德,是當今皇帝的叔叔,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山靖王究竟是誰,中山靖王,劉勝也,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異母哥哥,西漢早期的人物。而劉備所處的時代已是東漢末年,兩者跨了很多年,而且劉勝有一百二十個兒子,所以也有很多人對劉備的皇室身份表示質疑。我們姑且認為劉備是皇室後裔,他可能也認識到想要匡扶漢室,僅靠自己勢單力薄難以實現,正好可以利用自己皇叔的身份,名正言順,則天下義士皆追隨我。
從中山靖王之後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到底有多重要


​同樣的,我們假設劉備非漢室皇親,那麼他的這個皇室身份可以說給他帶來了無盡的資源,可以說江山的一半都和這個身份有關。

可能有人會覺得劉備假冒皇室身份有些天方夜譚,然而在更早的秦朝就確確實實發生過,陳勝吳廣起義,就曾在魚肚子寫下“大楚興,陳勝王”以此來號召人民。
從中山靖王之後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到底有多重要

關於名正言順,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這裡是趣味扒歷史,用不一樣角度看歷史的頭條號,如果你對我發的內容感興趣,請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