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主席口中「3個師也不換的將軍」,22歲時爲掩護部隊壯烈犧牲

他深受毛澤東喜歡,在共和國36位軍事家中卻沒有出現他的名字,在革命的道路上,很多先烈為了掩護戰友,自己卻永遠地倒下了。這位就是秋收起義總指揮官盧德銘。

盧德銘,四川自貢人,在1923年的時候就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之後,經過孫中山推薦後,他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學習。在1925年時就開始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二營四連連長。

他是主席口中“3個師也不換的將軍”,22歲時為掩護部隊壯烈犧牲

1927年5月,他隨葉挺參加了討伐夏鬥寅的戰役,一舉打退叛軍,再立新功。6月,擢任警衛團團長。1927年中秋節前,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擔任起義部隊總指揮。

當他率領隊伍趕赴南昌,南昌起義的部隊卻已經南下了。沒有趕上南昌起義,是盧德銘一生最大的憾事。

他是主席口中“3個師也不換的將軍”,22歲時為掩護部隊壯烈犧牲

不過,他很快就彌補了這個遺憾。當毛主席發動秋收起義時,盧德銘擔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併兼任起義部隊總指揮,成為毛主席最早的搭檔,這足以讓他名垂史冊。

作為起義部隊總指揮的盧德銘的態度很重要。盧德銘堅決擁護毛主席的主張,並說服同志們放棄攻打長沙,向井岡山進軍。盧德銘的態度,無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投了關鍵一票。

他是主席口中“3個師也不換的將軍”,22歲時為掩護部隊壯烈犧牲

在部隊轉移的時候,本來是前敵總指揮的盧德銘,堅持要留到最後,掩護部隊前進。留到最後當然是危險的,一顆罪惡的子彈穿透了盧德銘的胸膛,盧德銘重重地倒下了。

可就是這樣的良將,為了掩護大部隊前進,他挺身而出,帶領一個連搶佔高地阻擊特務營和保安團前去阻止後面敵軍,不幸的是,他被一顆子彈擊中右胸,壯烈犧牲。當時毛主席接到噩耗,痛惜不已,嘆道:“還我盧德銘!給我三個師也不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