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會把辭職去經商說成「下海」,這是什麼典故?你怎麼看?

腦洞人物史


下海創業 宋代就有的傳統習慣

現代社會,經常說公務員辭職開始經商自己創業就是“下海”,“下海”一詞最流行的是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麼,“下海”為什麼會和掙錢有聯繫?今天我們說一說。

事實上,在古代,“下海”這個詞彙含義很豐富,甚至還略有點隱晦。最初,它起源於元代戲曲話本《洛陽橋》中“夏德海(下得海)”濫竽充數的故事。

在舊社會,戲曲界名伶輩出,資深的票友也不少,如果有票友一時興起,想要轉行為職業演員就被稱之為“下海”,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曾寫過“論唱,論作,論扮相,他都有下海的資格,可是她寧願做拿黑杵的票友,不敢去搭班”,講的就是票友變職業演員的故事。老舍先生生活底蘊深厚,深諳老北京話語,在《四世同堂》中還寫道“每逢有新下海的暗門子,我先把她帶到這兒來,由科長給施行洗禮,怎樣?”這說的是舊社會家庭婦女,失足變娼妓的事情,當時也稱“下海”。

實際上,它的意思

就是改變自己原來的初衷,放棄舊有的工作開闢新財源,由不專業變為職業人士的意思,這是下海的原意。

亦文亦物出品,原創不易,關注看更多有趣、經典、實用的傳統文化小知識


亦文亦物




首先,人們認為海是神秘的,藏有寶藏的,這裡有著無窮的財富,都想下去撈一下的,而且這財富多少人也是撈不完的。你撈、我撈、大家撈、海上撈、海底還撈!

人對大海的想象力是沒有盡頭的,所以潛意識裡海就是礦藏,雖然看不見,但你看與不看,財富就在這裡,你撈與不撈,財富不增不減。



所以人們辭職經商說是下海。

另一個因素就是恐懼。

大海雖然有無盡的財富,但是也兇險無比。海哥高興時風平浪靜,嬉戲、探險、捕撈,怎麼都好。發怒時波浪滔天,怎麼都不好。不管你是大船、小船,都給你弄翻,沉到海底,等著別人來海底撈。

所以人們也知道大海的兇險,下海是有風險的。很可能沒撈到寶,把船也搭進去了。



所以下海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勇氣的。現在不是還有留在國企,拿著千元工資的嗎,甚至還有幾百元的。

辭職經商說成下海,拋開歷史典故,也是挺有意思的。


龍濤的海闊天空


“下海”這個典故,最早要追說到我國曆史上的夏朝,和商朝時期,那時候人們在市揚上互相做買賣,貝殼是當時在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當錢用,把撿貝殼的人稱為“下海撈錢”的而得名。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開放市場,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腦子活的人開始走南創北,搞個體經營,掙上錢了,成了萬元戶。

這時候,那些在單位裡拿工資,端鐵飯碗的人眼紅也坐不住了,那些膽肥的辭去鐵飯碗的工作,加入到創業經商的隊伍裡去了。

那麼為什麼又叫下海。

1,海,大的無邊,深處不見底,既是海面風平浪靜,海底也是暗流湧動,下到海里去,是有風險的。

2,商場如戰場,經商掙到錢的人,看起來風光無限好,可是也有人虧的傾家當產,血本無歸,這個風險大的讓人承受不起。

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事情,看著別人做,順風順水,自已一做就掉進去了,我們每個人應當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優勢,不要總是想入非非。


張峰149764346


清末民國的時候,有一出京劇《洛陽橋》,講述了一個醉隸夏得海的傳奇故事。傳聞慈禧非常愛看。在2018年2月時,還被《北京晚報》刊載出來。(詳見2018-02-09 北晚新視覺轉載《北京晚報》“琴雨簫風齋:鄉情北望洛陽橋”)圖為洛陽橋:


雖然上溯可以查到很久之前,可這只是個故事。與今日的“下海經商”中,能關聯到一起的唯有下海,卻無經商。這是因為早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下海與經商就已被古人更直接地聯繫到了一起。圖為18世紀的中國海船。


不說清代《鏡花緣》中唐敖、林之洋、鄧九公等人的下海經商,先說說此前下海的市舶志小結好了(可略):

  • 唐開元時始禁私物奸人下海。

  • 宋崇寧時始禁販金銀;淳熙時禁銅錢下海;端平時禁運米出糶。

  • 元至元時始禁下番船隻,罷提舉司;至大時令番商止集舶所,不許入城,通番者有厲禁(殺頭)。

  • 明洪武時始,立(法)客綱客紀,以(兩)廣人及徽泉等商為之。嘉靖時,中官黷貨,慮市召寇,罷市舶司、遷沿海居民。……但禁日本;旋復三市舶,西番入居澳門。自萬曆時始,開南洋之禁,招懷遠人;海舶奔輳,設監督。



大致來說,從唐代開始,我國下海就可見“海洋貿易之官辦”問題,所以像當時的“鑑真東渡”是很純粹的違法行為……而像明洪武時期提到的“以廣人及徽泉等商為之”,大致涵蓋了今日兩廣福建和安徽等地方的海商。眾所周知,明代著名的五峰船主王直就是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其“擁眾十餘萬,寇松江、嘉興諸郡甚急。破城池,殺縣官,聲言欲下杭城,取金陵,震於遠邇”很是駭人。


因此在傳統觀念中,無論是虛幻的京劇故事,還是真實的五峰船主,都能看出“下海”

在舊時,是件提頭賭命(氣運)的大事。所以舊時老人有言“正月仔,下得海”,寓意有二,一是早期的鳥兒有更多蟲兒吃,二就是此時出生的人命正,有氣運能賺大錢。


但是這句話在新中國成立後,首次以創業角度提到時,已是1980年時的《人民戲劇》。在“俞振飛演劇生活六十年紀念活動”一文中,提到“(俞振飛)三十年代初毅然放棄大學講師職務,正式‘下海’。”如圖:

這可能是最吻合地“下海(盈利)”描述了。之後到90年代為止,下海一詞才逐漸又開始與經商創業密切關聯起來。而此前這個詞的使用,與上述兩個關聯之外,與更早些時候,我國對海洋的大力開發利用有關。


1983年,《中國水產》曾刊文“男女老少齊下海,千家萬戶搞養殖”。而再早時,“下海”這詞真就只能見於對山海農產品的開發創收上使用,比如“海肥上山耕肥足 山貨下海漁汛豐”。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還會記得如《丁丁戰猴王》這樣的動畫短片,裡面所描述的就是當時人們對山澤海洋的一些暢想。而直接把魚做罐頭這件事,中國真不比《哆啦A夢》想的晚。


所以下海於民間大眾,並非只有經商可言,只是因為改開以後的形勢變化,才讓這個詞與辭職經商關聯更加密切。但就今日來看,創收、創業才是更妥帖的詞彙。且較之舊時,也不再像是件賭腦袋的事情了。


毅而三思吳六奇


一些人會把辭職去經商說成"下海″這是什麼典故?你怎麼看?

現代把改革開放初期,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幹部,留職或離職去經商辦企業叫"下海"。因這批人"下海"乘的是大船,都淘到了珍寶。為公平竟爭。國家於一九八四年嚴禁黨政機關幹部經商辦企業。經過時間推移又出現了現在這批"下海"淘金的人。

海里有很多很多珍寶,普通人要"下海",要有本領和運氣。要"下得海""上得岸"。


觀世音菩薩62


下海一詞我不知典故。理解為:海為深不見底…下海經商是:自由自在的在深不見底且大風大浪中去拼…或一夜暴戶或不知死期或風光一世…諸多可能…(自由且有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