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因居於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 南宋四大家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間(1174-1189)畫院學生,光宗紹熙間(約1190-1194)為畫院待詔,寧宗時(1194-1224)曾畫《耕織圖》,被朝廷看重,賜金帶。擅山水,師張訓禮(本名敦禮),畫學李唐,畫風筆精墨妙,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張醜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於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峰眉黛落齊紈。”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精人物,所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松年是位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曾苦心孤詣畫《便橋會盟圖》,希望統治者效法唐太宗戰勝強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還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傳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圖》卷及《天女獻花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開禧三年(1207)作《羅漢圖》軸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圖》軸,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雪山行旅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中興四將圖》卷傳為其所作,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外還有《溪亭客話》。

《西域出逰卷》

劉松年《西域出逰卷》卷首由王寵書寫,卷尾由文徵明、祝允明、陸師道及周天球的跋語。歷史斑駁的痕跡依然無法掩蓋華麗的色彩美感;可以斷定為劉松年的真跡。畫作為絹本,描繪的是主僕一行人等出逰西域的情景。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全卷筆法精妙,彩繪清潤,筆墨蒼逸勁健,畫面佈局極為簡單,整幅由不同人物組成並無其它來烘托,把觀者的視線全部吸引至人物馬匹之上。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人物構圖安排疏密有致、遠近有別;筆法勁秀的衣紋線條,轉折有力而肯定,不但極準確地刻畫出人物外形,更形象地表現出劉松年作畫時那種內心堅貞、高潔的性情。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此圖佈景極為高古,意境靜雅、淡定,人物間呼應關照、貼切妥當,神態呼之欲出、傳神入微,把一行人物出逰時興致盎然的心態,以及主僕之間的階級關係,運用酣暢的場景和線條描繪得淋漓盡致,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本卷最讓人驚歎之處就在於,遠行路途中流露出一份難得的靜雅境界。《論畫殘稿》中曾說道:“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境界層上,一步一重天,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夢見。”劉松年借畫以圖之,借毛筆之超然境界,表達自己出遊暢神之念,甚是出彩。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卷首《西域出逰卷》由明代書法王寵書寫,此人號雅宜山人,且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書法家。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極高,著有《雅宜山人集》,傳世書籍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等;卷尾為文徵明等為其題跋……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

宋 劉松年《西域出逰卷》尺寸:

長:95.5cm

寬:24.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