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測試靈魂5問,揭示以測促學3個原則

外語教學和外語測試是教育體系中兩個緊密聯繫的環節,二者互相滲透,密不可分。8月7日,“外語教學中的測試與評估:以國才考試為例”研修班上,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寶成、楊莉芳、劉波老師與線上線下200餘位老師如期相約。

研修乾貨滿滿,國才君精選5個問題,圍繞語言測試設計和課堂活動創設答疑解惑,現在就一睹為快吧。

語言測試靈魂5問,揭示以測促學3個原則

1. 什麼是語言運用(language use)?

語言測試和課堂活動都離不開語言運用,語言運用強調語言在特定語境中的理解、闡釋、創造和構建。這個語境應該是建立在一人會話或多人交際基礎上的。

2. 什麼是語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

語言能力可以定義為運用語言闡釋和創造意義的能力。語言的闡釋能力離不開對語言的理解,而語言的創造能力離不開對語言的表達。想要完成語言使用活動、達成語言溝通目標,還要考慮不同的語境,恰當地使用不同的知識和策略。

3. 語言測評設計有哪些原則?

(1)測試行為與語言使用取得一致

(2)清晰明確地界定測試的有用性

這兩個原則要求測試表現與語言運用表現一致,即測試任務需要設定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和任務特徵,從而保證在測試條件下測試者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知識和情感能夠與實際交際情境下表現出來的一致。

4. 設計考試要考慮哪些核心要素?

開發一項考試要考慮的核心要素包括:考試目的、構念界定、任務設計和評分方法。下面以國才考試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語言測試靈魂5問,揭示以測促學3個原則

(1)考試目的

考試目的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理解,國才考試宏觀上服務人才培養與選拔,微觀上服務課程學習。

(2)構念界定

基於以上考試目的,界定出三個構念: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

A. 語言能力強調口頭和書面並重的溝通能力,也強調運用語言理解和表達意義,即輸入和輸出結合的能力;

B. 跨文化能力強調在既定目標語溝通情境下,使用目標語形式,得體、連貫、策略有效地傳達意義的能力;

C. 思辨能力融合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估和創造這樣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由輸入到輸出,強調綜合能力

(3)任務設計

融合思辨能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語言測試任務設計需遵循兩個原則:

A. 結合輸入與輸出,體現綜合性。 採用綜合性任務,考生在有效處理輸入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產出。

B. 設定跨文化溝通情境,考查得體性、連貫性與有效性。測試任務的描述與要求須設定明確的跨文化溝通事件、場景、對象

國才考試基於真實的職場情境,將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結合,設計綜合性的口頭溝通和書面溝通任務。

語言測試靈魂5問,揭示以測促學3個原則

(國才中級口頭溝通任務一 發言分析)

(4)評分標準

融合思辨能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語言測試評分:是否得體、連貫、有效地完成溝通任務。國才考試注重能否完成任務,口頭溝通任務從話題闡述和語言表達兩方面進行評分,書面溝通從內容、結構、語言三方面進行評分。

5. 測評如何與教學結合?

(1)學生培養目標與測評目標一致

新時代需要具備良好英語溝通能力的國際人才,國才考試的測評目標基於新時代人才能力需求,高校的學生培養目標也應與國家、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一致,落實到課堂變成教學目標,就是與測評目標一致。

(2)測評任務與應用場景任務一致

測評任務不應為了測試而設計,而應與真實應用場景一致,輸入和輸出結合,就如國才考試的口頭溝通和書面溝通任務,考查考生在真實職場情境下的運用語言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典型教學活動與國才任務一致

傳統教學活動是基於孤立的語言點做活動,缺乏共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應當設計像國才考試任務一樣的交際性任務,指向複合、多維目標,融合多種任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看完這些乾貨,是否對國才考試如何通過具體任務設置促進人才培養與選拔更加好奇了呢?敬請關注“外語教學中的測試與評估:以國才考試為例”研修班後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