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現在的豬價行情?養殖戶們還堅持得住嗎?

SFNBN


自從溫氏集團在養雞業過程當中實行了“公司+農戶”的模式之後,現在很多的養豬企業也都在用這種模式,無論是新希望六合還是大北農,或者是溫氏,基本上都採用的這種模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進程呢?去散養化的過程,目前自繁自育,養豬還是有賺頭的,但是堅持不了多久。



形式分析

①政策方面:近兩年來對養殖業查的非常嚴格,尤其是環保這一方面,對大型養殖業還要嚴查,更不要說是散養戶了,很多地區都設立了禁養區,城市周邊基本上都不讓養,只要有人舉報就立馬去查。而且大型養殖場每年都有補貼,小心散養戶怎麼辦?

②利益分析:從利益上來說,就拿這次豬瘟來說,散養戶有多少能堅持的?而大公司,無論是種豬生產,飼料的配製,人員的管理,一直到豬肉的消費,甚至是深加工,都有著自己的產業鏈。

③行情市場:目前,溫氏集團和新希望六和在廣西地區一個豬場的面積就3000多畝,現在目前都在大力的搶佔市場資源,目前雖然說養豬業還是朝陽產業,也有人預測2022年是轉折點,但是在我看來,還要提前兩年到來。

並不是說大型養殖業有多好,而是目前的政策形勢都在扶持中大型的發展,逐步的關閉和關停一些小型養殖場,我表姐家裡就是在山溝溝裡偷偷的養,以前的豬場也被拆了。



目前的豬價行情,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今年的局勢非常像06年07年,在07年的時候,由於藍耳病爆發,再加上一些生豬存欄量減少,到了08年生豬價格猛增,漲幅達到了150%左右,而目前這個形式不就是那個局面嗎?豬瘟爆發,禁養區的設立,存欄量減少,這不就是以後生豬價格提高的必要的基礎嗎?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對國內生豬業的影響是長期和深遠的。另一方面,對當下的生豬行情也帶來重大沖擊,比如,豬價出現了嚴重的兩檢分化現象,高價區相比低價區的價差達到4元/斤。有一種聲音認為,生豬限運要儘快取消,因為傷害了產區養豬人的利益,十分的不公平,這是狹隘的利己思維作祟。因為只有嚴格限制生豬的跨省運輸,避免非洲豬瘟疫情大面積蔓延才具有堅實基礎。

我們認為,只要非洲豬瘟仍有發生,生豬行情兩極分化的現象就會存在,但隨著有關部門出手,價差將會縮小。具體而言,高價區會有回調,低價區維持弱勢振盪。

其實單從行情看,目前生豬均價仍然是年內高點,相比4月份的年內低點價差達到2.1元/斤,換言之現在一頭豬能多賣五百多元。當然,現在行情不均衡,生豬高價區一頭豬能賺800多元(比如浙江的部分區域);低價區已經跌破6元/斤進入虧損期,但即便如此豬價也要比4月份低點高出0.5元/斤以上。

所以,整體而言不存在養殖戶能否堅持的問題,現在養豬人的日子要遠遠比4月份好過。當然,前提是你沒有中招非洲豬瘟疫情。若是你得了非洲豬瘟疫情,也沒有堅持的問題,必須全部撲殺,然後暫時退場。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