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研學旅行探祕行8:揭開武隆芙蓉洞的神祕面紗

洞穴

歷來是人們心中覺得神秘的場所

漆黑、寸草不生、潮溼、陰冷

若是沒有光,人更是寸步難行

越是神秘的東西

人們越是口口相傳

賦予它迷信或者驚悚的色彩

但隨著人們對洞穴的探索

大量洞穴被開發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

人們進入洞穴觀賞到神秘的

地下世界成為了可能

在中國南方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

這些洞穴是怎麼形成的呢?

7月17日考察組來到世界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

並被譽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

——武隆芙蓉洞

來講述和揭秘溶洞中最基本的科學原理

以及感受芙蓉洞中的大世界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芙蓉洞外景】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芙蓉洞洞口】

1.

要了解溶洞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要了解石灰岩這種岩石

因為溶洞一般發育在石灰岩這種岩石中

石灰岩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碳酸鈣

因此它是一種可以被酸溶蝕的岩石

空氣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這種氣體溶解在水中時

便可以形成碳酸水

碳酸水可以從從地表進入到石灰岩裂隙中

並在裂隙通道中運移

碳酸水雖然酸性不強

但常年累月,便可以溶解岩石

在合適的構造條件下

碳酸水源源不斷地溶解途徑的岩石

並把溶解掉的碳酸鈣以離子的形式

將“岩石”帶走

因而在地下形成巨大的空洞

因而就形成了溶洞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溶洞形成原理示意圖】

在溶洞中常常可以見到

各種形態類型的沉積景觀

這些景觀則是上述溶解過程的逆反應

溶解有碳酸鈣的地下水從岩石的裂隙中出來時

由於溫度壓力發生了變化

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鈣就又沉澱出來

由於地下水運動的不同形態

則可以形成不同形態的沉積景觀

例如石筍、石鐘乳、石幔、石花等等

2.

芙蓉洞的石灰岩是古老的寒武系白雲質灰巖

是五億多年前在海中形成的

後期由於地殼的抬升,變海為陸

大約在第四系更新世(大約在120萬年前)

開始溶蝕形成洞穴

芙蓉洞內各種沉積物類型齊全

從宏觀到微觀包括世界各類洞穴

近30餘個種類的沉積特徵

其中有寬15 米、高21 米的石瀑和石幕

光潔如玉的棕桐狀石筍

粲然如繁星的捲曲石和石花等

3.

【石筍】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滴水形成的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

石筍是生長在溶洞洞底的錐狀沉積物

它是由溶洞洞頂的滴水滴落到洞底

碳酸鈣析出而自下而上生長出來的

一種滴水沉積景觀

由於形似筍,故名為石筍

芙蓉洞內生長有大量的石筍

各種高度粗細的都有

反映不同位置滴水量的不同與生長時間的不同

【石鐘乳】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滴水形成的自上而下生長的石鐘乳】

石鐘乳與石筍相對

是由滴水生長在洞頂自上而下生長的沉積物

石鐘乳和石筍相向生長

被人稱為“萬年之吻”

只要滴水持續供應

終有一天,它們會相逢

考察組發現

芙蓉洞內的石鐘乳有一部分

能夠敲擊發出清脆的聲響

因粗細不同,發出的音調高低也不同

實為“音樂石鐘乳”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石鐘乳和石柱對接生長即將成為石柱】

【鵝管】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正在滴水的鵝管】

鵝管是石鐘乳生長的小時候

也是滴水形成的

當滴水比較慢懸停在洞頂時

由於滴水最表面二氧化碳最容易析出

因此會在水滴表面形成一層薄膜

當水滴滴落

薄膜大部分會隨滴水掉落

但是在洞頂連接處的部分會保存下來

也就是一個圓狀的圓環

當下一滴水滴落,又會形成一環薄膜環

久而久之

圓環不斷往下生長

就形成中空細長的鵝管

芙蓉洞內的一大奇觀萬箭掛壁則是數以萬計的鵝管景觀

懸掛在洞頂,蔚為壯觀

【捲曲石】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萬箭掛壁:石筍表面生長的大量捲曲石】

捲曲石也是芙蓉洞內一大奇觀

捲曲石是毛細水攜帶碳酸鈣

自由不定向生長而成

所謂毛細水

即是毛細管中的水

它賦存於微細的裂隙中

靠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或者表面張力運移

例如一根吸管插入水中

吸管裡面的水會拱起一部分

這便是毛細水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

而克服了重力能夠向上運動

芙蓉洞中的捲曲石大量生長在先期形成的石筍、石幔等沉積景觀上

這說明了水量發生了變化

以及背後反映的氣候變化

【坍塌的落石】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洞中可以見到大量坍塌的落石

這些落石雜亂無章地分佈在洞底

並使有的大廳洞頂形成一個穹窿狀形態

很有可能在歷史時期發生過一次大地震

而導致了洞頂岩層的大量坍塌

在這些落石上又可見大量生長的石筍沉積景觀

這說明先有坍塌、後有石筍的沉積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景觀

洞內還有眾多其它景觀

它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

和內容豐富的洞穴科學博物館

是自然科學尤其是地球科學知識科普的殿堂

4.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重庆研学旅行探秘行8:揭开武隆芙蓉洞的神秘面纱

溶洞的形成需要水的存在

講芙蓉洞的形成

必然要講到芙蓉江

芙蓉江

它自貴州綏陽而來

自南向北流淌於青山峽谷之中

在武隆烏江口注入烏江

江口附近修建了一個大壩

形成了一個水面開闊的高峽平湖

它好似鑲嵌在青山之中一顆明媚的綠寶石

人乘坐纜車從空中俯視這碧水青山

這副美麗的山水畫卷

對於每一個遊人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亦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