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一項歐美戀愛統計當中,亞裔男性在歐美最佳戀愛對象排名中墊底,而亞裔女性卻排名第一,深受歐美男士的喜愛。在戀愛交往過程發生之前,人們大多會對TA有一定的“想象”,抱有一定的審美期待。而這種想象和審美自然來自各類影視作品和圖文雜誌。

最近美國兩部大熱的影片,恰巧都以亞裔女性作為主角。一部《摘金奇緣》黑馬之勢,橫掃北美票房,想不到一部女性向言情片居然獲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其故事講述一位徹底美國化的亞裔白領女孩與亞洲頂級富二代的愛情糾葛。片中,亞洲的異域風情,超乎想象的富裕家族,讓歐美影迷歎為觀止。

如果說《摘金奇緣》是好萊塢利用大眾對於異域想象,換湯不換藥的敘事套路吸引眼球的話,最近另一部大熱的影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To All the Boys I've Loved Before),則是大數據和華裔女作家結合的時代產物。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的女主角是一位華裔高中少女。影片巧妙的把亞洲觀眾熟悉的場景移植到了美國校園裡,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出最能引發觀眾共鳴的情節事件,於是影片一出,立即獲得了不俗的評價。

從《黑豹》的黑人意識形態、《愛你,西蒙》的LGBT群體反抗、到這部《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和前面提到的《摘金奇緣》,可以看到主流文化對於邊緣群體的再度關注和文化書寫。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開始死磕原創的網流影視公司 NETFLIX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流行文化高潮,《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拿下原著小說的版權,改編為電影就顯示著它的重視。作者珍妮·韓本人就是位亞裔女生,小說中有很多經歷都是他自己的親身感受。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其實早在2014年,就有公司希望買下版權,改編成電影,當有個要求就是把女主角換成美國人,處理成場景的美國校園青春片。珍妮·韓直接拒絕,因為這個屬於亞裔女孩和自己的故事一定要由合適的女主角出演才能代表一切。 NETFLIX拿下版權後,邀請了越南裔出生的女孩陳東蘭 Lana Condor出演片中女主角。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96年出生的她,在1997年,跟弟弟 Arthur被美國夫婦從胡志明市孤兒院收養。隨後在美國加州長大,接受教育。由她飾演片中帶有些亞裔文化性格的女孩Lara Jean算是比較符合。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有一個很討巧的開局,亞裔高中女生的美國校園浪漫生活,亞裔女孩和美國男孩們之間的小情小愛,加上一些女性主義,政治正確之類的電影花邊,再開播之前就足夠引人注意。畢竟沒有多少美國男孩能夠真正瞭解亞裔小女生們的複雜內心,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怪只怪美國沒有出一位叫“瓊瑤”的作家,提早為各年齡階段的男男女女提供戀愛經驗。深諳此道的 NETFLIX玩了出借屍還魂。看吧,影片一上來就表現出女主角Lara Jean的東方特質:愛幻想,喜歡將小說的劇情投射到自己的浪漫故事中,這是東方式的少女懷春。而後,緊接著一個枕頭扔來,夢醒的方式無疑的西方的青春式戲虐。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Lara Jean的家庭成員更是東西方的融合表徵。亞裔血統的母親在Lara Jean很小的時候意外去世,中產階層,醫生的白人父親獨自拉扯著三個女兒成長。學霸姐姐即將去蘇格蘭上大學,Lara Jean失去姐姐的庇護,古靈精怪的妹妹即將扭轉Lara Jean的人生。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而“開放”的父親更是對她的感情生活推波助瀾,有著西方父母典型的思維和行為特徵。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Lara Jean相貌平平,在學校僅有少數閨蜜,是典型的校園隱形人。她和東方女生一樣,喜歡寫情書,但靦腆的她只通過寫情書滿足自己的情感,她並不希望將感情變現,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因為她害怕失去:

因為你讓越多人進入你的生活,就會有越多人能離開。

如果這不是真的,我誰也沒失去。

所以,她從不真正投入到一段感情中,不過她的確前前後後給自己暗戀的人寫了5封情書。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最尷尬的是,她最在意的男孩目前是姐姐的男朋友,她的鄰居加青梅竹馬喬西,她曾經的初吻獻給了她曾經的閨蜜,目前校園中“食堂流量級人物”,體育生皮特,當妹妹瞞著她將其5封情書貼上郵票,紛紛寄出後,Lara Jean平靜暗淡的校園生活在一天之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5位告白對象,一位因為取向問題,早已成為她的閨蜜;有兩位暫時沒有瓜葛;不過她最在意,和在意她的皮特和喬西與她在校園操場上來了個正面遭遇。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心實意,Lara Jean倒地強吻皮特,喬西只能不聲不響知趣離開。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皮特正好與自己女朋友分手,於是兩人制訂合約,假裝談戀愛,各自達到目的。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合約是假,感情卻真。在幾個月的戀人相處後,Lara Jean和皮特“假戲真做”,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皮特的前女友醋意橫飛,喬西的嫉妒心膨脹,一時間,Lara Jean成為了校園焦點,還因為冬季校園活動,兩人的鴛鴦戲水被當做情色視頻放到網絡之上。

姐姐的提前回歸,喬西、皮特與她的糾葛不斷,關係理還亂,剪不斷。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內向,愛幻想的Lara Jean必須走出自己的安全區,主動面對一波波的挑戰。典型的美式成長線把故事推向了末尾高潮。雖然是美國式感情糾葛,但因為Lara Jean的特殊存在,讓亞洲觀眾也產生了強烈的共情心理,彷彿在看一部亞洲校園劇。

於是奇妙的一幕發生,西方觀眾看到了東方人的內斂和性格特質,東方觀眾看到了身處西方的亞裔女孩的美式校園生活,兩邊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燃”點。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這是《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大熱的最主要原因,況且青春愛情又是人類通行的母題,永不過時的話題之一。《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有著精密的計算公式,通過敘事套路進行演算之後,輔以合格的執行,造就了其最終的成功。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還是《摘金奇緣》,都講述了一個“徹底”西方化的女孩的故事,她們完全失去了殖民地文化或者移民文化的殘留物,只是帶有東方的面孔和膚色,很多行為,甚至思考方式都是西方化的。

《摘金奇緣》靠的表徵東方地域文化,《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用的是東方女性思維,

誰說亞洲女孩只會寫情書,她們只是不想失去!

這只是很淺顯的突破口,不能完全代表東方的實際,頂多只是西方人對東方的集體想象和白日夢式的意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