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軍隊防彈衣爲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現如今我們軍隊裝備更新日新月異,航母有了,五代機也有了。但單兵裝備卻依舊被人吐槽不斷,那麼我們與白頭鷹兩國單兵裝備差距到底有多大呢?凡是嘲諷我國單兵裝備差的總繞不開防彈衣這個話題。但是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防彈產品設計製造國家,我國防彈衣的性能、價格,產能規模,都足以為國內軍警提供國際主流最高等級的防護能力。可還有人的臉被打的不太疼,說什麼既然防彈衣造的這麼多這麼好。
我國軍隊防彈衣為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那為啥不給一線士兵裝備呢?還是不在乎士兵安全。但是這個說法也要看我們與白頭鷹兩軍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士兵面對的作戰環境。我們自然也沒必要全上這些。況且芳綸、凱夫拉材質的防彈衣都是有使用年限壽命的,不上前線當然就不配了,沒必要、又浪費錢,要都配了估計有些人又要說,浪費我交的稅!

可能又有人拿白頭鷹特種兵炫酷的四眼夜視儀說事了。可四眼夜視儀除了裝備綠帽子、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這類精英單位,您見過普通士兵有用過嗎?畢竟幾萬美元一副的價格,白頭鷹也不負擔不起。所以說,部隊裝備什麼怎麼裝備,都得根據具體任務所定。真打起反恐戰,連窮得就差賣地的北極熊特種兵也能立馬武裝到牙齒,洋氣十足起來,更何況GDP世界第二的我們。
我國軍隊防彈衣為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除了上面那些零碎外,單兵重火力這方面我國也已經趕了上來。白頭鷹有標槍導彈,我們有紅箭12,都一樣是最先進的攻頂反坦克導彈,白頭鷹有AT4,我們也有打完就扔的08式火箭筒。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這些幾萬,十幾萬的裝備,在工廠裡幾天幾個月就能大批量生產出來,生產能力上沒有問題。反過來從經濟的角度講現在犧牲一人需要的撫卹金、烈屬補貼待遇等等代價是非常高昂的,這豈是一套幾萬十幾萬的防彈衣、夜視儀所能比擬的。真正制約我們單兵裝備全面王師化的就是需求,環顧四周,雖有小摩擦,但真敢擼袖子和我們乾的,一個都沒有,而且我們也不需要像白頭鷹一樣全球搞事打仗。
我國軍隊防彈衣為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現在我們主要方向是優先發展海空軍、特別是空軍。現代戰爭沒有制空權基本就是輸,而且海空軍直面對我們威脅最大的白頭鷹,他們是我國經濟重心,東部和南部沿海經濟帶的守護者,別忘了近代中國幾次被入侵,大都是從海上打過來的,所以再怎麼加強都不為過,因為他們保衛的是我們的國本。

至於說將來收某灣需要陸軍,到時憑我們強大的生產能力,戰前把這些零碎裝備都發配齊全不是問題,而且陸軍也是打掃戰場,收拾殘局的活。如果說等陸軍登陸時還遇到沒有摧毀的強大堅固火力點,那海空軍和情報機關都不算合格。
我國軍隊防彈衣為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對於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單兵裝備真不算什麼高價值的,真正高價值的是駕馭這些裝備的高素質人才,這也是我軍近些年來不遺餘力的招募大學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等高學歷人才的原因。

高科技裝備的生產和裝備已經不成問題了,我軍缺的是駕馭好這些武器,使之形成戰鬥力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些人才需要優質的教育資源源源不斷的投入十多年,二十多年才能培養出來的。
我國軍隊防彈衣為啥不是人手一件?其實根本不差錢兒 真相無語!

這些人才對於我軍的價值遠超這些幾十上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裝備,對於我們什麼高端武器都能生產的國家來說,人才是第一位的,那種為了保全裝備、犧牲人命的對我們來說真是太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