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轉: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財三板


股轉: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財三板


9.14日,股轉公司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的背景下,代表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掛牌公司依靠持續創新發展,繼續實現業績穩定增長。

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堅持自主創新提升產業價值鏈,高技術服務業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消費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均顯現出我國中小民營經濟體的勃勃生機。

新三板作為我國資本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主陣地,將繼續以改善市場融資功能為核心,不斷提升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與動能。

以下為股轉公司9.14日新聞發佈會摘要:

一、業績整體保持穩定增長,高盈利企業比重提升

掛牌公司2018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9768.39億元,同比增長16.13%;淨利潤464.40億元,同比增長4.99%。

其中實體企業保持較高增速,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6.55%和7.51%。高盈利企業比重提升,上半年營收5000萬以上的公司佔比36.65%,同比提高3.92個百分點;淨利潤1000萬以上的公司佔比14.60%,同比提高1.09個百分點。

4580家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佔比42.86%;764家淨利潤增速超過30%且盈利規模超過1000萬元,佔比7.15%。

二、創新發展意識強,研發和人才投入持續增長

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掛牌公司主動尋求創新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

一是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上半年研發投入合計290.60億元,平均每家271.95萬元,同比增長22.39%;研發強度2.97%,同比提高0.15個百分點,較2017年全社會水平高0.87個百分點。8354家(佔比78.18%)公司當期發生研發投入,其中5472家公司研發投入實現增長,佔全部掛牌公司的51.21%。

二是人才投入持續增長。掛牌公司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重視吸引高質量人才,上半年末掛牌公司員工人數254.23萬人,同比增長6.97%,其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比25.30%。

三、亮點產業成長性凸現,反映經濟高質量發展潛力

以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消費產業為代表的新三板亮點產業公司成長性良好。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保證了新三板高技術製造業企業在產業鏈中的獲利能力。

1411家新三板高技術製造業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淨利潤率為6.87%,較製造業整體高1.22個百分點。其中新三板優勢產業醫藥製造業(286家)研發投入高和盈利能力強,淨利潤率達10.36%。作為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支撐,高技術服務業多維度輻射帶動作用正在顯現。

2684家高技術服務業掛牌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1.29%和20.44%。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互聯網服務廣泛融入各行業各領域,帶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消費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新三板居民服務、文體娛樂、教育、衛生等產業公司403家,多為近年來消費升級背景下新興業態催生的企業,增長勢頭良好,上半年整體淨利潤同比增長40.40%。

四、部分成長型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需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

總體看,掛牌公司作為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代表,表現出良好的經營發展潛力和經濟轉型動力,並已湧現出一批具有引領示範效應的優秀產業和企業。

但中小微企業規模小、依附性強、抗風險能力弱的內生基因,決定了其在國際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難度較大、資金風險偏好降低的背景下面臨較大的融資發展難度。

從半年報數據看,一是小微掛牌企業回款速度變慢,今年上半年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同比增加4天,明顯高於大中型企業。

二是小微企業融資來源受限造成其財務成本和槓桿率上升。非金融小微掛牌公司上半年末流動負債佔負債總額比例達88.17%。

負債短期化及直接融資來源有限導致小微掛牌企業財務成本和槓桿率上升,上半年末非金融小微掛牌公司資產負債率較2017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微型公司財務費用佔營收比重同比上升3.84個百分點。

注:文中觀點及部分內容來自股轉系統。

股轉: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財三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