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頻頻發力 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

□ 文 牛妞

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部署對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實施監管考核,確保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

李克強表示,為企業減稅與加大財政投入實際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既要瞄準一些重大科研項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也要通過減稅等相關政策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減稅力度,有利於擴大就業,有利於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更有利於引導社會預期。

今年以來,國務院已連續推出多項減稅降費降成本措施,預計這次推出的7項減稅措施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財會信報》記者對今年國務院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進行了梳理,以饗讀者。

減稅降費頻頻發力 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次會議十五項措施減負超7 600億元

今年以來,國務院連續召開三次常務會議,推出十五項具體減稅降費措施,預計將為企業減負超7 600億元。

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決定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推動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融資難題。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進一步完善稅制,支持製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 400億元。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三是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實施上述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 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

4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為落實黨中央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進一步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會議確定,一是將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期限延長至2019年4月30日。符合條件的地區可從今年5月1日起再下調工傷保險費率20%或50%。將階段性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鼓勵企業在降成本、增效益基礎上讓職工得實惠。二是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在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工程中推廣使用銀行保函。三是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徵收標準在去年已降低25%的基礎上,從7月1日起按原標準再降低25%。從4月1日起,停徵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8月1日起停徵專利登記費等收費,延長專利年費減繳期限。四是將企業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標準上限從不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降至不超過2倍。政府要繼續做好保障殘疾人就業工作。五是清理規範物流、能源等收費。確保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降價效果要組織第三方評估。加快合併貨運車輛年檢年審,推動降低港口、高速公路、天然氣輸配等收費。以上措施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3 000多億元。會議還要求加大督查,確保降費到位,並規範收費權

這次清理規範的範圍,不僅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還涉及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等方面。清理規範方式多種多樣,停徵了部分收費項目,降低了收費標準,還延長了一些到期的收費減免措施。

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減稅力度,一是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二是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以上兩項措施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三是取消企業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四是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五是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前述三項措施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六是從5月1日起,將對納稅人設立的資金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徵收的印花稅減半,對按件徵收的其他賬簿免徵印花稅。七是將目前在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有關優惠政策分別自1月1日和7月1日起執行。採取以上7項措施,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普惠金融服務,必須落實好已確定的政策,讓企業切實感受到融資成本下降。目前大中型商業銀行已普遍設立普惠金融機構,專業化經營機制基本成型,截至去年末新發放普惠金融貸款3.4萬多億元。下一步要將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服務情況作為監管支持政策重要參考,制定監管考核辦法,抓緊完善普惠金融服務保障體系,加強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支持銀行制定專門的普惠信貸計劃、安排專項激勵費用、細化盡職免責辦法,探索小微企業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設施抵押貸款、扶貧金融等產品創新,確保單戶授信1 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質量和貸款綜合成本,力爭到三季度末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較明顯降低。加大督查、審計等力度。使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和脫貧攻堅。

李克強表示,此次減稅的方向是小微企業,受益的是整個經濟。

李克強強調,小微企業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有針對性地為小微企業減稅,實際上也是支撐就業這個經濟發展的基礎。實踐證明,近年來出臺的這些優惠政策確實支撐了就業,對避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克強明確表示,此次減稅不僅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更要重點支持創業創新。

“我們既需要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更要關注成長型的企業。今天許多叱吒風雲的跨國企業,幾十年前就是從小企業中脫穎而出的。今天我們為小微企業營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目的就是鼓勵它們不斷創新,力爭成為未來的‘小巨人’。”李克強強調,要通過減稅等支持性政策,調動企業積極性,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發展升級。

減稅降費頻頻發力 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

減負效應凸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改革新政正式實行,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此次稅率調整作為財稅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振興壯大實體經濟、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對於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和增強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將帶來深遠影響。

5月1日早上,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北京昌水建築公司會計孟春蕾開出了增值稅改革新政實施後的新發票。“我們公司今天開了2張10%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比之前的11%稅率,可以少計提銷項稅1.6萬餘元,減稅效果立竿見影。”

5月1日上午,奧克斯集團有限公司財務人員程欣順利開出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的新發票,金額114 824元,稅額15 837.79元。集團所屬公司上午共開發票7份,總金額167 941.37元,總稅額23 164.34元。

奧克斯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500強企業之一,在寧波、南昌、天津、馬鞍山以及海外巴西、印尼建有八大製造基地。其產業涵蓋家電、電力設備、醫療、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其中,奧克斯空調位居行業第三,智能電錶、電力箱位居行業第一。集團擁有2家上市公司,5家高新技術企業,持有奧克斯、三星兩個全球知名品牌,品牌價值超200億元。2017年奧克斯集團在鄞州區共繳納增值稅78 670萬元。

“此次稅收優化政策一出臺,我們對2018年預計納稅情況進行測算,預計在毛利持平的前提下,此次稅改,將為奧克斯所屬鄞州區的製造業企業減增值稅4 500萬左右。”奧克斯集團財務經理俞虹表示。

為切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全國稅務系統迅速行動,與財政等部門一起,制發政策文件、調整信息系統、強化政策輔導,於5月1日如期開具稅率調整後發票,深化增值稅改革“首戰告捷”。

據瞭解,截至5月1日17∶00,各省份均順利實現稅率調整後發票開具工作,開票份數達215萬份,開票金額138億元。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9萬份,增值稅普通發票93萬份,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109萬份,機動車銷售普通發票4萬份。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業、建築、基礎通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稅負,鼓勵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為企業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財務負責人趙成彥介紹,千萬不要小看降下來的這一個點,粗略算下來減稅還是非常可觀的。按照該集團2017年度財務數據測算,將會降低增值稅稅額約6 000萬元;按照2018年度集團預算來測算,將減稅9 200餘萬元。

山東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2017年全年銷項稅額為例,企業產生適用17%稅率的銷項稅額32.3億元,若增值稅稅率由17%降低到16%,銷項稅額將變為30.4億元,與17%稅率相比減少1.9億元,扣除進項少抵扣部分影響,全年增值稅減負將達7 000萬元。

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表示,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等費用均為實體經濟重要經營成本,將這些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會顯著降低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流動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深化增值稅改革、加大減稅優惠力度是今年稅收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將減稅‘大禮包’不折不扣地送到納稅人手中。”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說,目前,稅務總局已將增值稅改革任務細化為10個方面41項措施逐一落實,使相關改革在基層落實有了操作依據。

王道樹介紹,為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稅務總局已出臺了《關於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等多份徵管配套文件,對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以及稅率調整相關配套規定進行了明確,讓納稅人更便利地享受到政策優惠。

“目前,稅務總局已制定了詳細的分析方案,搭建全國統一的改革效應分析平臺,面向改革涉及的全體納稅人採取逐戶逐月分析的方法,確保多維度客觀反映改革成果。”王道樹說。

“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減稅優惠措施讓企業真的有了獲得感!”在福建,同溢堂藥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永華對近期推出的稅收優惠政策感到格外高興:“去年,因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推行,我們公司就享受了250萬元以上的稅收優惠。今年提出的增值稅稅率下調,我們起碼能再減少近200萬元稅款。”

據瞭解,一季度稅務部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減稅904億元,為小微企業累計減稅469億元,降低了企業負擔,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減稅政策來得真是太及時了!”在福建三明,福建奧翔體育塑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正加快生產技術研發,聽聞中央推出減稅新舉措,公司財務負責人嚴明高興地說,公司決定在今明兩年投入至少300萬元採購新型設備。 “因增值稅稅率降低,我們每年可以減稅180萬元,這次推出的7項新政策,更是直接加快了我們研發創新的計劃。”

“僅僅是教育經費稅前扣除從2.5%提高到8%這一項,我們公司每年可以多出50萬元經費用於技術培訓。”嚴明說,得益於減稅舉措和政府支持,企業又能培養一批技術熟練度高、技術能力強的優秀職工,讓資源投入成為創新發展動力。

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是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另一項措施。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

廈門市思明區開拓求精機械廠是一家生產智能高精準非標設備、機械設備、機械零件製造和五金加工的工廠。2016年12月,該廠接到了一筆訂單,合同金額超過28萬元,隨後不到半年,機械廠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71萬元,達到了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標準。因為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稅率將從3%上升為17%,而公司卻沒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之後,出於對稅負的擔憂,他們開始減少接收訂單。

“現在國家出臺了新政策,允許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這對工廠真是好消息。”會計朱梅開說,全年預計可以實現減稅40多萬元。

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收入50 5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 037億元,增長13.6%。其中,稅收收入44 332億元,同比增長17.3%;非稅收入6 214億元,同比下降7.5%。

一系列的減稅降費舉措,減輕了企業負擔、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助推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全國兩會後萬億元減負“禮包”開始進入密集政策落地期,稅費、電力、物流多項降成本措施綜合發力,將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這些是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舉措,再次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