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好不好?

a1030941713


學步帶並不是非要不可的東西,不建議過多使用。

學步帶是近年更為流行的輔助寶寶學步的工具,對於大人,特別是老人家帶孫子來說,這的確是個好東西,再也不用整天彎著腰,就可以“遛”著寶寶學步,而且也不會發生拉傷寶寶手臂的情況。

整體上,學步帶不會給寶寶帶來明顯的缺點,但因為背後被大人拉著,寶寶會習慣性前傾走路,久之形成向前傾斜姿勢,難以鍛鍊掌握真正的走路平衡。

另外,也不建議買學步車。

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圖省心,早早就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面,讓孩子在裡面待很長的時間。

孩子有自己的發育進程,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太早使用學步車,會造成孩子發育進程混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


對於剛學步的寶寶來說,挑一又合適的學步鞋才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寶寶學步的安全和足弓的發育都很重要。(12)


家庭醫生雜誌


我是二寶媽媽,我家兩個寶寶走路的時間都比較晚。大寶是1歲3個歲學會走路,小寶則是1歲5個月才放手邁開第一步。

每年帶兩個孩子去體檢的時候,保健科的醫生都建議我不要隨便給寶寶使用輔助的學步工具。因為很多學步工具不僅不能幫助寶寶早點學會走路,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假如長期使用還有可能引起寶寶的步態異常現象。

以下除了學步帶,我還對幾款常見的學步工具做了一些分析:

學步帶

兒保科醫生建議我沒必要給寶寶使用學步帶,因為學步帶同樣容易使寶寶誤以為走路只需要踮起腳尖。

在寶寶腳部力量不夠的情況下,更多的是靠學步帶的拉力支撐,寶寶容易走起來東倒西歪,不利於腿部力量的掌握還容易踮起腳尖走路。當寶寶腿部力量足夠的時候更沒有必要使用學步帶,因為學步帶阻礙寶寶對走路時平衡感的學習。

等寶寶腿有力了我們稍微彎腰跟寶寶一起練習走路,不但是一次很好的親子互動,還能幫助寶寶更早邁出第一步哦。

學步車

每次家裡來長輩看到大寶滿地爬都會善意提醒我可以給大寶買部學步車了,看來寶寶使用學步車練習走路在上一代人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現在的媽媽們開始都意識到學步車的危害,學步車也沒有以前那麼普遍了。

學步車不但不能使寶寶提早學會走路,還有可能造成寶寶腿部變形以及步態發育異常。因為寶寶坐在學步車時只要踮起腳尖就能夠快速滑動,使寶寶誤以為走路是用腳尖走路。當寶寶脫離學步車的時候也會習慣性用腳尖走路,造成腳底受力不均勻。

坐學步車裡的寶寶只要稍微腳尖用力就可以快速滑行,但寶寶就幾乎不懂得如何去控制速度,所以很多事故發生於學步車的速度過快導致翻車或者大力碰撞到障礙物。


學步推車

大寶學走路期間他爸爸買了一款學步推車,但我在大寶學步期的時試用過幾次之後果斷收起來了,因為這種推車更容易引起事故。

學步推車的輪子是滑動的,學步期的寶寶根本不會用手去控制車子的滑行距離,往往是猛的往前推導致摔倒。另外寶寶扶著推車手柄時完全是上輕下重的狀況,家長必須在旁邊扶穩車身才不至於造成推車翻轉。

所以寶寶在使用學步推車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必須在寶寶身邊穩住車身慢慢推行,還必須要寶寶對車特別感興趣的時候才願意推車走幾步,大部分情況學步推車都是閒置的狀態。

等大寶學會走路之後我再把這款推車拿出來給他玩,但它已經不是一款學步工具了,而是一款普通的推車玩具。


妞妞車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上圖的這款扭扭車,很多寶寶都喜歡坐這種扭扭車,但這種車的安全隱患卻不小。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寶寶還不會走路,但卻能坐在扭扭車上用腳蹬地緩慢前行,當時朋友還很自豪地說寶寶不會走路就先學會開車了。朋友的話剛說完她寶寶就用力蹬地車一下子使車速度過快,手又沒有抓緊方向盤,整個身體因為慣性往後仰。幸好我在身邊看著立刻過去接住寶寶,不然就是頭先著地了。

這款扭扭車設計的時候使用了離心力,不需要用腳蹬,只要扭轉方向盤車子就會前行,根本不適合學步期的寶寶。因此一歲多的寶寶還不能把握好平衡感,手容易脫離方向盤,身體也容易慣性往後仰而引起事故。

個人建議3歲之後才讓寶寶玩這款扭扭車,並且有家長陪同。

當寶寶從爬行到邁出第一步的時刻,是寶寶成長當中的一件激動人心的事。不管學會走路是早還是晚,給予更多的耐心和等待,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與其焦急的和其他孩子比較,不如專注陪伴自己的寶寶,和寶寶一起經歷學步之後的喜悅和成就。


60分媽媽Ada


學步帶是一種用於輔助寶寶學步的工具,使用方便,受到很多家長的歡迎。用學步帶可以使家長能夠更加輕鬆地教導寶寶學步。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有危害嗎?這是很多家長在使用學步帶之前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家長應該科學使用學步帶,以免其給寶寶的健康成長帶來危害。

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有危害嗎

學步帶是一種給家長教導寶寶學步的輔助工具,當孩子已經可以自己站立起來,搖搖晃晃自己邁出步子的時候,學步帶可以是家長的好幫手。提著學步帶,家長可以不必總是彎著腰來保護孩子。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有了學步帶的保護和緩衝也能減少受傷。學步帶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家長選擇學步帶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過關、安全性高的產品。家長在選購學步帶的時候應該選擇具有背部設有雙重安全保護的學步帶:首先是帶有可調節的安全鎖釦,可根據寶寶的體型來調節大小,保證護圍和寶寶身體貼合;其次背部同時設有魔術貼,使學步帶雙倍安全牢固,寶寶在裡面行走安全平穩,絕對不會出現摔倒。安全性差的學步帶很容易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危險。

雖然說學步帶給家長省去了很多麻煩,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寶寶的安全,但是使用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會對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小的危害。使用學步帶的時間不宜過早,寶寶發育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夠開始教導寶寶學習走路,否則在骨骼還沒發育好的情況下強行教導寶寶走路,對寶寶的雙腿會造成很大損害。學步帶也不能成為教導寶寶走路的唯一工具,而是更大程度地將其視為寶寶在學步過程中的保護工具。

學步帶適用年齡是什麼時候

由於學步帶的功能以及其方便性,受到很多家長的歡迎。學步帶的功能相當於爸爸媽媽的雙手,使用它時,大人就不必彎腰扶著寶寶走路,而且寶寶能在學步帶的幫助下主動地掌握平衡和邁步的技巧。但是如果學步帶的使用時間過早,對寶寶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如果過早地使用學步帶作為輔助寶寶學步的工具,很容易導致寶寶養成不良的步行習慣。當寶寶獨站的能力還不具備的時候就使用學步帶,容易養成向走路向前傾或向後傾的姿勢。其中,不敢邁步的寶寶容易養成向後傾的走路姿勢,因為寶寶是在上身被提到前方後才開始邁步的。急於邁步的寶寶容易形成向後傾的走路姿勢,因為寶寶雙腿已邁向前方,但上身還停留在原位。所以剛開始學步的寶寶還是應該由家長扶著前行,不要直接把學步帶當成教導工具。

使用學步帶應該在寶寶一週歲以後開始使用,學步帶作為寶寶在該階段學步時候的保護工具,家長在孩子走路的時候提著學步帶能夠有效地防止寶寶摔倒。學步帶只有用得合時,才能夠發揮其正常的保護作用,否則反而會成為寶寶的學步的過程中的絆腳石。


早教到家


當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已經標示著寶寶的成長進入到了另外的一個階段了,寶寶開始學走路相信家人都會特別的關心,希望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能夠順順利利,少一些磕磕絆絆。因此,很多寶爸寶媽們在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會給寶寶用學步車,這樣就不用一直跟在學走路的寶寶身後了。那麼寶寶學走路的時候用學步車好嗎?

很多家長會在寶寶會自己站的時候就給寶寶買學步車,希望寶寶可以快點學會走路,但卻不知道用學步車是需要頭部支撐力夠,還會獨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或者自己可以扶著東西走路,滿足這三個條件才可以讓寶寶用學步車,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造成危害。那麼使用學步車有哪些弊端呢?

一、增加危險性。

很多家長為了自己有時間忙自己的事情,就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讓孩子可以自己玩耍,而大人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是這樣讓寶寶在學步車裡跑來跑去就很容易在家長看不到的地方撞到障礙物,而且如果孩子的速度過大失去平衡的話就可能連人帶車的翻倒,這樣就很容易致使寶寶受傷。

在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各種東西感到好奇,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拿,也不管是不是危險物品就伸手去拿,這樣就存在很大的危險。特別是可能會撞到開水瓶,或者是拿會割到手的小刀等等,所以家長如果要放寶寶自己安全的在學步車裡玩,估計就要撤走家裡所有的東西了。

二、不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雖然學步車可以幫助寶寶學走路,還可以讓家長不用一直抱著寶寶,但是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寶寶的骨骼中膠質的含量比較多,鈣質的含量比較少,骨骼還是比較柔軟的,是寶寶身體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如果寶寶沒有達到前面所說的三點就讓寶寶在學步車裡,那麼學步車的速度過快,那麼寶寶就要用兩腿用力向前走,長時間這樣就會導致腿部的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而且寶寶還小不能很好的控制學步車,滑得過快的話就會造成寶寶心理緊張,這樣很不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還有恐懼的心理也會影響到寶寶性格的形成。

三、容易造成八字腿。

一般來說寶寶的肌肉是從中心往周邊發展的,如果在寶寶的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就使用學步車,那麼背部的支撐力不夠強大就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脊椎彎曲,長時間下來,那麼就可能影響到腿部大小肌肉的發育,而且寶寶在學步車上總是踮著腳尖走,會使腳掌的肌肉使用不平均,腳趾的肌肉容易過度使用。而且在滑行的過程中,大腿的肌肉會被嚴重壓迫,很容易出現八字腳。


我是來搞笑的嘛


學步帶到底好不好呢?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吧。

有人這樣說:

寶寶用學步帶不好,因為會不舒服,經常用的話,寶寶的身體會成往前傾斜的姿勢,反而會不好地保持平衡。寶寶學走路不用客意的去練,他慢慢自然就會了。

有人這樣說:

建議幼兒不要經常使用學步帶或學步車,有些爸爸媽媽圖省事,又怕寶寶跌倒,都給寶寶用學步帶或學步車。但是,幼兒專家說,經常使用這種東西,會比不使用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更長.而且會使寶寶學走路的姿勢不正確,用力的地方也不恰當,寶寶容易成八字步,不利於腿部發育。

有人這樣說:

學步帶挺好的啊,它可以防止寶寶摔跤。再大一些,還可以防止寶寶亂跑。

豆媽覺得:

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則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的影響,若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年齡,媽媽就訓練寶寶學走路,這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寶寶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因受外力的牽引而變形。若練習走路的時間過早,全身的重量必為雙下肢所承受,由於垂直重力的持續作用,往往使雙腿產生彎曲畸形,甚至形成“X”或“O”形,另外,過早學走路也使嬰兒雙足弓罹受重力壓迫,加之維護足弓部位的肌力又較軟弱,可使足弓漸漸變得扁而平,易於形成“平板足”。

豆寶孃親,復旦大學醫學博士,萌寶小豆豆的媽媽,今日頭條、搜狐母嬰、企鵝媒體、一點資訊等各大自媒體平臺原創作者。多篇育兒文章被百萬媽媽閱讀、數萬媽媽關注。

歡迎寶媽們關注豆媽開設的微信公眾號【豆寶孃親】,寶寶護理餵養、生長髮育、智力啟蒙等育兒問題免費解答,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豆媽還建立了多個寶媽交流群,也歡迎大家參與進來哦~


豆寶孃親


媽媽對使用嬰兒學步帶的經驗之談

  “寶寶學步需要用嬰兒學步帶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在寶寶準備學步的時候有類似的疑問。部分媽媽覺得學步帶可以用其它的東西代替,也有的媽媽覺得,寶寶用學步帶可以免去很多麻煩。使用嬰兒學步帶對寶寶好不好?就讓我們來看看各位媽媽對使用嬰兒學步帶的經驗之談。

學步帶

  贊成購買學步帶的媽媽

  小寶的媽媽:我的寶寶8 個月大了,現在已經開始用嬰兒學步帶學走路了,覺得效果很好,我是一個人帶孩子的,所以還給寶寶買了嬰兒學步車,要是沒有學步車我可能連廁所都沒時間去,還要很累。

  俊傑的媽媽:我家的寶寶用過學步帶的,個人認為很有用的。

  不贊成購買學步帶的媽媽

  洋洋的媽媽:我覺得學步帶沒用處,寶寶學走路時都是牽著大人的手,扶著牆走的,雖然這樣做大人會累點,但對寶寶有好處。

  丹丹媽:我覺得沒必要給寶寶買學步帶,因為寶寶要學會走路很快的。你可以用自己的紗巾或者舊床單(撕下一條)幫寶寶學走路。我就是讓寶寶自己推著三輪車,慢慢的寶寶就會走路了。

  軒軒寶貝媽:我覺得嬰兒學步帶沒有什麼用,我給女兒們買過學步帶,可是都沒怎麼用過。我覺得學步帶不好用,不管是用學步帶還是用長圍巾,都是要吊起寶寶大部分的體重,而且寶寶的平衡不是很好掌握,不如大人扶著學走路好,只是大人累些而已。

  綜合大多數媽媽的意見

  以上媽媽們的意見都是代表了大部分媽媽的意見,很多媽媽都認為用毛巾或圍巾之類的東西就可以代替學步帶。但是媽媽們不知道,嬰兒學步帶是經過專業的設計,所以比用圍巾或毛巾之類的東西要安全得多。還有部分媽媽覺得自己牽著孩子學走路可以培養和孩子的感情,而且不用使孩子太依賴學步帶。對於這個問題,這位媽媽有自己的見解:我的寶寶9個月開始就可以扶著走,到10個月的時候,牽著寶寶的一隻手,就可以走得很好了,這個時候,親子園班裡發育比較好的寶寶都已經開始挪步了,可是我的寶寶就是不願意放開手,哪怕你就給他一根手指也可以,只要我們一鬆手,他就馬上就蹲下了。到了12個半月了,班裡的小朋友都陸續學會走路了,可是我家寶寶還是沒有進展,這個時候真是有點著急了。無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有個媽媽說起嬰兒學步帶很好用,我才想起幾個月之前,我也曾經買了一條嬰兒學步帶放在那裡,但是沒有怎麼用過。於是把學步帶拿出來開始“遛人”,好像牽小狗,呵呵,但是沒有想到效果很明顯,用學步帶的第6天寶寶就開始會自己主動走路了。

  看了以上媽媽們的經驗,總體來說,嬰兒學步帶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對寶寶學習走路有一定的幫助,媽媽們不妨可以試試看。


脫穎而出


不好!

也許有不少家長認為用學步帶幫助孩子學走路挺好的,有很多“大品牌”還會主打宣傳自己的帶子舒適度高,保護孩子整個軀幹部位,大人在幫助孩子練習走路時也可以不用長期彎腰導致腰痠背痛。但之所以不推薦使用學步帶,並不是學步帶舒適性安全性之類的問題,而是,寶寶學走路本來就不需要教!更不需要大人用任何方式攙扶或固定著孩子來練習!

在孩子整個嬰兒時期,俯趴、爬行是最重要的活動,它能幫助孩子練習身體各個部位肌群的力量,包括頸背部、腰腹部、手部、腿部等。而爬行得越多的孩子,其全身肌肉、骨骼、韌帶的發育就越好,加之在爬行的過程中通過手膝的交叉協調動作幫助自己掌握重心轉移、判斷空間。因此,爬行得越多的孩子體格越強壯、平衡力越好、身手也越靈活。如果大人不干預孩子多爬行,孩子靠著自己的本事也會在8-10個月的時候靠扶著傢俱站起來,而且是完全不需要大人幫助的。隨後,他們會自己練習,從扶著東西自己站起來,到扶著東西慢慢挪動,當ta看到不遠處有自己想要的玩具時,ta 又會變回爬姿爬過去拿。一般來說,孩子爬行到12-15個月才真正開始走穩是非常正常的,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不晚於18個月走穩都是正常的”。

而學步帶對孩子來說,是根本沒有必要使用的。(有身體發育缺陷的特殊孩子除外,但這部分孩子亦應遵醫囑,而非單純地在市面上買一款學步帶來給孩子學走路)它的弊端主要有:1)阻礙了孩子練習爬行;2)在使用學步帶時,會讓孩子錯以為自己不管怎麼動都可以安然無恙,極大地破壞孩子自身的平衡力和空間感發展。平衡力發展不好的孩子,一旦離開了學步帶,自己走路就會很容易摔;空間感發展不好的孩子,以前習慣了不管往哪個方向怎麼衝,都不會撞傷,一旦離開了學步帶,就會很容易撞到各種障礙物,因為無法判斷自己與身邊物體的距離及方位,會經常磕磕碰碰而受傷。

最後,奉勸各位想要孩子走路走得穩的家長,多鼓勵孩子練習正確的爬行。孩子爬的好,自然就會走得好了。


雲銳-廣州紐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寶寶學走路可以藉助於學步車、學步帶。學步車依媽是不推薦使用的,有些寶寶會坐在學步車上搖晃,有些寶寶會用力推學步車,容易導致學步車翻車,學步車很大可能就都壓在寶寶身上了,安全隱患很大。學步帶教小朋友學走路倒是挺實用的,就是家長會很累。

寶寶學走路,父母不要忽視玩具的重要性,玩具也能幫寶寶行走,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如一些品牌玩具就提供相應的學行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坐車與學步於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行車的一個重要特點,而等到寶寶會走之後,學行車所附的拉桿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依依寶媽


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則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的影響,若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段,父母就訓練寶寶學走路,這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嬰幼兒運動功能的發育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

嬰兒的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因受外力的牽引而變形。

若練習走路的時間過早,全身的重量必為雙下肢所承受,由於垂直重力的持續作用,往往使雙腿產生彎曲畸形,甚至形成“X”或“O”形,另外,過早學走路也使嬰兒雙足弓罹受重力壓迫,加之維護足弓部位的肌力又較軟弱,可使足弓漸漸變得扁而平,易於形成“平板足”。

來說說我家娃學會走路的五個階段:

我家娃在同一個小區同齡人中,算是較晚開始學走路的,在我的觀念裡,我一直是不讓太早扶走的,什麼學步帶學步車,我家都沒有,基本是順其自然,她想走了才開始學走。

比她大半月的哥哥10個月就能自己走了。但因為起步比較早,摔過很多次,扶走比較多,到了一歲多時,走路反而沒我家寶寶走得穩。

1.從爬到站:7個多月時開始爬,從客廳到房間,各種爬。8個多月時,她大姨家小弟弟滿月,看著小弟弟跟姐姐都躺在床上玩,她也在上面各種爬,還想去抱大姨的腿,無意中,我們發現,她扶著大姨的腿自己站起來了。

2.從站到蹲到扶走:11個月時,自己能蹲下撿玩具,然後又站起來,不用人扶,這個時候,已經能扶著東西行走了。我們家都個高個子,彎腰扶著寶寶走路是件特別累的事,所以一般都是讓寶寶自己扶著茶几,電視櫃來回走,她想要什麼玩具,自己扶著走過去拿,當然,這個時候不能急,遇上比較想要的東西,她還是會趕緊趴下,幾下就爬過去了。

3.短距離獨走:11個半月,寶爸寶媽在客廳各站一處,拿著寶寶喜愛的玩具,鬆手讓寶寶獨立走過去,經過幾天的練習,從客廳這頭到那頭,然後從客廳到房間(要轉彎)。

4.自己穩步獨走:過完週歲生日後,慢慢可以獨走了,也不讓人牽。


溫馨5


個人感覺不好,我們這邊有兩個用學步帶學走路的,現在都一歲半了走路老天,步子一大一小,很不穩當,去了學步帶好久了,也沒見多好的變化,還是看天走路,就好像還有人在後面拉著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