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稀哲爲什麼到國家隊就踢不出俱樂部的水平了?

斑馬347


其實從2013年開始,張稀哲就已經是國內最好的技術型中場之一了。而最近這幾年在國安,他也一直是最重要的國內球員。但是到了國家隊,除了在傅博時期,張稀哲的出球和進攻組織,還算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外,其他時候他的作用都沒有達到預期;當他在國家隊的表現更像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時,這或許是當年佩蘭死活不用他的主要原因。

那為什麼在國安的張稀哲,和在國家隊的張稀哲表現要判若兩人呢?首先我們必須要看到一個現狀,那就是在國安,這些年球隊的體系都是以傳控為主,大家在一起打的比較熟。而在國家隊,這些年換帥太過於頻繁;教練換來換去,打法自然也是換來換去,因此不光是張稀哲,很多球員到了國家隊去重新適應一個新的體系,都會變得有些掙扎。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戰術作用層面。

在國安這些年,張稀哲從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場核心,他更像是卡努特、巴塔拉、奧古斯托、比埃拉們身邊的副手,當對方的重兵放在外援身上時,他會在肋部輸送炮彈。可是到了國家隊,沒有外援,當張稀哲需要去挑大樑,很多時候不得不背身處理球時,他的背身拿球擺脫、盤帶不足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當然這也不是張稀哲一個人的問題,在目前國內的所有中場組織型球員裡,除了蒿俊閔以外,沒有第二個在亞洲層面,具備在強強碰撞中去挑大樑的能力。

因此在未來的國家隊,或許張稀哲更適合的角色依舊是個副手,如果是讓當核心,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


搜達足球


不只是張稀哲存在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都存在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國家隊的表現遠不如在俱樂部。唯一的例外是韋世豪,韋世豪在國家隊的表現往往比在俱樂部更好,更亮眼。還有一些年輕隊員也有這個現象,比如姚均晟。

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是由每個球員的技術特點決定的。韋世豪和姚均晟在國家隊的表現之所以更好,是因為他們的技術特點需要更多的球權,而在俱樂部都是由外援充當核心,球權更多,他們的特點也就發揮不出來了。

張稀哲則剛好相反。張稀哲作為一箇中場隊員,在國安經常出現在左邊前衛的位置上,多數情況下是扮演最後一傳的角色,而且是在邊路活動,實際上是協助中場的外援奧古斯托和比埃拉,他面對的防守壓力一般也不會特別大。

而在國家隊的比賽中,張稀哲經常被安排在前腰位置上,也就是來串聯和組織進攻,需要面對對方多人夾擊的情況下拿球進攻,並且把球傳出去,傳給有射門機會的隊友。這就對他的身體對抗能力要求比較高了,但他並不擅長這種角色。

相比之下,讓張稀哲出現在左邊前衛的位置上,也就是用四三三陣型,由他在邊路發起和組織進攻,相對而言,面對的對手防守壓力也小一些,一對一的情況下,他還是有機會把球傳出去的。這也就是他在國安的陣型中的位置。

但裡皮在兩個邊前衛位置上更喜歡用傳中能力更強,並且能夠遊移到對方禁區附近的前鋒屬性更強的球員,而不喜歡用中場球員來出任邊前衛。所以,張稀哲的位置基本上都在中場,要麼是前腰,要麼是稍微靠後一些,而很少給他邊前衛的位置。

以國足對陣卡塔爾和巴林的兩場友誼賽來說,張稀哲的這種特點就表現得非常突出。第一次對陣卡塔爾,他的位置在樸成和鄭智中間,實際上是進攻樞紐,但經常陷入對方多人圍搶,傳球傳不出來。第二場對陣巴林,他的位置在邊路,就要發揮得更好一些。

不過,這兩場比賽中,相對其他人,張稀哲並不能算態度不積極,也不是有些人說的那樣,是在為聯賽接下來的與恆大之戰留力,他還是比較拼的。比如對卡塔爾的這場比賽,中場主要就是他和鄭智在忙活,樸成基本上沒有什麼存在感。只是感覺他在做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而已。

相比較而言,對巴林這場比賽中,裡皮啟用了吳曦和池忠國,在中場的發揮要更好一些,無論是池忠國的大面積掃蕩攔截,保護防線,還是吳曦的回撤防守和進攻中的後插上,都有比較好的發揮,更接近他們在俱樂部的實際水平。


蕭武


確實,國家隊的比賽中張稀哲確有些發揮不出來,無所適從的感覺。

拿球擺脫困難,長傳轉移失誤,碰上對方逼搶的時候出球常猶豫導致丟腳下球,這種現象從12強賽踢烏茲別克斯坦就有所顯現,這兩場熱身賽又踢得那麼別提多彆扭了,失誤又多。

我個人認為這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就是張稀哲自身的特點,張稀哲小技術出色,傳接球能力和組織能力出眾,可以算是一個技術型中場;但是他身體素質一般,身體接觸會對他的拿球影響非常大,如果讓他專注於跑位和傳球那還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如果張稀哲身邊搭檔了強力後腰,那他的發揮就會好很多,反之張稀哲暴露在對方逼搶下,失誤就會很多。

其二就是身邊的搭檔問題,我們知道張稀哲在國安身邊是什麼樣球員?奧古斯托、比埃拉,在俱樂部中這些外援才是對手重點的盯防對象,而他們也給張稀哲起到了牽扯作用,給了空間,好發揮。而且他們的接應能力,意識,也是國家隊的隊友很難比擬的。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國家隊並不少見,像武磊和郜林都是這樣的情況,武球王在上港進球如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非常大的自由度,不論是浩克還是埃爾克森和奧斯卡,他們都會為武球王吸引大量的火力。你像郜林,是,在俱樂部各種風騷傳球,俱樂部一個腳後跟出去就是高拉特接著,在國家隊一個腳後跟出去就是出界。。。。

總的來說像張稀哲這樣的球員特點,其實也不單指張稀哲了,都具備靈光一現畫龍點睛的能力,但問題是,現在不僅要靈光一現,而是要像燈塔一樣持續發光,這就比較困難了。


體育圈全能王


舉這麼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富力的外援扎哈維再給自己國家隊踢比賽的過程當中受傷了,要休息三個禮拜。對於扎哈維來說,受傷對於他無疑是一個非常令人難受的事情。要知道,富力現在的狀況已經非常糟糕。如果再缺少扎哈維,那麼富力很有可能會掉到保級區去。而且一般來說,足球比賽的球隊在一場比賽結束過後又贏球的話都會發大量的獎金,這筆獎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俱樂部球員都不敢在自己國家隊的比賽當中真正的放開手去踢。


用這一個原因,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現在中國當中有非常多能夠看的過去的足球球員在中超比賽當中踢得有木有樣?在國家隊的比賽當中卻懶得去跑動,懶得去發揮自己真正的實力,他們只是走一個過場,並沒有把足球比賽當做是一個國家級的榮譽。還記不記得昨天晚上中國足球在巴林再次被逼平。武磊的中柱球或許正是他擔心這個原因,

同樣的道理,張稀哲在國安踢得確實不錯,而且張稀哲早期也令人看到它所存在的天賦,但是國安現在想要衝擊聯賽冠軍,我個人認為張稀哲肯定不會讓自己再這種國家隊比賽當中受傷,說白了還是國家隊的利益沒有比俱樂部好。國家隊受傷之後,在俱樂部當中一個球員就會失去非常多的利益。這可能也是當前中國足球當中存在的最大弊端。什麼時候能夠把這個弊端解除了中國足球才是真正的有希望。



應該去樹立球員的國家榮譽感。這群大爺領著非常高的工資,泡著最好看的老婆。踢著中國歷史上最差的足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其實他們心裡都懂。他們這群人絕對是中國足球的bailei


小賢看體育


先說說國安的幾個進攻套路,通常是後防→傲骨→長傳兩翼,在沒被封堵的情況下或下底或內切,找巴坎布。第二種情況是傲骨傳比埃拉,或突破時分巴坎布,遇阻或分兩邊或回傳後插上傲骨。張稀喆在隊伍中不是傳控的主導,其位置介於比埃拉和兩翼的中間,如果分邊,張順勢內切,埋伏在巴坎布身後或球門對側,這時傲骨也上來了,那麼張可能也會去扯邊,對下底形成保護。總之,張的功能類似影鋒或者比埃拉的協助者,以他在國安的習慣去踢國家隊核心,可能有些勉為其難了。最好還是給其定位於核心的助力者,不過國內是真沒有比埃拉那種球員,所以只好讓張上了。總之,國內球員很少有自帶體系的,一旦脫離熟悉的球隊體系,變換個位置或陣型,其表現可能就是災難性的。


刀爺的爺


很簡單的回答!

國安靠的的是傳控打法,地面配合。而國家隊……,沒看出是什麼打法,全是各自為戰。

在國安,地面配合細膩,機會把握強。而國家隊,全場給張稀哲傳球的次數,鳳毛麟角。即使張稀哲有前插,請問誰給他傳球?全場比賽中,靠中場配合、跑動得到機會的有幾次?全是球一到中場,馬上就急著給前鋒。真正在中場相互過度,扯出空擋後的傳球,有幾次?

國足的打法,說句實話,只適合像C羅那樣,有速度、有身體、有技術的前鋒,才會有用。而我國有那樣的前鋒嗎?

對於好多無良小編,都針對張稀哲,讓他背鍋的做法,我只能說你們別在不懂裝懂了。


欣賞比賽


國家隊根本沒有把張10當核心!第一沒人給他傳球,根本組織不起來,第二,身邊的人胡亂踢沒有地面配合的意識,第三,張10身邊都是高水平外援!組織配合意識俱佳!這裡教練也應該負有一定責任,不會用張10!


海闊天空201969033


到國家隊踢球,被抽調的肯定都是各隊的"範兒""腕兒",加上各有各的套路,相互配合就不熟!另外國家隊出戰代有義務的性質,相互之間也沒什麼差別,進球者肯定價碼要高些,也就是萬八千的,沒有什麼可再呼的。說實在點,踢國家隊就是幫忙盡又務,主要戰場還是在中超,老闆訂價那麼高,孰輕孰重,利益相關,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既然是市場化、商業化了,也是說不清的事情,足球改革己到四十而立之年,叫你說還能改嗎?容易改嗎?再說,球員和俱樂部及老闆,老闆和足協形成了利益的共同體,如同婚姻,互敬互愛四十多年了,"果實"磊磊,形成了獨立王國,你要改,那不是自不量力嗎?誰能接盤?那麼大的產業,雖然不是央企國企,個頭和攤子在那擺著,幾屆足協都鼎力扶植,現在要改,是千難萬難地!回到話題:球員打國際賽,踢不過是肯定的,捱罵也是必然的,球迷的熱情還在,萬一踢傷了、踢殘了,損失是自己的,那可不是小損失,那是千百萬呢!所以遇此問題,怎樣討論都是瞎子點燈白費電,已失去現實意義!還多關望一下男排和女排吧,這才是當務之急,好賴輸嬴有懸念有意思,當然你要喜歡"老輸″(叔),不怕自己掉"價兒"。那完全在自己,你愛的死去活來,那是"執著"。對吧!!!


老張191574943


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打法。俱樂部講究傳控,平時演練純熟,隊員配合默契,自然表現出來的結果好。更有高水平外援帶動,能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國家隊沒有成熟的隊形和打法,談不上配合,自然讓張稀哲這樣的球員沒有用武之地,有實力也表現不出來。

第二是這種比賽毫無吸引力。沒有級別,沒有重要性,連觀眾都沒有,毫無意義的比賽。萬一受傷,更是損失。球員都是普通人,就算是理智上努力,身體上不自覺地會鬆懈,可以理解。如果像歐洲,來個國家聯賽,大家的熱情和潛力都會被調動出來。

有實力是肯定的,沒有表現出來,應該檢討的是足協。大老遠跑到西亞,踢這樣的爛比賽,國腳們已經夠意思了。


叫我老穆


張稀哲是國內最好的球員之一。但是國家隊“能人”太多,又有相互配合的問題,還有“大佬”的作用,來自不同的球隊,支持不夠,甚至還有互相“看不起”等原因。在中赫國安則不同,隊員相互支持,配合默契,所以在隊中發揮的比國家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