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疾病”二字,但它们的医学含义究竟是什么?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疾病的概念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什么是病呢?所谓病,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说,病就是非健康状态;狭义地说,病就是有针对性的某种病理状态。所以在学习辨证时,应该明白病的概念。

我们经常会说到“疾病”二字,但未必真正对这两个字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若是平常百姓对此“不求甚解”,倒也罢了,倘若医者对此仍属“难得糊涂”,那估计实在是说不过去了。那么,究竟是什么“疾病”呢?我们先来看看《说文解字》如何诠释“疾病”——“疾,病也”“病,疾加也”。可见,在古代,“病”与“疾”的意思是大同小异的,二者微小差别是“疾”轻“病”重。在《黄帝内经》中,疾病称“病能”,也就是病态,这也是中医对疾病的最佳概念。可以这样说,“疾”就是非健康状态(含亚健康状态),“病”就是具备某些典型的临床征象,能够确诊为某种病理性质的非健康状态(含或不含亚健康状态);确切一点说,“疾”是非健康状态的非临床阶段,“病”则是非健康状态的临床阶段。一般在临床中所说的疾病,实际上就是“病”,但二者没有必要泾渭分明,所以二者常作为并列联合称谓。

很多人都知道“疾病”二字,但它们的医学含义究竟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正常状况下,人体生理活动处于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中,即所谓“阴平阳秘”。而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一般地说,疾病是指在一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遗传、饮食、劳逸、外伤等)作用下,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失调,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的生理状态被破坏,出现了功能、形态或神志(包括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且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反映为若干特定症状、体征和各阶段相应证候的邪正交争的病理全过程。

因此,疾病通常是从总的方面反映人体功能、形神异常变化或病理状态的诊断学概念,它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方面的改变。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体现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阴阳平衡等的整体观念和全息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