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以色列在美國制裁伊朗的過程中扮演著什麼樣子的角色?爲什麼?

幸福地帶2


今年四月份,時任以色列總理的內塔胡在以色列國防部發表專題電視講話,強烈指責伊朗對國際社會隱瞞研發核武器的秘密計劃。該演說在特朗普5月12日決定是否退出核協議之前,為正在勢頭上的美伊形勢進一步火上澆油。部分原因是因為核問題將會打破以色列在中東的核壟斷地位,更重要的原因是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激烈反對以色列的國家——在以色列南部,有巴勒斯坦哈馬斯,有伊朗的支持;在以色列北部,有黎巴嫩真主黨,背後同樣是伊朗;更加可怕的是,通過介入敘利亞內戰,伊朗軍事存在已經部署到了以色列家門口。因此,以色列也希望藉助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迫使伊朗放棄或者不再對反以色列勢力給予支持。

5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8月7日,美國政府開始對伊朗實施第一階段的經濟制裁,包括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產業在內的非能源領域制裁。美國還將於11月5日重啟對伊朗剩餘部分制裁,涉及伊朗港口運營商、能源、航運和造船行業,石油類交易,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央行交易,旨在徹底封殺伊朗的石油出口。特朗普之所以執意退出伊核協議,目的是要伊朗徹底放棄核武計劃,消除其對美國中東戰略的影響。

面對施壓,伊朗早些時候在波斯灣進行了軍事演習。伊朗軍方表示,如果原油出口被封殺,不排除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石油運輸咽喉通道的可能性。經濟方面,伊朗央行也從7日開始實施一系列放寬外匯管制的措施來應對。

4月30日,以色列關閉了該國東北部沿敘利亞邊境、戈蘭高地以及約旦河以東的領空。緊接著,有目擊者稱以色列國防軍在戈蘭高地集結了大量兵力,軍事基地內大批坦克、裝甲車整裝待發。5月1日,經議會批准通過,以色列總理和國防部長獲得了一項戰爭授權——在緊急情況下無需徵得內閣成員同意,即可下令對外宣戰。

最近幾周,以色列多次轟炸了位於敘利亞境內的伊朗戰鬥人員。其總理和國防部長還稱“將不惜任何代價阻止伊朗在敘利亞的擴張”、“以色列已經做好了付出必要的犧牲”、“如果伊朗敢襲擊特拉維夫,以色列將轟炸德黑蘭”。可見以色列當前的軍事準備已經蓄勢待發了。

藉助美國威脅退出伊核協議的勢頭,以色列給予伊朗軍事政治雙重打擊。美國則藉以色列之手達到削弱伊朗勢力的目的。

可見,以色列是美國製裁伊朗的一個因素,算是美國製裁伊朗背後的推手之一,同時,以色列在美國製裁伊朗的實際過程中,還起到了助手的作用……


知以


一直以來很多國家認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制裁伊朗就是以色列“推動”的。就在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前期,以色列的特工從伊朗偷出了半噸的絕密檔案,來證明伊朗正在秘密的研究核武器。從中可以看出以色列“推動”美國的行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制裁伊朗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認為伊朗在中東的活動、尤其是軍事行動已經威脅到美國對中東的“統治”,也就是說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受到伊朗的挑戰。

在這個大的前提下,以色列所做的一切行動才能得到美國的認可或著幫助。也就是說以色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制裁伊朗的行動中只是按照美國的意圖來操作的,完全算不上“推動”美國的決策。

在奧巴馬時期,以色列就計劃對伊朗的核設施等進行毀滅性的攻擊,但美國不僅沒有同意,還阻止了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這都是為美國與伊朗達成伊核協議為前提的。

雖然以色列對美國與伊朗達成的伊核協議非常不滿,甚至在很多的場合對奧巴馬、美國都進行了激烈的反對。但是以色列對簽署協議後伊朗的核研究行動都沒有進行攻擊或著明面上的阻礙。可以看出,美國對以色列的重要性。

因此,以色列在美國製裁伊朗的行動中,只是一個輔助者。或著說以色列的角色其實就是美國安排的,以色列在美國對伊朗的行動中作用並沒有外界想想的那麼大!


昨思今明未武


在中東地區,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最受益的兩個國家就是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對於以色列來說,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以色列最大的威脅。所以,在2015年簽署伊朗核協議時,以色列強烈反對該協議以及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以色列曾在聯合國大會的講話中,在炸彈上畫了一條低技術紅線,以說明伊朗在發展核武器方面取得的進展。在2015年伊朗核協議成功簽署後,以色列並沒有放棄,而是尋找伊朗違背該協議的證據,今年4月,以色列提交了數千份從德黑蘭走私出來的伊朗文件,表示有證據能夠證明伊朗並沒有放棄其核武器計劃。

當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的時候,以色列表示歡迎,內塔尼亞胡表示:“這對以色列,美國,中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它代表著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侵略的決心及其持有核武器的意圖。我呼籲那些談論阻止伊朗的歐洲國家加入這項措施,現在是停止談判和採取行動的時候了,這正是美國所做的以及歐洲應該做的事情。”

另外,以色列還將付出實際行動來參與對伊朗的制裁,據瞭解,以色列已與美國組成聯合小組對德黑蘭實施經濟制裁,兩國在制裁方面一直都有著密切的合作。以色列不僅嚴格要求自己的個人和公司嚴禁與伊朗貿易往來,還負責監督其他國家與伊朗進行的貿易往來。


走進伊拉克


以色列做為中東唯一有核國家,視中東大國伊朗擁核為潛在軍事威脅,尤其是伊核協議被美國單方面撕毀以後,以色列外交方面更加積極配合美國對伊施壓。判斷美國對伊制裁事態發展,假如下步美國對伊採取軍事行動,以色列必然會參戰,中東地區出現第二個有核國家,是以色列對外戰略的最大禁忌。


活著d知覺


其實,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直都是以色列在中間作更。

以色列和伊朗一直以來都是死敵,雙方都曾放出狠話,誓言不消滅掉對方絕不罷休。

長期以來,以色列都是對伊朗的軍事上,進行著壓制性打擊。但是,以色列又不能夠將伊朗徹底的進行打擊,因為雖然伊朗沒有以色列強大,但是,必競也是中東地區的強國,以色列國小力薄,要想要吃了伊朗也是不現實的。

為了能夠仰制住伊朗的發展,以色列只有依賴於美國的力量,才能夠對伊朗進行全面的打壓和封鎖。所以以色列一直都在美國人面前,訴說著伊朗諸多的不是和威脅,簇擁著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和封鎖。

可以說以色列一直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扮演著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大家





幸福地帶2


一、地處西亞的伊朗是中東地區面積(164.82萬平方千米)最大、人口(8100萬人)最多的伊斯蘭教-什葉派國家。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國和生產出口大國,是個高度依賴於石油出口換匯的國家。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運動之後,成為了伊朗宗教領袖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在中東地區各國中全力輸出伊斯蘭革命,反對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更力圖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更是高舉反美的旗幟,力圖使伊朗成為控制中東地區的霸主地位。2017年伊朗的GDP產值4277億美元(沙特6838億美元),伊朗人均產值5027美元(沙特19982美元)。可以說,伊朗的精神領袖為了滿足自己"稱霸中東之夢"而不惜犧牲百姓之利益前途,瘋狂進行反美、反沙特、反以色列,到處興風點火,製造中東局勢。陷入被動挨打,四面楚歌之困境,伊朗的伊斯蘭革命顯然無法為繼,可嘆可悲。

二、地處中東地區的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在周邊幾億中東伊斯蘭國家重重圍困=_=之中,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下,歷經五次戰爭的洗禮,萬眾一心,越打越強,是一個不屈不饒的民族。以色列只有面積25740平方公里,人口871萬人,GDP產值3496億美元,人均GDP40143元。被世界知識產權局等機構評定為《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第11位。以色列是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也是不懼戰與英勇善戰的國家,只要不危及以色列國家安全利益,以色列絕不若事,反之,以色列決不忍容包括伊朗在內的任何國家,挑戰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底線…


知研42791366


以色列狐假虎威,沒有大怪物美國罩著它早滅了;再先進,戰略縱深不行,就是一個破爛,再說,阿拉伯聯合起來也不差,裝備都是清一色大怪物美國的,要是再打起來,一個大傻冒沙特就夠小怪物以色列喝一壺的,還有埃及、卡塔爾、伊朗、敘利亞、阿聯酋、藥單、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土耳其🇹🇷都可以上,前幾天印度尼西亞好像也要出兵打以色列。不細數了:感冒了,停手寫字了✍️……


小小66666


以色列和伊朗一直以來都是死敵,雙方都曾放出狠話,誓言不消滅掉對方絕不罷休。

所以以色列一直都在美國人面前,訴說著伊朗諸多的不是和威脅,簇擁著美國對伊進行制裁和封鎖。

所以以色列為了國家自已的利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