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考古記|石頭堆里挑出來的「寶貝」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8月的北京驕陽似火,酷熱難當。圓明園內雖說比外面涼爽些,但考古工地暴露在日頭下,還是熱浪襲人。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紫碧山房的考古工地上,考古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為了布方,方便挖掘,首先要清除地面上的雜物和渣土。

什麼是“布方”?布方就是考古工作人員在需要挖掘的地方,用線繩拉出來的正方形的小格子,每個小格子中間都留有一個長條形的“隔梁”,隔梁是用來運土、行走和解剖地層。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一個考古工地少則需要十幾個小格子。如果大面積的考古工地就要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這樣的小方格。

話說紫碧山房的考古工作者正在緊張地忙碌,一個工人搬起地上一塊沾滿泥漿的“石頭”,丟到車上。工作人員李祥,看見這塊長方形的“石頭”有些異樣,就急忙走到近前,喊住了正在啟動車子的司機。

李祥從車上搬下那塊石頭,仔細地端詳,發現這塊“石頭”確實與眾不同。

這塊“石頭”渾身上下雖然裹滿了泥土,但從邊角地方露出少許的黃色。這些黃色亮晶晶的,酷似黃色的琉璃釉。

他從工具包裡取出毛刷,倒些水來沖洗。“石頭”上面的泥土慢慢的褪去,那些亮晶晶的黃色逐漸擴大。李祥驚呼一聲:“哦,是黃釉的琉璃構件。”

為了搞清楚這塊“石頭”的廬山真面目,工作人員取來清水,再次對這個長方形的“石頭”進行清洗。

隨著泥土的剝落,一塊黃澄澄、亮晶晶閃耀著金色光芒的琉璃構件呈現在大家眼前。人群中不時傳來“嘖嘖”的讚歎聲。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黃釉寶相綬帶紋琉璃構件(正面)

再看這塊黃釉琉璃構件,整體呈長方形,一側抹角,呈三角形的樣子,斷面為U形,內側空腔。

正面模具壓印寶象綬帶紋圖案,圖案清晰流暢。寶相花絢爛多姿,綬帶紋婉轉旖旎。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構件局部圖案

這塊琉璃構件用純瓷土燒造,正面花紋採用澆釉的工藝,釉面鮮亮肥厚,金燦燦奪人耳目。

這塊構件是在紫碧山房南側宮牆內發現的,距離南部的安佑宮不遠,僅僅一河之隔。

那麼,這塊構件究竟是哪裡的建築構件?為了搞清楚這塊構件的來龍去脈,考古人員對紫碧山房以及周邊地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田野考古調查。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黃釉寶相綬帶紋琉璃構件(側面)

8月初,圓明園考古課題組的工作人員,會同圓明園規劃科的同仁,對紫碧山房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踏查。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紫碧山房遺址

紫碧山房是一處園中之園,即自成一體,和圓明園又相映成趣。散落在景群內的樓亭殿宇就達十幾處。景群坐落在圓明園的西北角,因為地處偏僻,人跡罕至,破壞得相對輕一些,地面上還保留著遺蹟。尤其是景群東北部的疊石山,依然巍峨聳立。

經過兩天的踏查,我們在這塊近1.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三進三出,走遍了山房的各個角落。對分佈在山房裡面的建築基址和散落在上面的遺物進行了仔細地判研。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紫碧山房遺址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紫碧山房內各建築基址上散落的建築構件,都是灰陶構件,沒有發現一塊琉璃建築用料。也就是說,原來的山房建築屋頂、牆壁採用的全部是灰陶磚瓦,先前發現的“寶相綬帶紋”黃釉構件根本就不是紫碧山房的建材。這一結果,和清代宮廷畫師繪製的“紫碧山房全景圖”十分吻合。

那麼這塊色彩豔麗,紋飾漂亮的黃釉琉璃構件究竟出自哪裡?

為了解決這個謎團,我們又對山房南邊的“安佑宮”進行了仔細地勘查。這次在安佑宮地面上發現了好多琉璃構件,其中以黃釉構件居多,除此之外還有綠釉構件。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安佑宮復原圖

安佑宮是清代皇家供奉歷朝皇帝的祖廟,仿照太廟修建。規模宏大,歷時八年才完成。這裡不但是圓明園裡面體量最大的一組建築,而且極盡奢華之能事。

因為安佑宮是皇家的家廟,是逝去先王祭祀之所在,又因為清帝尊崇佛教,所以這裡的建築應該具有濃重的佛教色彩,從而希望逝者能通往極樂世界。

黃釉寶相綬帶紋構件之中的寶相花,又稱寶蓮花,屬於吉祥三寶之一,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由蓮花和牡丹組成紋飾的變形圖案。

圆明园考古记|石头堆里挑出来的“宝贝”

寶相花紋飾

“寶相”,是佛教徒對佛像的尊稱,寶相花象徵著聖潔、端莊和美麗。相傳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後,繞樹而行,一步一蓮花。由此之後的寺廟佛造像一般都趺坐在蓮花坐檯之上。象徵著佛家莊嚴聖潔和不可侵犯。

根據對紫碧山房和安佑宮周邊地區的調查和比對,確認了這塊寶相花紋構件,應該是“安佑宮”建築群當中某個部位的建築構件。

1860年,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對這座美麗的園林施以暴行。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至此,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控制。

在其後的時間裡,各路軍閥兵痞、匪盜流民紛紛湧入,對安佑宮進行了多次肆無忌憚地盜掘破壞,其中的各種建築構件也四分五裂,流落他鄉異處。所以這件“黃釉寶相綬帶紋”移位到紫碧山房區域內,也就不足為奇了!

圓明園官微徵稿活動自舉辦至今,陸續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優秀稿件。感謝朋友們對圓明園的關愛,我們將會用心對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投稿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標題請註明:圓明園官微投稿。並標註作者聯繫方式,請所有投稿者“保證稿件均為原創,且為微信公眾號首發”,謝絕一稿多投。)

[撰稿]

趙 芬 明

付 懷 東

精彩回顧:

  • 圓明園考古記 | 跌落到塵泥當中的飛簷走獸

  • 圓明園考古記 | 絢爛旖旎的黃綬帶

  • 圓明園考古記 | 昔日凌霄殿

  • 圓明園考古記 | 巍峨殿頂的鴛鴦瓦

  • 圓明園考古記 | 從葫蘆範到葫蘆蛐蛐罐的艱辛晉升路!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