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口才到底學什麼?邏輯?技巧?

演講口才到底學什麼?邏輯?技巧?

胡焱喬老師講述自己的親生經歷: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演講口才這個話題。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曾經也看過一些演講的書籍或者視頻講座之類的。但你發現真正看了那麼多書,那麼多視頻,真正到社交的時候或演講場合的時候沒有什麼用處。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甚至到今天我們到很多演講口才培訓機構去學習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曾經和大家一樣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也很喜歡看關於演講方面的資料。在2012年3月份,我去領獎,當時我在上市公司做銷售做到第一,我還沒去領獎的時候,助理就叫我準備一段獲獎感言三分鐘,我寫了600多個字,背兩個禮拜。當我上臺那一刻,非常緊張,手腳發抖,最後只說兩個字:謝謝,就匆匆下臺了。

那場面非常尷尬,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在臺上講話這麼有問題,回來以後就開始找機構學習,老師教了萬能手勢,很多的技巧,當時非常興奮。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我特別想上去發言,但發現自己的腿無力站不起來,我心理在想我不是學過演講口才嗎?然後另外一個聲音說:嗯 ,你再準備一下,等你學好了,練了一段時間你在來講 。你發現過了三個月後依然還是一樣。甚至你學習的這個環境裡面你都不敢上臺了,因為你之前你在臺上,你會把你的經驗,你的總結,你的個方面的這些東西分享出來,因為講得不好也沒人笑你。但是你發現三個月後不 敢講了呢?因為你已經把你所有知道的一切都掏空了,所以你發演講口才是一個輸出的事情,但你的輸入是堵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學了一段時間並沒有太大的突破的原因!

演講口才到底學什麼?邏輯?技巧?

後面在不斷的學習很長一段時間後遇到了我的恩師,是他告訴了我一個點,從那以後我對演講就特別有感覺。那這個點到底是什麼呢?它跟站在臺上緊不緊張有關係,在人群中有沒有話講有關係,在人際中講得好不好又有關係,在工作中和客戶也是有關係。那這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來談論下什麼是演講,演講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演,一個是講。你在上臺的時候是不是有些緊張? 有,一些放不開,有一點繃緊?在人群中和別人沒什麼話聊。其實這是演的部分。

大家想一下你在什麼時候最喜歡講話,很興奮,很能聊。又在什麼時候你不喜歡說話? 是不是你心情並不是很好的時候,所以別人問你些簡單的問題你都懶得回答。 你在生活工作中很多時候你的情緒並不高,這就導致一個問題,不想講話。久而久之導致你基本表達都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這是你不能把自己內心想法講出來的原因。那它背後是什麼原因?你為什麼情緒不高呢?你有什麼樣的拉扯呢?

有些人會說沒有。其實每個人都有,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到而已。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能量都是處於比較低的狀態。所以演講第一步就是先要去釋放你自己,去突破你自己,如果說不能突破自己,不能把自身的能量打通的時候,學再多的技巧,再多的方法論,也只是曇花一現,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演講口才到底學什麼?邏輯?技巧?

所以說學演講最要第一步是先突破自我,它並不是單純的說沒有舞臺經驗,講話的機會不夠多,而背後的原因是你有拉扯,你沒有放開你自己!

那麼第二步是什麼呢?很多說是邏輯思維?其實不是。你想一下你坐著的時候你思維有沒有問題?是不是沒有?你聽被人演講,你這樣想,譁,這麼簡單這麼會反應不過來,但是讓你上臺,你自己講的還不如別人,有沒有這種感覺。這中間有什麼差異呢?站著思考。一個人演講厲害原因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他站著思考的能力非常厲害。所以第二步就是要訓練站著思考的能力。

那第三步是什麼?邏輯思維?我們學了很多東西,很多套路,很多方法論到最後你會發現沒有東西套,久而久之你就沒有練,不練的時候你就會忘了。其實邏輯的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輸入,你懂不懂得輸入,你懂不懂的去提煉素材,首先你得先有內容才能用到邏輯。 很多時候你為什麼緊張是因為你沒有內容可講,是因為你不會輸入。

最後才是我們的邏輯,當你能夠突破自我了,學會了站著思考的能力,學會輸入,有內容的時候,那麼再給你一些方法,一些技巧,邏輯,是不是就能講出來?對,就是這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