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不知從何時起,感覺馬特呆萌在走尼古拉斯凱奇的老路,逐漸往爛片的道路上傾斜。我記得凱奇跟劉亦菲拍了部中外合拍的電影,講的好像也是外國的十字軍救中國公主的故事,很像後來馬特呆萌跟景甜拍的《長城》,不同的是凱奇的那部電影一直沒有上映,好像叫《絕命逃亡》。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看到這部《縮小人生》就想到小時候看的那部《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好懷念,現在想想都覺得好好看,我才發現這部電影居然是1989年上映,比起如今漫威的《蟻人》,攝影技術差了十萬八千里,但始終覺得以前的電影有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的原因。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縮小人生》講的是挪威的科學家們研究出一項技術,可以將人的身材尺寸等比例縮小到只有5英尺高,並且他們堅信這項技術將為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因為迷你人可以比正常人少消耗很大一部分食物和能源。保羅(馬特·達蒙飾),一個努力維持著家庭收支平衡的正常人,他和妻子奧德麗(克里斯汀·韋格飾)決定去縮身,然後搬到專為迷你人建設的社區去生活,這樣可以相對節省下很多錢,從而過上奢侈的生活。結果,當保羅經歷了所有的程序之後,他發現自己的妻子在最後一分鐘的時候退縮了,只留他一個人進入了迷你新世界。緊接著他又發現同樣的老問題依然存在——他那個優雅又混蛋的鄰居靠著走私違禁品發了財,而這個新世界中也存在著底層工人階級,他們多半是移民,做著為富人打掃衛生的工作。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原以為是部輕鬆的爆米花電影,結果導演營造出一個龐大的烏托邦的世界。人道主義、環境資源保護和貧窮難民,導演好似在做一鍋大雜燴,只是面上抹了一層科幻色彩的奶油,味道很奇特,不能說難吃,只能說很怪。這部電影就是縮小的社會寫實片,在這個設定烏托邦世界裡,批判的是社會問題,貧富不均,資源匱乏,不管是否科技如何進步,人性的黑暗面和骯髒點都鮮活的存在著,但這部電影導演的視角真的有問題,你以為是講科技,結果他冒出了人道主義,你以為講人道主義了,他又開始敘述愛情了,你以為可以認真地學下“美國八種炮”的含義了,他又在結尾來了個反轉,“哦,原來這是講諾亞方舟重生的故事。”所以觀影期間,一直處於“這他媽是啥,”“這他媽又是啥”的混亂中。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電影中有幾個情景是我記憶猶新的。開始時男主跟女主這對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為了過上富裕的生活,選擇彎道超車,嘗試縮小的人生。這段時間我一直苦悶自己的生活,成都小屌絲,有房不愁,好像可以過的很安逸,像院裡那個四五十歲的大叔,每天吹牛打屁,打點幾元的小麻將,日子就這樣混下去了。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就如此過一生,當然是不願意的,要想上升一個階級,只能敢於冒風險,我想電影裡的馬特呆萌就是這樣想的。生活其實是很難的,我一直都知道,只是最近越發深刻了。從大學起我就沒靠過家裡,強烈的自尊心跟自卑共存,曾經有個人說我在銀行工作那段時間膨脹的厲害,我想是的,只是知道的晚了。昨晚查了查銀行卡里的餘額,發現真的還有比我更可憐的存在。我都不敢給soda說,其實我把錢都拿去集資了,所謂“都”,真的是“都”。真的是性格使然,風險把控真的很差,當以為能有所圖的時候,真的就是全力以赴。soda昨天逛街看到一件衣服,我知道她很想買,我跟她說不好看,其實不是,她穿什麼都好看,

我很討厭現在的自己,這不應該是我。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昨晚看到一條朋友圈,我原來銀行同事獲獎的照片,場面蠻大的,是一個營銷獎,這是他應得的。我跟他差不多是同一時間進行工作的,相識了六年。以前我們兩的業績不分伯仲,曾一起去跑客戶,然後兩個人半路去打牌,不然就找客戶吃飯。我其實沒很完全地告訴soda我在銀行事情,我也才發現我真的沒有完全地釋懷。其實這個獎,應該是我的。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很慚愧地說,這條朋友圈對我觸動很大,離開銀行兩年來,過的都不太好,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渾渾噩噩。原來我才發現,我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牛逼。昨天我爸的心情也不好,股市又是大跌,他所剩無幾的資金變得更加所剩無幾了。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電影第二個讓我觸動的情景是馬特呆萌跟老婆去做不可逆縮小手術的。順便說一句,導演在這段還是很用心的,這個手術前要把體毛都刮掉,還要取下牙齒,因為堅硬的東西無法縮小,而且可能萬分之一概率的死亡,所以老婆在半邊眉毛被剃的時候退縮了,留下馬特呆萌自己跑了。看到這裡,每人都會想自己的另一半會不會如此,我反而覺得另一半如此才是正常的~這段時間總會想soda為什麼會看上我,她那麼好,又那麼優秀,我都不會看上我自己的,以前的我不會去糾結配不配這個問題,現在要了,而且很嚴重。

《縮小人生》:馬特達蒙的重新來過

優秀的電影都會有代入感,你會以為你是主角,或者反派,或者是電影裡的生活。我想我會縮小自己,因為想更好的生活,但不會選擇格式化的重新開始,以前的種種就是以前,如果我還在銀行裡,很可能就不會遇到soda,想想,我還是很好運的。這一篇可能就是農曆新年前最後一篇推薦,各位新年快樂!我也會割捨掉以前的自己,為了soda努力變的更好,過上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