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土地上交,農村老人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500-1000元的養老金,你覺得可行嗎?

棒奔霸


這個問題跟城鄉(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體系相關,我們可以簡單地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農村居民上交土地後每月領取500-1000元養老金,這個政策是實際存在,還是部分人的假想?如果這個政策真的存在,那農村居民是否應該辦理,劃不划算?

農村居民的土地屬於集體所用,農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鄉鎮居民上交土地,一般是指政策性的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基建設施徵用,以及部分企業租賃土地用於生態農業發展等。企業租賃土地發展生態農業,一般會簽訂租賃合同,按年(季度)支付土地費用,農民可應聘企業短工補貼生活,不會涉及到養老金的概念。

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政策已經實行很長時間了,用在這裡並不合適;基建設施一般由國有企業承建,在項目勘察時會對所涉及的居民土地進行補償,也不會涉及到養老金。

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未滿60歲的,需要繳納15年養老保險才能領取養老金。截止2017年底,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5.1255億人,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數為1.5598億人,月均養老金為125元。目前僅有北京、上海等少數經濟發達省市的城鄉居民養老金能達到1000元的水平,大部分地區只有100-300元。

城鄉居民每月領取500-1000元養老金,會大幅度增加養老基金的支付壓力,因此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這種政策由於特定原因在小範圍內實施,我們就需要考慮兩個因素:擁有土地的鄉鎮居民每月能否賺到500-1000元?鄉鎮居民每月500-1000元養老金是否夠用?

首先,鄉鎮居民每月收入500-1000元,即年收入為6千元到1.2萬元之間,大部分人僅依靠土地無法達到這個收入水平(這裡不包含個體戶、合作社成員等群體)。也就是說,鄉鎮居民上交土地後每月收入500-1000元是比較划算的,絕大多數有土地的居民都會認同這個政策。

其次,鄉鎮居民每月收入最高1000元,平均每天消費35元左右,衣食住行全靠養老金支付比較困難。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物價上漲和貨幣貶值,現在的1000元和10年後的1000元,能買到的東西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鄉鎮居民可以利用土地種植農作物、經濟作物,減少生活支出,醫療、教育、生活支出都需要花錢,只依靠養老金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實際上,居民土地被徵用後能領取一定的補貼,上交土地後領取養老金的政策目前還沒有出現過。

這種政策如果實施,還是有很多人會參與的,畢竟不用那麼勞累了!你覺得呢?


重慶中公教育


把土地上交,農村老人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500-1000元養老金,這個問題我的覺得應該分多方面來看。但是總體來說,可行性是比較差的!

從目前實際的農村情況來看,農村現在剩餘的都是一些年級比較大的老人,基本上年輕人脫離了農村,都在城市打工生活,說真實一點,現在的年輕人有會種地的嗎?沒有吧,都是一些老人在種地!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一年種地的收入是有多少,根據目前的顯示,一年的話一畝地種種麥子,種種玉米,能有2000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還要自己出錢投入一部分!所以一年下來一畝地也掙不了多少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土地上交,60歲以後農村的老人每月可以有1000塊錢養老金是個不錯的選擇,能給自己的兒女減輕壓力,自己也有一部分的收入!

但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還是不少的,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如果土地上交了那麼60歲之前他們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在的農民工還是比較多的,可以看一下:

這個是早期網上的數據,從這個數據我們能看出農民工的數量是持續上升的,已經有2.8億之多,如果說農民都放下了土地,那麼他們60歲之前的生計就會成為問題,都去做農民顯示是不可能的,畢竟有一些人已經習慣了農村的生活,然他出去打工,是不會願意的!長期在農村生活,沒有一技之長,去了社會上,生活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個問題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

再者我們還要考慮現在農村年輕人的一個問題,對,他們是出去了,去了城市,但是難保他們不會再回村裡,畢竟他們的戶口是農村的戶口,在村子裡有他們的土地,現在來看,他們是不缺那一點點的養老保險的,畢竟在外工作五險一金都是有繳了,如果讓他們放棄土地,應該非常困難的事情!

之前網上還在說有些地方再試點國家出錢,按照每畝多少多少錢的價格來回收土地,有說3萬的,有說5萬的,按照這個條件很多人也是不願意的,更何況把土地上交變為60歲之後500-1000的養老金!

並且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問題,現在的通貨膨脹的一個問題,手裡的錢是貶值的一個狀態,誰也不能保證以後的1000塊錢能否顧住10年20年以後的生活保障,畢竟現在農村也開始通天然氣,一年的費用算下來也是不低了,更何況還要買生活的必須用品!

所以我覺得如果把土地上交,農村老人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500-1000元的養老金,這個會比較難實行!


村聞直播間


如果把土地上交,農村老人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500-1000元的養老金,你覺得可行嗎?我覺得這這個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現在的農村的老人較多,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已經外出工作了。中國地大物博,農村比城市要大的許多,很多人外出工作的人的戶口還是農村,中國人也做講究落葉歸根,他們終究還是要回歸農村。

把土地上交,老人每個月可以領500-1000元,這個數目在農村是足夠老人生活的了。但是土地上交后土地就不屬於農民的了,是歸屬國家所有。那麼對自己以後的子孫後代怎麼辦,在農村沒有一塊地是屬於自己的,等家人年老是在自己的土地種種菜也是可以的。

有什麼三農問題、瞭解最新的三農資訊就關注我,一個在三農加自媒體上有追求有夢想有情懷的不入流的潛力股。


不入流的潛力股


如果把土地上交,每月發500至1000,農民朋友們應該是舉雙手贊成!

農村現在種地的以40一50後為主力,年紀大了,幹活十分吃力,況且現在種糧又不值錢,只夠溫飽,倒不如交出土地。我估計,每年一萬塊錢,只要不得病是夠花的了,國家也應該以醫療上向農村傾斜,六十以上的農民每年交200至500的醫療費,住院可報銷全部或百分之九十五,使農民朋友而無後顧之憂,我認為是可行的!

40後,50後為了祖國的建設曾立下汗馬功勞,他們的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的艱辛付出,哪來今日的繁榮昌盛?

土地上交,應該可行!

如您覺得我的觀點正確與否,請評論區討論,請關注!


農村天倉茫


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有地就有吃喝,不是沒個有地的地方都不好,給那點錢有的地方只是毛毛雨的錢,富裕的地產直相當大,比工人退體多的多


打莊子


在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裡的留守老人都是以種地維持生活,那麼如果家裡上交土地,國家給60歲以上的農民每月500~1000元,


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在農村種地其實老百姓一年下來根本就賺不到錢的,按我們當地的農作物一年兩個季節,一個季節小麥,

一個季節玉米,在我們這裡一畝地兩個季節的收入800~1000元左右,如果碰上哪年老天開幾個玩笑,一畝地收入就會800元以下了,


今年就是個例子,受颱風影響玉米全部不熟就倒地了,這一季節一畝地根本就不掙錢了。

那麼如果把土地上交國家,國家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500~1000元,我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土地上交國家每個月給60歲以上老人500元養老保險錢,農民就知足了,不用在農忙的時候不吃飯就下地幹活了。

我感覺現在10年之內不會實現的,,,未來的發展很有可能。。因為祖國正在快速的發展,,慢慢的變強大。


農村366小哥


這種問法太模糊,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吃穿住行,周圍環境,消費水平,我們附近拆遷,回遷樓置換,每月每人一袋面,三個月一桶油,夠60的每月7百元,逢年過節有過節費再分油麵,地級市周邊,資金來源賣地,集體建的有沿街門市和市場出租,賣的地錢搞資本運作,村民分紅,地全部拿出來。


春風59247


又整這沒用的!你就先讓農村的年青人先把老人養起來,不要跟老人分家,老人的錢都讓他們花光了,現在他們要跟老人分家,讓老人去帶貧困戶的帽子,自己製造了問題來坑國家,想想老人那是什麼心情。這才是當前比較緊急的,其他別的走一步算一步,那些誰說了算你說了算?年輕人養老人如果有困難,國家一定會解決的,但是年輕人不養老人肯定不行!別老整這種沒用的話題沒完了。


虎威a


土地的集中耕作是必然趨勢,特別是農村老齡化日益嚴重,一些老年農民已無力耕種管理,由鄉村合作社統一集中作業是最佳辦法。而後每月發一定數額養老金,特別對醫療方面實行全額免費。


王軍95141


不可行,現在的物價,生活水平,加上平常的生活開資,五百元,一仟元能做,什麼。來你退休了,就發繪你一仟元你夠用嗎?站著說話不腰疼。在農村老人有沒錢不要緊,有一點地他可種一點萊,一點糧,有肉無肉他們能基本包住不餓肚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