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口頭醫囑惹禍,醫生反悔,護士背鍋!

儘管我們一再強調,非搶救情況下拒絕執行口頭醫囑,可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仍然有護士因種種原因在非搶救情況下執行口頭醫囑,為此承擔了本不該承擔的後果。

教訓!口頭醫囑惹禍,醫生反悔,護士背鍋!

案例介紹

患者憋喘入院,醫生查體後口頭告訴值班護士給患者輸入5%葡萄糖加入喘定靜脈點滴,護士執行。後來患者猛然想起自己有糖尿病沒和醫生說,當發現自己輸入的是葡萄糖時,患者家屬不幹了,說輸入葡萄糖加重了病情。此時醫生反悔,不承認口頭醫囑是他下的,護士背黑鍋。患者告到醫院,護士受處罰。

何謂口頭醫囑?

口頭醫囑為非書面記載或需要後記載的醫囑,因為缺少必要的載體,易於產生糾紛和推卸責任,因此對於口頭醫囑的適用具有嚴格的規定,即必須是在搶救情況下或手術中方可使用,一般情況下不得執行口頭醫囑。

《醫囑查對制度》、《搶救工作制度》還對執行口頭醫囑有明確的操作指引,如《搶救工作制度》第六條明確規定: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醫囑查對制度》第六條是這樣寫的:“搶救患者時,醫師下達口頭醫囑,執行者須複誦一遍,然後執行,並保留用過的空藥瓶,經兩人核對後方可棄去。”明確地告訴護士,非搶救情況不能執行口頭醫囑。

口頭醫囑緣何如此多?

醫生不下口頭醫囑,護士不執行口頭醫囑,醫生明白,護士也懂,為什麼臨床工作中經常出現 口頭醫囑呢?

原因有三:

1、醫生、護士職業風險意識淡薄。

2、醫生夜班懶惰,不願起床下達醫囑,聽從護士的彙報後下達口頭醫囑。

3、患者急症入院,為及時治療醫生下達口頭醫囑,如本文案例。

護士執行口頭醫囑的原因:

1、下口頭醫囑的醫生年長或是比較有威嚴,護士面對口頭醫囑,不能拒絕也不敢拒絕。

2、中班或夜班醫生休息,醫生懶惰不願意起床查看病人,護士不好意思叫醒醫生,醫生聽從護士彙報下達口頭醫囑,護士為維持良好醫護關係而執行口頭醫囑。

如何應對口頭醫囑

1、護士長定期對護士進行六項核心制度及相關案例的學習,培養護士慎獨精神,嚴格執行醫囑查對制度,控制口頭醫囑的適用範圍。

2、科主任護士長定期進行質量評價,對於下口頭醫囑的醫生、執行口頭醫囑的護士除給予晨會點名批評外,還要給予一定的績效處罰。

3、科主任加強對醫生的思想教育,值夜班勿懶惰,病人有情況第一時間到床邊看病人,杜絕值班室聽從護士彙報盲目下達口頭醫囑。

4、護理部召開護士長會議,要求護士長傳達到每位護士,嚴格按規章辦事,任何人非搶救情況下不得執行口頭醫囑,堅決拒絕執行口頭醫囑。

5、對於新入院患者,醫生下達口頭醫囑,護士可以叫上另一名護士共同確認後再執行。

杜絕執行口頭醫囑,這三個案例值得借鑑

案例一

夜班,患者發熱,測量體溫39度,護士曉輝立即通知值班李醫生,李醫生懶於起床,口頭醫囑:安痛定2毫升肌注。曉輝請李醫生起來錄醫囑,李醫生不肯,說明早一定補醫囑,曉輝不同意,吸好安痛定來到醫生值班室門前:“李醫生,藥物已經吸好了,請你馬上下醫囑,否則的話我不會去打針的。”李醫生無奈,起床錄入醫囑,曉輝執行。

案例二

陳醫生和丹丹護士私交不錯,這天兩人搭班,來了一位急性胃腸炎的患者,陳醫生查體,口頭醫囑:胃復安10mg肌注,丹丹吸好藥物,來到陳醫生跟前,希望他下達醫囑。陳醫生笑了:咱倆關係這麼好,就幫我這個忙,一會兒我一定補醫囑。丹丹也笑了:私交歸私交,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況且護士長一再強調,非搶救情況拒絕執行口頭醫囑,對不起哦。陳醫生看了看丹丹,無可奈何地下達書面醫囑,丹丹執行。

案例三

肺心病患者憋喘加重,小鈺護士喊王醫生去看病人,王醫生從值班室裡發話:要小鈺給患者強力痰靈0.5口服,告訴小鈺明早補醫囑。小鈺不同意,請王醫生起來查看病人,王醫生再也不吭聲了。小鈺正發愁,患者的兒子又來了,小鈺領著患者的兒子來到醫生值班室門前,再次請求王醫生起床查看病人後下達醫囑,患者兒子也要王醫生給他父親看看,王醫生聽到患者兒子的聲音,馬上起床來到患者床前查看,下達醫囑:強利痰靈2片口服。小鈺給患者將藥服下。

以上三個案例中,護士們的做法值得學習,非搶救情況不執行口頭醫囑,即是保護患者也是保護自己。

遵守醫療規範,減少口頭醫囑,不僅僅是控制個人風險,最主要的是可以更好的保證護理安全,減少醫患糾紛。醫生,請你不要下達口頭醫囑,假如下了口頭醫囑要敢作敢當,不讓護士背黑鍋,更請你嚴格操作規程,規範下達醫囑。讓我們醫護共同努力,拒絕口頭醫囑,防範個人風險,保障護理安全,減少糾紛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