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新房限價被卡得死死的,各種樓市調控絲毫不鬆口,7月底中央再次喊話“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如今的樓市已經全面進入“政策期”,這是全國性的,天津也如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對買房都充滿了迷茫。

確實,在普漲期閉著眼買都沒有問題。而在政策期,區域和產品開始分化,有的變相漲價依然熱銷,有的降價也賣不動。所以絕不能隨便買!要看懂趨勢,挑選有潛力的區域和樓盤。

01

先要看透形勢

1、來看2018年上半年天津新房的成交排行。成交量最高的都是什麼樣的房子?

一水兒的剛需盤。東麗湖萬科城、天津富力新城、天津津南新城、金地新城大境、金輝優步湖畔、大唐印象……價格段都在1-1.5萬/平米。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這說明現階段天津的購房群體仍然以剛需為主,還停留在“溫飽階段”。

放眼環城,存在大量的剛需產品,所以,天津的剛需群體是超級龐大的。

關鍵點來了,把眼光放遠,今天的剛需人群,就是明天的改善需求!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注:紅色圓圈代表剛需板塊,圓圈大小代表住宅體量的大小。

2、從2008年開始,天津賣了巨量的剛需盤,比如當時的華明鎮、中北鎮、東麗湖、鹹水沽等板塊。

10年時間,因為家庭結構的變化、住房面積的需求、財富的積累等原因,曾經的剛需已經有“從吃飽到吃好”的改善需求

環城的剛需都有一個共同特性:五年之癢。

經過了五年時間,有實力的開始考慮迴流市區,購置改善型新房;沒有實力的也要回流市區,購置一套“老破小”,僅僅就為了給孩子上學。

即使到了今天,天津還有多少環城板塊沒有解決教育問題,就連發展比較好的中北鎮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公辦小學。

3、老房子有太多的“痛點”。

天津在出現商品房之前,住房都是熬工齡,靠單位“分”的,由於當時房少人多,所以很多都是兩個家庭分到一套住房,也就是俗稱的“夥單”。

因此,這些80年代建的房子房型都很差,刀把、手槍、甚至還有機槍戶型……此外,房子老化、物業差、沒電梯、沒車位、沒社區環境等,這些都是老房子巨大的“痛點”。

這時,供給側改革出來了!房地產10年一代產品,各種新產品、新設計都出來了,超大開間戶型、高質量的物業、人車分流、夜光跑道、五重園林、人性化裝修等,甚至社區中就有公園,公園都私宅化了。

於是慾望開啟,改善的需求就產生了。

另一個改善需求產生的原因是,隨著近幾年房價的上漲,這群人已經分享到了房價上漲的紅利,對於價格的承受能力也更高,有改善實力。

就憑這三點,可以推斷出,未來樓市格局將從剛需為主轉向改善為主,改善群體才是購房主力,居住升級將會是比剛性需求更主流的需求。

02

還要讀懂政策

天津的三價聯控盤,集中定位剛需(除了市區的3塊地),樓面價確實不高,都是帶著新房出售指導價出讓的,“定房價,競地價”嘛。

政府也明確表示,今年開始要加大土地供應,保證剛需購房。

所以不覺得嗎,三價聯控盤從某種意義上說更類似於限價房,多少帶有一點公共產品的屬性,為的就是讓剛需迴歸,不要說短期,長期也很難暴漲。

再有,比如說精武鎮、鐵東北路等板塊,現在僅出了幾塊三價聯控地,但是後面還有大量的土地出讓。

據統計,鐵東北路還要出讓約60塊土地;精武鎮和李七莊今年就要出讓11塊土地。

如果你是剛需,買這裡妥妥的沒問題,但如果你想改善或投資,就要想一想了,後面如此大的新房供應量,難道你在這裡的二手房還能有市場?

所以,在政策期中,房價是穩定的。要把戰線拉長,買房就要買趨勢,要看透形勢,讀懂政策,配置改善盤!

剛需投資已沒有空間,但改善空間卻很大!

03

改善購房苗頭已經出現

來看最近幾年新房成交面積段的情況。

120-144平米這一改善面積段為例,2013年時佔比僅14%;2017年佔比已經上升到21%;2018年又提高到25%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這說明天津改善購房趨勢已經出現苗頭了,而且佔比逐漸在擴大,可以想象,未來這個趨勢將會繼續。

再看看其他熱點城市。

上海2017年成交主力面積段已經從70-90上升到90-110平米。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成都2017年90-150平米、150平米以上的成交房源已經接近65%。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北京2017年120-150平米的佔比最高,已達31%,而且三室戶型成交數量最高。

天津也有這個趨勢,比如說生態城7月加推的雙威悅馨苑,三室戶型全賣光了,沒賣出去的都是兩室。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總價方面,天津2016年250-300萬和300-500萬佔比分別為4%和7%,而2017年就已經上升至7%和8%

高總價段的佔比同樣也在擴大,改善購房已經開始凸顯。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04

天津有巨大的改善“水庫”

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是存量房市場,二手房佔比高。

2017年,天津新房成交面積1279.6萬平米,二手房成交面積785.9萬平米。全市二手房成交佔比38%。

如果僅看市內六區,2016年二手房成交佔比73.6%;2017年佔比76.2%,每年增速2.5%左右,4年後就會達到85%。

對比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已經全面進入存量房時代,二手房佔比已超85%。

所以,天津的市場正在走向成熟。

據統計,全天津有5.5億平米住宅,而去年成交是2千萬平米,佔比4%左右,剩下的96%都是存量。

從數據上看,有大量的人需要改善,而限購限貸讓很多人推遲了改善。

05

政策期買房:配置改善盤

改善的購房重點區域當然還是市區,市區土地少,新房少,而且會越來越少。

比如南開區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新房供應,那改善怎麼辦?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次新房。這也是南開區的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原因。比如河西區,已經三年沒有出讓一塊土地。

市區現在的這些新房,就是將來的次新房,而前面也說到了未來市區二手房佔比會越來越高,所以不用擔心今後的流動性,全市有這麼大的改善“水庫”,需求量不會下降。

新房雖然限價不會漲了,但是二手房可不限價。供小於需,未來價格勢必也會水漲船高,這才是建議大家現階段應配置改善型住宅的根本所在。

“老破小”並不是沒有價值,很多實力不強的環城剛需很有可能會再配置一套市區“老破小”,為了戶口或上學等。

真正沒有價值的是市區的“老破大”,不但總價高,而且還不滿足居住需求。沒實力的剛需買不起,有實力的也不會選擇這樣的產品。

所以,市區的“老破大”是我們最不建議大家入手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調控政策對剛需有“誤傷”。調控之下信貸收緊,銀行首套二套利率都快差不多了,首套的購房成本大幅提高,二套反而沒啥變化。

但是限價政策的確壓制了高價房源,對於改善型來說,限價是政策紅利。

政策期,天津樓市要“換擋”了,越早知道越好!

新房限價,量又少,所以一二手房倒掛,同區域的新房不會比次新房貴,現在改善人群大多數都是賣一買一,在上漲行情是不利於置換的,容易踩空。

而在政策期置換是同比例不吃虧,但需要突破“損失厭惡”,忘到你們小區曾經的最高價。

從現在的次新二手房行情就能窺探到今後的5-10年,市區新房會更少,改善需求更多,次新二手房價格也會有支撐。

06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

想置換,核心問題是賣房,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

友情提示大家一點,要用開發商的思維賣房。就是要向開發商學習,因為開發商就是最大的賣房人啊。

開發商是怎麼賣房的?簡單說3點。

1、包裝:開發商賣房肯定要建個示範區、樣板間,很高大上的那種,讓你一看就有想買的衝動。

已經不是2016年的行情了,我們賣房子也要用點心,首要的就是注意形象,不要邊租邊賣,客戶看房時屋裡各種亂糟糟的,想象住進來的生活也是這個樣子,還能下定決心嗎?

要專心賣房,不要在乎這兩個月的租金,是房租值錢,還是賣個好價錢更合算?甚至可以加一些簡裝,花不了多少錢,賣了房子都是可以收回來的。

2、營銷:中介帶看最好集中在同一時間點,就像售樓處集中開盤一樣,要營造出火爆的氛圍。此外,最好不要多次小幅降價,會給關注你房源的人造成還會降價的心理暗示。

3、渠道:開發商賣房子有分銷、代銷,還有自己的銷售,我們賣房子除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中介了。

要承認中介的價值,不要老想著他會掙你的錢。和中介交朋友,該給到中介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表現出賣房的決心,讓中介記住,有這麼一套房源,有這麼一個大方的業主,以後要重點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