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古董的人應如何選擇拍賣公司?

飛誮絕戀


有信被“約”到,就談點認為:當下古玩藝術品市場極其混亂,李魁不如李鬼“賣座”。自本人“陰差陽錯”的意外得到幾幅近現代名書畫家的作品,不懂如何保存,無奈選擇“轉讓”。此念頭一起,就伴隨著“惡魔”般的糾纏與“套路”。經過多次跌跌撞撞的經遇,從中終於悟出點識辨“真假猴王”的基本能為:但凡“死纏爛打”的稱謂你“大哥,老師”等美稱的,概是“圈你錢”的“展覽展示,xX文化公司,Xx藝術品投資公司”。此類公司信天游的甜言蜜語,實際僅是這家“公司”說話不著數的“前臺煽客”——目的一個“忽悠你來公司”,去後,便是“另外”的冠以“專家,總監”等粉飾登場。這類“公司”均隱藏在城市鬧市的高層,或偏郊的寫字樓,門前通常設有總檯,進入需先登記,弄得像進入“保密局”似的——其實是試探你的來歷,以防“執法部門”的突降。其實,真正的拍賣公司,“店大騙主”,特別是“官辦,公辦”公司內的人士,因不單純以套“錢”為目的,一般都有副“不屑一顧”的職業“傲氣”。他們的接人待物,沒有“野雞”公司那麼”溫文爾雅”“笑臉相迎”的狀態(除非領導親臨——或你的藏品引人注目),這不能怨他們“勢利”,每天接待各式各樣的“藏客”,聽多了各種“故事”,加之“審美疲勞”以致形成了“職業習慣”。或許扯遠了。本人只就幾點提示“賣方”:一不要迷信“專家”!因為拍賣行內部規則:只做價值判斷,不鑑真偽——拍賣行給藏家所能提供的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術能力,對拍品進行的商業判斷”,其實就是價值判斷。而拍品涉及真偽的判斷,是學術判斷範圍內,拍賣行無能提供中國實驗室認定計量認證資質(CMA),不能提供相應學術鑑定真偽服務。所以,只做價值判斷(有沒有拍賣價值),不鑑真偽,是所有拍賣行不成文的規矩(潛規則),拍賣目錄也會註釋這麼一句:“拍賣公司並不能認定這件藝術品的真偽,鑑定意見僅做參考”。本人之所以在此提示藏家,是提醒不要被冠以“專家”,實際斂財之目的。當下,無論經何“專家”鑑定出證的,到了隔壁公司,依然重新鑑定過場,即便是你拿出與“作家”合影的照片為證,仍然一律重新鑑定!其中之奧秘不言便明。


花易方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file_sign": "e1d009963fb8809e006a6ab8d1705aa9\

用戶創維


家裡有古董就是惡夢的開始。特別是老百姓家裡有古董,因為不懂古玩行的水深,而賠得老本精光。現在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所有打著藝術品旗號的公司和拍賣公司,只要收前期費,都是騙人的。藏品拍賣不出去,前期費不退還。其它幾個著名的拍賣公司,雖不收前期費,但輕易送不進去藏品。觀老百姓少搞這行,多幹點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