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爲何明朝用一年就能收復?

餘日力


表面上,這是一個問題,其實涵蓋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宋朝幾百年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2.為什麼明朝一年就搞定。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宋朝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

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以後,後面幾代中原帝王都有收復燕雲的決心和行動,最可惜的是周世宗柴榮。他發兵欲收復燕雲,連戰連捷,一個月不到便收復三關三州,氣勢如虹。可惜天妒英才,在進攻幽州時,年僅30多歲的柴榮身患重病,不得不抱憾退兵,不到一個月就病死了。這是收復燕雲十六州最好的機會,但失去了。

之後,趙匡胤奪取後周江山。作為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也是雄才偉略,打算一統天下,結束五代十國以來的紛亂局面,收復燕雲自然也在其計劃之中。不過,他必須分清先後主次,做一個二選一的選擇。A.先南後北,先掃平以南唐等國為首的南方割據勢力,再集中兵力北上,收復燕雲;B.先北後南,先收復燕雲,然後舉兵南下,平定南方。

很明顯,前一條路容易,後一條路比較困難,因為佔領燕雲的契丹遠比南方割據勢力要強大得多。最終,趙匡胤選擇了先南後北,先掃平了南方。從後世的角度來看,趙匡胤確實錯過了收復燕雲的最好時機,因為那時的燕雲割讓不久,人心還向著中原朝廷,那時北伐,收復燕雲的希望很大。但是咱們得承認,站在那時的角度,站在宋朝開國的角度,先南後北沒有錯,畢竟南方羸弱,先打南方是最穩妥的考慮。等到平定南方之後,那支柴榮打造出來的精銳禁軍也老了,開始有了暮氣。以石守信和王審琦等為首的開國將領也老了,收復燕雲的機會越來越小了。

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即位後,曾發起規模龐大的兩次北伐,打算收復燕雲。然而,終究因為他自己的失誤以及宋軍的戰鬥力問題,功虧一簣。

更要命的是,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代君王由於看到五代十國武將作亂造反的例子太多,對武人們有了恐懼,從而採取了重文輕武的策略。這麼一來,國家確實安穩了,兵亂少了,但軍隊的戰鬥力也急劇下降,在對外戰爭中就不行了。

在這以後,尤其澶淵之盟以後,宋與契丹之間達成了默契,再也沒有大規模戰爭,雙方開始了長達將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契丹人也逐漸牢牢控制了燕雲十六州。

再之後,更強大的女真崛起,宋室被趕到更南邊——南宋,收復燕雲更成了痴心妄想。

簡單來說,宋朝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重文輕武”的政策,加上運氣不好——遇到了兩個北方少數民族最強盛的時期:北宋遇到契丹,南宋遇到女真。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宋朝幾百年沒搞定燕雲十六州,明朝為啥很快擺平?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元朝統治階級其實早已失去對天下的掌控。朱元璋打下南京以後,採用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穩步發展,不急不躁,先把周邊的敵對勢力(如陳友諒,張士誠等)都消滅乾淨以後,再舉兵北伐,進攻元朝統治的核心區域京畿大地——也就是當年的燕雲地區。

此時的元朝暮氣沉沉,遠非當年與宋朝對壘的氣勢旺盛的契丹和女真,根本抵抗不了徐達和常遇春的北伐大軍。面對實力和氣勢都遠在元軍之上的明軍,只能是連戰連敗,最後匆匆逃離首都大都(今北京)。明軍北伐全面獲勝,輕鬆收復失地。

總體來說,明軍北伐勝利的最重要原因,是元朝統治末年已經不得人心,蒙古人的統治導致天怒人怨。大明則是新興政權,正是朝氣蓬勃的時候,以新銳打老舊,自然輕輕鬆鬆便收復了失地。

自身實力不同,遇到的敵人不同,結果自然迥異。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我說一個觀點,可能大家不一定贊同,但這卻是事實。

燕雲十六州其實並不是明朝收回來的,應該算是元朝收回來的。

中原國家失去燕雲十六州的過程,也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強大,與中原國家變弱的過程。

(燕雲十六州區域圖)

燕雲十六州是在五代的時期失去的。有人罵石敬瑭是賣國賊,是他為了當皇帝,把燕雲十六州出賣給了契丹遼國。但其實,石敬瑭本來就是沙陀人,而沙陀人本來也是北方民族。是唐朝末年的時候,由於鎮壓農民起義的需要,唐朝統治者把沙陀人引進來幫忙。可以說,燕雲十六州的失去,首先要怪罪於唐朝的腐敗與衰落。

當燕雲十六州到了北方遊牧民族手裡的時候,真正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做大,創造了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燕雲十六州的地域內,聚集了古代漢唐時期修建的幾乎所有的重要軍事設施,包括長城,包括那些軍事重鎮。不僅如此,燕雲十六州裡,還有大量的耕地,可以生產豐富的糧食。

因為這兩點,可以說很好地確保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壯大。

(石敬瑭)

在以前,北方遊牧民族住在大草原、大戈壁上,沒有屏蔽。漢唐時期,總是長期受中原國家的打擊。中原國家會依託燕雲十六州的軍事重鎮,深入草原,長驅直入,千里追擊。因此,北方遊牧那時候總是不斷地向更遠的地方逃遁。

但是逃遁以後,他們又不得不捲土重來。為什麼呢?因為草原的出產不豐富,他們缺乏糧食,還有茶葉、絲麻等必需品。他們不向中原索取,不到中原去抄掠,真的沒有辦法活下去。

但是,有了燕雲十六州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過日子了,他們可以安定下來,甚至把遊牧生活,變成定居生活。也因此,北方逐漸發展出遼國、金國、西夏、蒙古等多個強大的民族國家。這在沒有獲得燕雲十六州的匈奴、突厥那裡,是不可相像的。

(岳飛)

從這個意義上說,宋朝拿不下燕雲十六州,那是必然的。而不能一味地罵宋朝統治者軟弱,罵他們不能善待楊家將、岳家軍這樣的積極抗擊北方的英雄。

在北方遊牧民族經過了多次生長和融合以後,蒙古族終於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同時戰勝了南方中原民族,實現了中國南北的大統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收回燕雲十六州到中國地盤內的其實是元朝。

而從元朝到明朝,只不過是正常的朝代更替。

那時候,元朝雖然只統治了中原不到一百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國內矛盾變得十分尖銳,各種災害也頻繁發生。總之,元朝的統治已經走向腐朽。而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取代了元朝,成為中國新的朝代。

所以說,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其實是元朝,而不能說明朝。


張生全精彩歷史


燕雲十六州自後晉皇帝石敬瑭於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割讓給契丹人開始,到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徐達、常遇春攻克為止,歷時400多年的時間,才重新回到中原漢人建立的王朝的版圖之中。

那麼,為什麼宋朝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呢?因為元朝的軍事力量到了13世紀末的時候已經處於衰落狀態了,軍事鎮戍體系到了14世紀的時候,也徹底崩潰了,所以,朱元璋才能崛起,並且明朝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宋朝稱之為的燕雲十六州。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元朝的軍事史,元朝建立以後,元朝的軍隊分為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與新附軍四個等級,當然這樣的分類是按照諸軍隊的組成人員與蒙古貴族的親疏遠近而分的。

(蒙古騎兵)

蒙古軍由蒙古族組成,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即已建立,後來隨著蒙古帝國疆域的擴大,從蒙古各部中“簽發”一些士兵,用以鎮戍各地,形成了探馬赤軍,在打敗了金朝之後,蒙古人收編了大量的由女真人和契丹人組成的降軍,這部分軍隊被稱之為漢軍,南宋滅亡之後,南宋的降軍被稱為新附軍。

忽必烈時期,元朝軍隊又分為兩大系統,分別是宿衛軍和鎮戍軍,由蒙古人組成的宿衛軍和鎮戍軍主要駐紮在北方,重點防衛的是以大都為中心的北方地區,而南方地區的鎮戍軍則主要是由漢人組成的,但各地鎮戍軍的兵力是不平衡的,江南地區的鎮戍軍最為強大,因為要保護大運河的通暢,確保江南的財賦能夠供應大都的需求。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元朝建立以後,蒙古貴族固定草原傳統,所以,元朝出現了“漢化遲滯”的現象,在大一統局面形成之後,立即進入了衰落狀態,這種衰落狀態表現在方方面面,在軍事方面,則表現為鎮戍軍系統管理的混亂,因為在漢地的軍隊,不再以靠劫掠為生了,需要有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元朝因為“漢化遲滯”而無法有效的管理這支軍隊,進入到14世紀中葉以後,各地的鎮戍軍已經無法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軍了,更糟糕的是,當時由蒙古人組成的蒙古軍的戰鬥力也進入到衰落狀態了,在14世紀的幾場重大戰役中,蒙古騎兵不能完成預定的戰略目標,13世紀,馳騁於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其不可戰勝的神話正在破滅。

元朝軍事力量衰弱的同時,是明朝軍隊的崛起,朱元璋的軍隊在北伐中原之前,已經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的軍隊,在戰爭中,朱元璋的軍隊,戰鬥力迅速提升,湧現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此外,明朝能夠很快攻克大都,成功把原來的燕雲十六州納入版圖,還歸功於朱元璋制定了正確的北伐策略。

我們都知道,在明朝以前,一般都是北方統一南方,而南方想要統一北方則非常的難,明軍北伐中原,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次由南方統一北方的過程,為什麼在明朝以前,南方的政權很難統一北方呢?因為中國的經濟重心徹底轉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時期,打仗打的是錢糧,南宋以前,南方經濟實力弱於北方,自然而然,很難統一北方。

而且,北方地勢平坦,南方的政權若想北伐,一旦進入到華北平原,等於是長途奔襲,而無險可守,有後顧之憂。

因經濟與地理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東晉祖逖北伐、桓溫北伐以及南宋宋孝宗北伐的失敗。

到了明朝就不一樣了,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江南地區了,朱元璋首先就佔領了江南,定都南京,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為了應對北方地區特殊的地理形勢,朱元璋還制定了正確的北伐策略。

明軍北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取山東,然後由河南入潼關,佔據潼關和河南的軍事要點之後,得以以秦嶺、黃河、淮河為依託,第二階段,進攻黃河以北的地區,並攻克大都,第三階段,由大都南下,攻入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朱元璋的北伐是步步為營,而不是孤軍深入,正確的北伐策略,為明軍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騰飛說史


燕雲十六州,這個地名對於熟知歷史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和山西、河北北部地區。

這十六州地勢較高,易守難攻,是歷代中原王朝防守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陣地,一旦失去燕雲十六州,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隨時入侵中原腹地,中原王朝的步兵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只要燕雲十六州一直都在漢族的手上,不管中原分裂還是統一,北方的遊牧民族只能時不時的來中原打個秋風,從來沒有全面征服中原。但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情況出現了變化,燕雲十六州丟了。

燕雲十六州並不是被遊牧民族搶過去的,而是被送出去的。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因受後唐末帝的猜忌,起兵造反,被後唐軍隊圍攻,最終頂不住了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公元938年,他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換取對方對自己的支援,最終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消滅了南唐,自己做了兒皇帝,被稱為晉高祖。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於中原政權的影響十分巨大,從此中原王朝之間暴露在遊牧民族騎兵的攻擊之下,中原王朝只能以血肉之軀去防守遊牧民族的騎兵。此後的後周、宋朝一直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宋朝就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而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而且被金國和蒙古騎兵兩次滅亡,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政權的重要性。

形勢到了元末明初才有了轉變,在燕雲十六州丟掉430年後,1368年(洪武元年)燕雲十六州終於完整的回到了漢族人的手裡。

1368年,平定了南方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稱帝之後北伐成了朱元璋的首要任務,他派徐達、常遇春北伐,目標直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歷史上的幽州(或稱燕州)。當時的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城防十分堅固,而且周邊還有一支元朝大軍在拱衛,徐達和常遇春認為要想攻下大都必有一場惡戰,因此他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包圍了大都的時候發現,這裡居然沒有大軍駐守,原來元朝的皇帝元順帝早就帶著老婆孩子逃跑了,因為之前他早已耳聞徐達和常遇春的威名,他們在山東、河南擊潰了元朝的部隊,讓成吉思汗的後代聞風喪膽,所以在徐達大軍到達之前,元順帝和他的臣子們早就逃之夭夭了,徐達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大都(幽州)。

之後,燕雲十六州沒有經過像樣的戰鬥就這樣被徐達、常遇春收復了。

燕雲十六州被異族統治了四百多年,在這四百多年中,中原的英雄豪傑如柴榮、趙匡胤、趙光義等無數次的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都以失敗告終。在這四百年中,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中原的軍民保守北方異族的踐踏,終於在朱元璋的時代,被一代名將徐達和常遇春收復了,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也是漢族的榮耀時刻,有了燕雲十六州,中原人民有享受了兩百餘年的太平,直到它再一次落入異族之手。


天涯看點歷史號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要,中原政權拒守此地能有效的阻擋遊牧民族的起兵進攻。反之,若是遊牧民族佔領此地,就能長驅直入的南下進攻中原政權。所以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都把收復燕雲十六州作為立國後的首要任務。


(燕雲十六州)

可在這件事上,明朝和宋朝的表現簡直是天壤之別。明太祖朱元璋英明神武,統一南方繼續後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把丟失了三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重新歸入中原政權版圖。

而我們反觀宋朝,儘管一直努力想收復失地,卻每次都被打得滿地找牙,所以說到底還是宋朝打仗不行。

宋朝是我國古代史上,經濟和文化極為繁榮的一個時期,但它又是我國史上軍事力量最為衰弱的王朝之一。究其原因還是宋太祖趙匡胤害怕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重演,所以他削弱武將的兵權,讓文人的軍權凌駕於武將之上。文人只擅長舞文弄墨,打仗這活根本幹不來,讓他們與剽悍的胡人騎兵交手,簡直是把羊送入虎口。


(宋軍北伐高粱河之戰慘敗)

另一方面,宋朝的敵人也非常強大。契丹擁有大量的精銳騎兵,在寬闊的河北平原上,宋朝步兵根本不是契丹騎兵的對手。而且遼國得到燕雲十六州後,一直在此地用心經營,把它建造的十分堅固。宋太宗趙光義率領幾十萬大軍北伐時,根本啃不下這裡,隨著遼國各地的援軍抵達,很快被遼軍殺得大敗,還被迫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檀淵之盟。


(朱元璋)

而明朝北伐時,朱元璋面對的北方局勢比宋朝時要好的多。蒙古人在中原過了100年的太平日子後,早已不是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馬背民族了。蒙古貴族更是窮奢極欲,搜刮民脂民膏,元朝的暴政讓北方局勢動盪不安。

朱元璋經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役統一南方後,手裡擁有一支身經百戰的軍隊,更有常遇春、徐達、藍玉、李文忠等猛將。憑著這些,朱元璋能夠輕鬆的在戰場上擊潰元朝軍隊。


(朱元璋北伐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北伐的籌劃也很得當。他深知元大都城牆堅厚,若用蠻力攻之,恐怕很難打下來。所以他不著急攻打大都,而是先取河南和山東地區,又把通往關中的道路阻隔起來,這樣的話元大都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等到明軍最後一擁而上發動總攻時,嚇破膽的元朝統治者早棄城逃跑了。


歷史探索機


在回答問題前,有書君認為,有必要幫大家先了解一下古代的“燕雲十六州”是指的什麼地方,它在軍事防禦上具有怎樣的戰略意義?


在古代,燕雲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地勢大都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千百年來,在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少數民族無休無止的殺伐爭戰中,沿長城一線的險峻地形始終是中原軍隊抗擊北方遊牧民族騎兵部隊的天然屏障。


燕雲十六州恰好處在這條重要的軍事防禦線上。這兒一丟,北部邊防幾乎無險可守,胡人鐵騎晝夜便可飲馬黃河。因此,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就成了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一件大事。


五代十國之前,燕雲十六州本來一直在中原王朝手裡的,後來後唐出了個千古敗家子兒石敬瑭,為了一己之私,引狼入室,從契丹借兵造反,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出去以換取契丹的援助。石敬瑭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皇帝,中原王朝卻從此一直暴露在遊牧民族騎兵的攻擊之下。


宋朝三百年,中原軍民飽受北方異族的踐踏。宋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先後發兵想要收回它,都以失敗告終。


屈辱的歷史終結於大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出名將徐達,常遇春去攻打元大都幽州,以破竹之勢迅速佔領元大都,沒出一年就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那麼有人就問了,宋朝三百年的歷史,怎麼著也曾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巔峰時代啊,論國力也不弱,為什麼燕雲十六州一直收不回來,而明朝一開國就收回來了呢?不是說“唐宗宋祖”嗎?這大宋朝也太慫了吧。


經過對比分析,有書君發現,這其中還真是大有原因可挖呢:


一、因為宋,明兩個朝代治國方略不同。


由於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權登上的皇帝位,所以他對武將懷有深深的忌憚。趙匡胤一登基,就用“杯酒釋兵權”的詭計把他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哥們兒都遣散回家享清福去了。


後來,整個宋朝重文輕武。趙匡胤以尊崇儒學,提高文臣的地位和權威,來對武將群體構成制衡機制。忽視武將的作用,令大宋朝形成了“文盛武衰”的社會格局。朝廷的外交政策就是求和,賠錢,輸送歲幣,武將們英雄無用武之地,當然是極度缺乏戰鬥力的。


而明朝是槍桿子裡打出來的政權。經過血雨腥風的戰鬥洗禮,布衣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國理念顯然要嚴苛霸氣的多。


朱元璋不僅強調用嚴刑峻法治理官吏,而且更崇尚武力治國。明朝有當時領先世界的專門研發試製火藥武器的神機營,還湧現出一大批知名將領,比如徐達,常遇春,胡大海等人,開疆拓土,勢不可擋。


明朝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同外敵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朝代,並且從沒有出現過和親,納貢稱臣的現象。



二、因為宋,明兩朝軍事力量不同。


重文輕武為宋朝帶來了文化與經濟的空前繁榮,同時也使得宋朝的國防軍事力量十分虛弱。全國的精兵幾乎都集中在首都,這導致了邊境的空虛。除了大理,宋朝打不過其他任何一個鄰國,只能靠進貢,輸送歲幣來維持和平。


靖康之變後,南宋小朝廷守著殘缺的半壁江山自顧不暇,國力衰微,更不要說去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而明朝軍隊正處於蒸蒸日上的階段,朱元璋剛建國時,全國軍隊達180萬人。明初定兵制,兵額總數已達到二百七十餘萬。攻打元朝時,主帥和副帥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人打響的北伐之戰,聲勢十分浩大。


明軍的裝備也十分先進,開始了火藥武器的研發使用。可以說,明初中國的軍事力量已處於世界前端。



三、宋明兩朝所面對的敵人強弱不同。


說起來,大宋朝也是夠倒黴的,立國300年,周圍強敵林立。當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契丹的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國幅員遼闊,軍力強盛,已進入了發展的巔峰狀態。而金國和西夏,也都不是好惹的主兒。他們具有遊牧民族那種典型的粗魯、驍勇彪悍的特點,時不時的侵擾北宋。


後來,元朝興起,成吉思汗軍隊的鐵騎長驅南下,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又被金兵和元朝追趕著打,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相比較下,明朝就要幸運的多了。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時,北方的元朝已到了末年。入了關的蒙古貴族們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戰鬥力一代不如一代,已經完全喪失了成吉思汗當年一代天驕,四處征戰的風采。


中原民眾對元朝統治者殘暴的統治早已忍無可忍,揭竿起義的隊伍風起雲湧,紛紛融入明朝的北伐隊伍,這就使得雙方的戰鬥力更加懸殊。


另外,元朝皇族內部內訌嚴重,爭權奪利的血腥戰鬥時有發生,帝王更迭更是好比走馬燈。無休止的窩裡鬥,使元朝耗盡了精力和資源,像一個紙糊的龐然大物,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更談不上戰鬥力了。



四、宋明兩朝所處時代,燕雲十六州的軍事防禦程度嚴重的不對等。


和宋,明兩朝軍事力量的巨大差距一樣,兩朝所處時代燕雲十六州的軍控佈防,卻是剛好相反的差別。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相對於邊境空虛的宋朝,對面的遼國對燕雲十六州的軍事布控卻是十分嚴密。這兒不僅是他們面向中原最重要的軍事防禦基地,這兒肥沃的土地還是一個不斷補給的糧倉。此外,燕雲十六州還是遼國對外的邊防要塞。所以,大量的遼國士兵常年聚集於此,邊防的實力自然十分強大。


而元末明初,燕雲十六州的防禦是極其脆弱的。從當時元朝的版圖可以看出,燕雲十六州當時所處的位置根本不是邊界,當時的元朝是用鐵騎圈地來征服世界的,版圖不斷擴大,人口卻沒有那麼多,當然也沒有過多的兵力來守衛這片不是邊疆的土地。



通過多角度比較,有書君認為,燕雲十六州收回的經歷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當時的社會背景影響。任何事情無法一概而論,如果不認真加以分析,僅憑某些數字對兩個朝代做出武斷的評價,是不客觀也是有失公允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自公元938年後晉太祖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中國喪失了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據點和屏障,從此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飽受300多年的侵擾。一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北伐攻入元朝大都(今北京),落於異族之手的燕雲十六州才算重新納入中國的版圖。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自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便開始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努力,可一直到宋朝滅亡燕雲十六州也沒有收復。而明朝從北伐到攻入大都,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同樣是收復失地,為什麼宋朝300年都沒有收復,而明朝只用了一年時間呢?

在明朝之前,後周世宗柴榮是最有希望達成這個目標的人,水陸並進,連戰連捷,打的敵軍步步退讓,甚至在一個月之內收復三關三州。可惜在攻打幽州之時,不幸身患重病,不到一個月便病逝。天妒英才,同時中原也錯失了四百年來最大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了。

太祖即位後,打算用錢將燕雲十六州買回來。於是設立“封樁庫”,將從各割據勢力所收集的金帛等物蒐集後存於此處,希望以此庫存錢財贖回燕雲十六州,可惜這種方法並不奏效。試想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如此重要,契丹又怎肯放棄這麼一塊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使得國家失去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武將,同時重文抑武,使得宋朝的武力直線下滑,要想憑藉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更加難上加難了。這點從後面的宋太宗兩次北伐的狼狽慘敗,無功而返就可以證明。真宗時期,和遼又簽訂了屈辱的“檀淵之盟”,每年向遼納歲。可以說從此之後,宋朝再也沒有能夠和遼一決高下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燕雲十六州乃兵馬產出之地,中原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就失去了戰馬的重要來源。沒有馬匹,就無法組建有效的騎兵軍隊。僅憑步兵,在浩瀚的平原之上是無論如何打不過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的。這也是宋遼四十多年戰爭一直勝少敗多的原因。

反觀明朝,之所以能夠僅用一年便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不僅在於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戰略眼光高遠。而且在他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戰,出生入死的將領,如徐達,常遇春,藍玉等。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隨後開始北伐。而朱元璋不愧是雄才大略,意識到元大都城池牢固,而且兵多將廣,直接進攻不易拿下,只能先攻打山東和河南,剪除元朝的羽翼,切斷和大都的聯繫,分而治之。看似路線曲折,其實恰恰是最快的進攻路線。《明史紀事本末·北伐中原》中總結了朱元璋的北伐策略: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攻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

而等到徐達、常遇春打到大都時,才發現元順帝早已攜一家老小棄了城池,逃回了北方。原來在山東、河南之時,徐達和常遇春的威名就早已令敵人聞風喪膽,難以抵擋。所以可以說明軍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並沒有費多大的功夫。


奇點歷史


自古以來北伐成功有三要素:精兵主力;穩紮穩打;對手弱。基於這個模式我們就可以簡單分析了。

1、宋初的兩次北伐

公元979年,宋太宗在滅了北漢後,挾全盛之威,全軍東下,進圍幽州。在初期取得較大成功,但遼軍援兵陸續到達,且耶律休哥等不世出的名將加入後,戰局逆轉。宋太宗也屁股中箭。此戰宋軍並未穩紮穩紮,直撲其核心城池。對手契丹相當強悍,其騎兵衝擊、迂迴都表現優異。條件都不具備又怎麼能成功呢?

986年,宋太宗趁遼朝國君新立,做了龐大的作戰計劃,以三十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牽制遼軍主力,中路、西路軍負責經略山後,迂迴山南,對遼軍做大包圍之勢,迫使遼軍在幽州平原決戰。此戰吸收上一次作戰教訓,做了廣泛動員,且穩紮穩打。但依然有個缺點,遼軍戰鬥力強悍,遼軍的動員力依然強悍。戰爭的結果對宋朝而言就是軍事災難。

2、宋朝的其他北伐

宋徽宗時期得到幽州,純粹是金人給贈送的。至於南宋那就更不具備收復河北的可能了。

3、明初的北伐

朱元璋的北伐是其統一江南,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且對江南社會有強大的動員力,以此為基礎北伐。

在北伐戰略上,也是穩紮穩打,不長驅直入。剪羽翼差不多了,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更關鍵一點,元朝自己已經不統一,關中李思齊、張良弼各自為政,王保保守山西不出。這樣的機遇很難得了。

強兵主力、穩紮穩打戰略、內部分裂的對手,才促進了北伐成功。

總結:

精兵主力、穩紮穩打、對手弱,三個條件全具備才能成功。如果只具備一個或兩個風險就很大。

參考文獻:

曾瑞龍《經略幽燕》

《明太祖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因為,明軍和宋軍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軍隊;所面對的對手不是一個等級;而且朱元璋和趙光義也不是一個等級的皇帝。



明朝軍隊擁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崇高的主體思想武裝,又有徐達、藍玉的名將統帥,戰鬥意志不是一般的強。此外,在長年與蒙古軍隊的作戰,明軍已經掌握了敵人的戰術特點,加上明軍善用火器,軍事體制也比宋軍要靈活,整體戰鬥力是宋軍所不能比的。

蒙元雖然曾經不可一世,建立了一個幾乎將整個亞歐大陸涵蓋在內的元帝國。但是,到明朝北伐時,他們已經光輝不再了。因此,在如日中天的明軍面前就變得不堪一擊。再說,當年徐達拿下大都其實並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而宋軍的情況就不同了,當時的遼國和宋朝一樣,也是如日中天,兩軍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在這種情況下還想拿下燕雲故地,談何容易?

最後就是領導人的差距。其實宋軍一開始是佔有優勢的,開局良好。不過,趙二不是什麼雄主,打仗也不怎麼厲害,白白葬送了宋軍精銳。


而朱元璋是什麼人,大家都清楚吧。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布衣,消滅群雄,驅逐蒙元,開創大明,這樣的皇帝,千年難得一遇。在這樣的雄主領導下,明軍的戰鬥力顯然就不同凡響。


這些歷史要讀


兩個主要原因是:1、宋明兩朝自身實力的差距;2、所面對的對手的巨大差別!

1、宋明兩朝自身實力的差距;

宋朝的立國起點是遠不如明朝的。宋朝前後經歷了兩代皇帝的努力,才實現了漢地的統一。宋朝立國之初,面對的是早已分裂數十年的亂世。因此,宋太祖一朝,宋軍的戰略方向是先南後北。就是先放下北漢和燕雲故地不管,集中力量消滅南方的各個割據政權,實現館內的統一,再圖北進。

在此過程中,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武人亂政的情況,開始杯酒釋兵權,提倡以文治國。這麼以來,就讓宋軍快速失去開國之初的雄風。等到完成對南方的統一,再回頭來對付強大的遼國,就發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到宋太宗時期,藉助消滅北漢之兵鋒,本有機會一舉擊敗遼軍。可惜宋太宗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比不上自己的哥哥趙匡胤。在高梁河之戰輕敵冒進,結果被遼軍擊敗,精銳損失殆盡。從此,宋朝就再沒有這個能力收復燕雲故地了。

明朝就不同,明朝是中國曆朝中起點最高的王朝,它從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手中奪回漢家天下,其開國之雄風,非歷代可比。朱元璋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更是猛將如雲,徐達、常遇春、藍玉、馮國用、傅友德等,都是當世之名將。

而且,朱元璋締造的明軍是一支堅不可摧的強軍。在長年與蒙古鐵騎的作戰中,明軍的野戰能力相當強悍,明軍騎兵甚至能夠在野戰中擊敗被自己數量還多的蒙古鐵騎,戰鬥力之強,可想而知!

2、所面對的對手的巨大差別;

當然,宋朝開國之初,軍事實力和國力也不差,至少是五代十國以來最強大的。經過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代皇帝,二十餘年的經營和恢復,宋朝的綜合國力其實還是在遼國之上的。

但是,遼國非明初的殘元可比。那時的遼國是一個如日中天的帝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和積累,遼國的國力並不弱。因此,自然不是宋朝能夠輕易擊敗的強敵。

而反觀明朝的對手,都可以稱之為“殘元”了。因為那是的元朝大勢已去,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事實上,明軍北伐所遇到的阻力並不大。元朝主力過去在與中原的紅巾軍作戰中,就已經消耗了不少。到明軍北伐時,內部又出現派系鬥爭,相互攻伐。這才讓明軍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攻克大都,一舉收復燕雲故地。

因此,宋朝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勁敵,而明朝所面對的卻是一個沒落政權,兩者的難度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