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勝傑在去世前兩個月曾參加節目,對此你怎麼看?

賀宇宇


師勝傑老師參加央視四套《中國文藝》的那期節目我看了,師勝傑老師在臺上講自己的從藝經歷時,臺上嘉賓席坐著的石富寬和常貴田,一個眼閃淚花,一個潸然淚下。

看到此景,我還以為是兩位藝術家是感動於師勝傑老師的從藝生涯。如今看來,當時的師勝傑老師是帶病參加節目的,為相聲界團結最後站出來發聲,而且幾位好友也應該已知曉他將不久於人世,才如此情不自已、黯然神傷。

師勝傑老師如此,堪稱偉大,為自己痴迷的相聲事業,奉獻畢生,臨終不忘拖著殘軀,感想一生從藝,並呼籲團結,盡微薄之力。真不愧是一代大師風範,感人且可敬。

如今,師先生千古了,相聲界雖有裂痕、但已然一派繁榮,真乃“平生壯志三更夢,萬里西風一雁哀”。


岑詮


有人存在這種疑問也是正常的,這也說明他們是真心痛惜師勝傑老師的,因為現在回過頭來看,去世前兩個月還要參加節目,這種安排好像有點不妥當,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師老師的休息和身體。這種顧慮也不無道理。

不過,我恰恰感到上這個節目是很有價值的,特別對於師老師來講,可以說這是他從藝生涯給自己舉行的一個告別演出。我們有幸在他去世之前,聽他親口講那些過去的人和事,相聲生涯的是是非非,這是很難得的一次向公眾告別的機會。

我想在師老師的心中,他應當是要感謝這個節目的,自己的身體是個什麼狀態,師老師應該比誰都清楚,他肯定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包括臺下的的觀眾,也感覺到這是師老師彌足珍貴的難得時機了。看看常貴田和石富寬的眼淚,我們可以知道,他們也是明白師老師來日不多了,曾經一輩子的搭檔和朋友,可能是最後一次在臺前述說人生與相聲。

所以說,我沒有感覺這個節目安排有什麼不妥,相反,我認為還應當感謝這個節目的安排,讓師老師在人生的最後時光裡,能夠面對電視觀眾,傾訴自己的藝術人生,暢聊曾經的相聲風雲,這是難得的機會,沒什麼不好。我想師老師在天之靈也是理解和支持的。


元芳有看法


死個人不是很正常嗎?什麼你怎麼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死人,你為什麼不問怎麼看?在閻王爺那裡沒有名人與普通人之分,誰大限到了誰就去,再有名再有權都逃不過。好呀!還是閻王爺公正,不興走後門,也不受賄。


逍遙居士964


先生三次節目錄制,就說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相聲不分主流非主流。

1,為相聲正名,相聲就是相聲,有三俗相聲和一流相聲之分,但是沒有主流非主流之分。這個說法在三次節目現場都有強調,說明郭德綱的主流非主流之論,讓一個病人也無法坦然。郭德綱相聲理論把一個病人折騰到前臺,再要這樣下去,可能有些死了的人都會站起來,比如侯耀文也會站起來出臺了。

2,為侯耀文訓徒。師勝傑是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代師,說到底也算是師傅了,這幾年郭德綱在相聲行業張牙舞爪,在行業行成不團結不穩定的亂象,信口開河無底線演出,把滑稽當表演,把三俗當地氣,一切為了金錢,把曲藝的使命拋卻。先生針對這樣的郭德綱德雲社說出侯寶林說別把滑稽當幽默。

3,證明侯寶林是一代大師。侯寶林大師一代巨匠,把相聲從撂地抬升到殿堂,稱作語言的藝術。而郭德綱把相聲退回到撂地,小劇場相聲和撂地相聲有區別,別把所有人都當做自己的水平。論五十年相聲現狀裡,公開攻擊建國初期黨的文藝路線和管理措施。也就是在攻擊侯寶林進行的相聲改革。

因此,先生拼著殘軀,拖著病體,三次節目錄制,希望大家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先生對相聲的貢獻,得比天高,對當前相聲現狀種種憂心,對新中國相聲發展用生命護佑,如若連這個也看不明白,怎麼振興中國傳統文化,至於歪嘴念歪經,那就是圖謀不軌了。


慕容曉春


很巧我真的看了這期中央國際臺的這套節目,當看到師勝傑老師給我一驚。因在這之前沒有聽聞他有病的消息,更無從知道是肝癌晚期。生命不久矣,他還能堅強的上節目。

以前看過他的相聲,明師出高徒嗎。候寶林大師的關門弟子,聽、看過他的相聲,大部人還是很認同的。從藝幾十年是非常敬業的人,堪稱德藝雙馨。

在節目上我看生前最後的他時,我就說了一句怎麼他這樣子了,一定是得重病了。現場的氣勢也能感覺到,特別是姜昆石富寬老師。前幾年在星光大道做評委的樣子,至今難從忘懷。談吐風趣、幽默。

想想人生無常,其實師老師的年齡66歲在現在平均壽命都七、八十歲還是走的太早了,都說他和喝酒有關。不管真否,希望長期飲酒的人還是有節制點好。

至於他臨終前還上了這次央視節目,我想他一定發自內心的滿足。想他自己也知道生命有限了,這臺節目是對他從藝一生的總結。來了那麼多一起工作過的同事、朋友、佳賓暢所欲言談他的經歷、過往、人生,是多麼滿足的願望。就向香港梅豔芳,離去逝前三個月舉行了多場次音樂會是一樣的。

我理解並認同,覺得無遺憾了。希望他在天堂能快樂。9月份走了這麼多位藝術家,真的讓人痛心。好幾個年齡比還他小,真的是黃泉路上無大小。懷念他們!


583958395839


我很喜歡師勝傑老師的相聲,是相聲界的精英,他的去世,對相聲界是很大的損失!前段時間看到他病重,後又看到復出,很有希望康復,實在沒想到,太可惜了!祝師老師一路走好!


小水滴213269177


師勝傑先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相聲演員,感覺有好長時間沒有聽到他的相聲了,心下甚是惦念。前天突然看到他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痛惜和震驚。很想說點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說老實話,師勝傑先生去世之前參加的中國文藝節目,我沒有看到,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一期節目。如果知道的話,我是一定會看的。看到有人說,他的搭檔石富寬在節目現場老淚縱橫,可以想見他們當時已經知道師勝傑先生的身體狀況了。

特別喜歡聽師勝傑先生的相聲。師勝傑說相聲有大師風度,說學逗唱,娓娓道來,端莊幽默,分寸拿捏恰到好處。尤其學唱是師勝傑先生的一絕,在《醉酒歌》裡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常想,如果師勝傑先生不說相聲,專攻唱歌,也一定會成為一代名家。

師勝傑先生的去世,為當前中國相聲的生存狀況做了一個註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前一陣子還讓人感到獨木可支的郭德綱,最近似乎也已經力不從心了。


高尚濤


現代的相聲是侯寶林進行改革後的相聲。 本意是用新相聲取代、淘汰舊相聲。把原來低級庸俗的相聲變成雅俗共賞的相聲,能登大雅之堂的相聲。

當時是政治掛帥,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注重教化作用。有些缺乏政治性的、沒有社會意義的相聲也被壓制了。

現在的所謂傳統相聲,是把舊相聲裡不那麼低級的相聲,雖然沒什麼積極意義,但也不是低級庸俗的相聲重新挖掘出來,恢復了相聲的娛樂功能。這屬於保護傳統文化的範疇。

但是現在有人把以前的相聲都稱為傳統相聲,故意人為的與現代新相聲對立起來,把新相聲稱為主流相聲。把自己樹立成傳統相聲的捍衛者。把原來反對批判的相聲都說成是被冤枉的。這就叫借屍還魂。打著傳統的旗號,行汙穢之實。

在電視、電臺還是劇場說相聲只是表演形式的不同,不是區分相聲的標準。由於相聲是一個互動性比較強的類型,劇場演出效果更好。相聲在電視晚會上的演出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比如牛群馮鞏的很多相聲。

所謂主流相聲,是體制外的人別有用心的指責體制內的人的說辭。原因不在乎自己想進沒進去,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體制內的人受約束,當然不允許說些烏七八糟的段子。

師勝傑是體制內的相聲演員。靠說新相聲成名。說過的相聲裡既有小段,如《醉酒歌》,也有文藝故事性的《戀愛歷險記》,也有歌頌型的《好市長》,新相聲《小鞋匠》,戲曲類的搖籃曲,哄孩子唱評劇。

他的相聲表演是不溫不火,非常全面,演出符合侯寶林歸納的說學逗唱。侯老自己就評價說他語言乾淨。當時相聲表演誇張的比較多,為了逗觀眾笑各出奇招,忽視了語言功力。

師勝傑也有不足,侯老也曾給予指正。那也是屬於探索相聲如何發展的過程中必然結果。

師勝傑上電視節目,明顯瘦了,老了。與以往紅光滿面的形象迥異。

他說不分主流非主流,是駁斥提出這種說法的人。提出一流,也是提醒說相聲要注意質量,質量肯定不是單純用金錢衡量的。師勝傑自己賣票也未必就賣得多好。說他人品好的人,暗含著就是他的相聲叫好不叫座。如果真讓觀眾投票,也許真比不過小悅悅。

但是作為相聲的傳承人,要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才能把相聲這門技藝傳承下去。做一個掌門人不是僅僅憑功夫第一 ,功夫要純正,不能練習旁門左道,最重要的是要以德服人。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我認為師勝傑出席節目只能是為自己了結個心願吧,其中包括他老伴在內的少數人甚至是知道師勝傑的病情,明知道好轉只是暫時性的,說實話就是一段傳說中的迴光返照,還好沒有留下終生遺憾,也算對喜歡他的人們一個交待!無論怎樣結果 ,我們都知道他對相聲藝術的突出貢獻 其相聲表演藝術家的位置不可替代!祝安息!


海鷗152490915


我覺得以師聖傑的為人,看到現在相聲正在崛起,心裡應該是欣慰的!而不像有些所謂的相聲大師,自己沒什麼本事還怕別人有本事,擔心自己地位不保,現在有幾個觀眾是傻子,賣得了票才是真章!還就有那些個捧臭腳的,無非就是想討根骨頭,可最後連湯都喝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