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表的3大結構,8條使用說明,一篇讀懂!

萬用表的結構(500型)

萬用表由表頭、測量電路及轉換開關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表頭

它是一隻高靈敏度的磁電式直流電流表,萬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標基本上取決於表頭的性能。表頭的靈敏度是指表頭指針滿刻度偏轉時流過表頭的直流電流值,這個值越小,表頭的靈敏度愈高。測電壓時的內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頭上有四條刻度線,它們的功能如下:第一條(從上到下)標有R或Ω,指示的是電阻值,轉換開關在歐姆擋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二條標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電壓和直流電流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或直流電流擋,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它位置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三條標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電壓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擋,量程在交流10V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四條標有dB,指示的是音頻電平。

(2)測量線路

測量線路是用來把各種被測量轉換到適合表頭測量的微小直流電流的電路,它由電阻、半導體元件及電池組成。

它能將各種不同的被測量(如電流、電壓、電阻等)、不同的量程,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如整流、分流、分壓等)統一變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電流送入表頭進行測量。

(3)轉換開關

其作用是用來選擇各種不同的測量線路,以滿足不同種類和不同量程的測量要求。轉換開關一般有兩個,分別標有不同的檔位和量程。


萬用表的3大結構,8條使用說明,一篇讀懂!


符號含義

(1)∽ 表示交直流

(2) V-2.5KV 4000Ω/V 表示對於交流電壓及2.5KV的直流電壓擋,其靈敏度為4000Ω/V

(3)A-V-Ω 表示可測量電流、電壓及電阻

(4)45-65-1000Hz 表示使用頻率範圍為1000 Hz以下,標準工頻範圍為45-65Hz

(5)2000Ω/V DC 表示直流擋的靈敏度為2000Ω/V

鉗表和搖錶盤上的符號與上述符號相似(其他因為符號格式不對不能全部寫上『表示磁電系整流式有機械反作用力儀表 『表示三級防外磁場『表示水平放置)))

萬用表的3大結構,8條使用說明,一篇讀懂!


萬用表的使用

(1)熟悉錶盤上各符號的意義及各個旋鈕和選擇開關的主要作用。

(2)進行機械調零。

(3)根據被測量的種類及大小,選擇轉換開關的擋位及量程,找出對應的刻度線。

(4)選擇表筆插孔的位置。

(5)測量電壓:測量電壓(或電流)時要選擇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測量大電壓,則會有燒表的危險;如果用大量程去測量小電壓,那麼指針偏轉太小,無法讀數。量程的選擇應儘量使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測電壓的大小時,應先選擇最高量程擋,然後逐漸減小到合適的量程。

(a)交流電壓的測量: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直流電壓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流電壓的合適量程上,萬用表兩表筆和被測電路或負載並聯即可。

(b)直流電壓的測量: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直流電壓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直流電壓的合適量程上,且“+”表筆(紅表筆)接到高電位處,“-”表筆(黑表筆)接到低電位處,即讓電流從“+”表筆流入,從“-”表筆流出。若表筆接反,表頭指針會反方向偏轉,容易撞彎指針。

(6)測電流:測量直流電流時,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直流電流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50uA到500mA的合適量程上,電流的量程選擇和讀數方法與電壓一樣。測量時必須先斷開電路,然後按照電流從“+”到“-”的方向,將萬用表串聯到被測電路中,即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如果誤將萬用表與負載並聯,則因表頭的內阻很小,會造成短路燒燬儀表。其讀數方法如下:

實際值=指示值×量程/滿偏

萬用表的3大結構,8條使用說明,一篇讀懂!


(7)測電阻:用萬用表測量電阻時,應按下列方法動作:

(a)選擇合適的倍率擋。萬用表歐姆擋的刻度線是不均勻的,所以倍率擋的選擇應使指針停留在刻度線較稀的部分為宜,且指針越接近刻度尺的中間,讀數越準確。一般情況下,應使指針指在刻度尺的1/3~2/3間。

(b)歐姆調零。測量電阻之前,應將2個表筆短接,同時調節“歐姆(電氣)調零旋鈕”,使指針剛好指在歐姆刻度線右邊的零位。如果指針不能調到零位,說明電池電壓不足或儀表內部有問題。並且每換一次倍率擋,都要再次進行歐姆調零,以保證測量準確。

(c)讀數:表頭的讀數乘以倍率,就是所測電阻的電阻值。

(8)注意事項

(a)在測電流、電壓時,不能帶電換量程

(b)選擇量程時,要先選大的,後選小的,儘量使被測值接近於量程

(c)測電阻時,不能帶電測量。因為測量電阻時,萬用表由內部電池供電,如果帶電測量則相當於接入一個額外的電源,可能損壞表頭。

(d)用畢,應使轉換開關在交流電壓最大擋位或空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