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椅子,這幾款最經典!


交 椅 交椅普遍被認為是彰顯特殊身份的坐具,但因其特殊的制式與使用,要保存完整以傳世,並不易得。因交椅既要滿足摺疊便攜之需,又要以協調美觀為前提負荷承重,可用於行軍作戰、圍獵郊遊中,因此也有“行椅”“獵椅”之稱。

在中國,可看到的最早的直後背交椅形象是在敦煌。莫高窟第61窟西壁的五臺山圖裡,行人挎著一把直後背的交椅。在宋代的諸多古籍和書畫裡都能找到直後背交椅的痕跡,並且出現了橫靠背與豎靠背這兩種不同的形制。

在接下來五代之後的年代裡,交椅的另一種形式——圓後背交椅開始大行其道,並且比前者更為風光。

宋人張端義在《貴耳集》中有載:“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校椅”即為交椅,“栲栳樣”即為圓後背交椅,等級要高於直後背交椅,普遍被認為是彰顯特殊身份的坐具,多設於中堂顯著地位。這也是俗語所稱“第一把交椅”的由來。

燈 掛 椅 燈掛椅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椅子,據朱家溍先生考證,它的出現只稍後於交椅,約在唐宋時期。燈掛椅在古人意象中是最接近“倚”字本意的椅子,最是輕靈簡便,所以適宜側身倚靠。身體側靠在椅背上,一隻手掛在搭腦上,自有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樣。


靠背椅是最基本的椅具形式,簡單的一張方凳,上面再接一個靠背,便是靠背椅了。在靠背椅中,又有種常見形式,其搭腦出頭且常向上彎曲翹起,可以順手把油燈掛在上面,所以名為“燈掛椅”。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可見燈掛椅,一人正斜倚在一張燈掛椅上怡然觀舞。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高宗皇后像》中,趙構的皇后所坐的一具也是典型的燈掛椅。南宋劉松年《笙樂圖》中,一位文士也是側身倚靠在正中擺放的燈掛椅上觀舞聽曲。

燈掛椅輕靈小巧,所以平易近人,它易於搬移,也最容易和其他几案搭配。在一座院子當中,如果只放著一張圈椅或交椅,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但如果擺著的是一張燈掛椅,不僅不單調,反而有一種詩意的美感。

禪 椅 禪椅,被稱作是擁有禪韻的一把椅子,它似乎“隨心所欲”不合常規,但又有“不逾矩”的匠心獨運。椅盤寬大,使扶手加長,盤上空間益加開闊,審美旨向益趨極致,一切又無悖謬之處。盤上盤下,左右進深,既合乎常規的使用尺度,又合乎人們的視覺審美尺度。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俱萃珍》中提到的:“宋椅的靠背扶手三面平齊,禪椅的扶手稍稍下降,至玫瑰椅而再度下降。宋椅、禪椅靠背扶手之內都任其空敞,不加飾件。”

宋代佛教興盛,各種佛畫盛行,我們能夠輕易地從中尋找出更多禪椅的形象。《張勝溫畫卷》中的“禪宗七祖”裡就有七把禪椅,材質分別為竹製,樹枝制,木質,雖各有特色,但基本形制都為四出頭,高後背。各類羅漢圖裡,也能見到各種不同形制的禪椅。

我們或許可以想象,一位或許在當年再尋常不過的匠人,對著宋畫,遙想著宋代坐具自然而然的簡潔,用材質足夠堅硬的黃花梨,任性地做出一把“不合常規”的椅子,一直減而再減,直至空靈。

圈 椅 在唐末至五代期間,隨著座椅的升高,之前在席地而坐時用來依靠的憑几,已經悄悄地演變成圈椅的樣子出現在宮廷之中。到了明中朝以後,興起了講究傢俱陳設的風氣。有了之前圈椅形制的演變,再加上明朝時出現的良好發展條件,圈椅的天圓地方形才算真正發展成熟。

明式圈椅獨特的木作工藝,使其結構的結合精妙且不失實用性起。明式圈椅多用三至五根木材,木材中間採用楔釘榫連接的辦法。這個做法既可以節省木材,又能增加椅圈各部分間連接的強度,不失為一種“妙方”。

有了弧形的椅圈,坐靠時整個手臂都可以有所承託、自然垂放在椅圈上。與垂直的扶手椅相比,圈椅更能夠讓人感到適當的放鬆,卻又不至於放鬆到沒有精神。而說到天圓地方形,許多說法都稱其如何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明式圈椅以圓材居多,正如明末畫家文震亨在著作《長物志》裡所說的“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一樣,蘊含著不要強求、追尋本性的審美觀念。

官 帽 椅 所謂官帽椅,據考成型於宋代,因椅子搭腦很像宋代官員帽子,所以叫“官帽椅”。《明式傢俱研究》解釋“南官帽椅”,屬官帽椅的一種,而另外一種叫“四出頭官帽椅”。


“四出頭”看起來舒展奔放,而“南官帽椅”則一副含蓄內斂的模樣。兩者區別只在椅子搭腦和扶手部分,搭腦和扶手前端木材都凸出來的就叫“四出頭”,沒凸出來裹在那裡的,就是“南官帽椅”。除了四出頭和南官帽椅外,官帽椅中也有扶手或搭腦兩出頭的,但極少見。

王世襄先生《明式傢俱研究》一書中盛讚一套四具明 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稱其為“紫檀傢俱中的無上精品,更是極少數可定為明前期製品的實例。”著名中國傢俱藏家安思遠,也有一套四件的紫檀南官帽椅。其靠背板上,分別有後人仿祝允明、文徵明、周天球和董其昌的題識,是傢俱中極少見的有名人題識的款。

類似南官帽椅中值得一提的,還有美國藏家畢格史夫婦收藏的一對大漆扇面形南官帽椅,與王世襄先生的這把頗為相似,只管腳棖沒有外露,窪堂肚變成羅鍋棖加矮老。另外,馬可樂舊藏的一件榆木扇面形南官帽椅,也與王世襄先生的這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