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男寵」都是什麼下場?

薄君夫


武則天的男寵中,最著名的當屬薛懷義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了,這前後兩任男寵最後的下場都堪稱

悽慘


一,薛懷義,離奇死去

武則天的第一男寵——馮小寶——也就是白馬寺主持薛懷義,在火燒明堂半個月後(證聖元年的二月四日),就離奇地死去了。

對馮小寶的死,史書中主要有三種記載:

一種是記載在《實錄》,後來被《資治通鑑》採納,說馮小寶是被武則天的堂侄武攸寧給暗殺的。武攸寧假傳武則天的口諭,將馮小寶誘騙到瑤光殿,令壯士們把他亂棍打死;

第二種是《舊唐書》裡的說法,說馮小寶是被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奶媽張夫人給暗殺的。也是說假傳武則天的口諭,召喚馮小寶到瑤光殿幽會,張夫人率壯士們將馮小寶亂棍打死;

第三種說法是李商隱在《宜都內人傳》中寫的,武則天的宮女宜都內人,跟武則天說“男為陽,女為陰,陛下你養男寵,就等於是以陰求陽,自毀長城,所以你不能養男寵,要把他們殺掉”。所以後來武則天下令殺了馮小寶。

後世研究認為,第二種說法更合乎情理,太平公主既有權謀又十分謹慎,武則天的絕對隱私派太平公主去暗殺男寵更合理。劉曉慶版電視劇《武則天》也是根據這種說法進行的改編和拍攝。

太平公主在暗殺了馮小寶後,將其屍體送回了白馬寺,焚化燒成骨灰後造了一座塔,自此馮小寶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梟首示眾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太子李顯、張柬之、李多祚、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等人以殺死男寵“二張”和逼武則天退位為目的發動政變,帶領禁軍士兵衝擊玄武門。

將士們闖進武則天的寢宮迎仙宮時,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還在睡覺呢,聽到外面有動靜,趕緊披衣起床,剛走出門,就被士兵殺死在外廊之下了。

殺死二張兄弟後,將士們又進入了長生殿,見到武則天時,張柬之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臣等奉太子之令誅之。”

將士們以太子已經成年為由,要求武則天立刻傳位太子。

而在外應合的相王李旦也很快地控制了中央機構,把二張兄弟的黨羽都逮捕了,併到二張的豪宅中將他們的三個弟弟也抓了起來,當場割頭。

最後,張家這五個兄弟,都梟首懸掛在天津橋頭示眾,因為老百姓恨透了這對作威作福的二張兄弟,所以他們的屍體掛了一夜,屍體上的肉都被老百姓給剮乾淨了。


藝能八卦局


唐高宗病逝時(683) ,武則天虛歲60歲。作為一代帝王,武則天執政時已經67歲。既然已經稱帝,收納幾個男人是很自然的事情。武則天的男姬,開始叫面首,後又叫男寵。有名有姓只有四人:薛懷義(長安任,原名馮小寶),沈南璆,御醫。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因面如桃花,陽道壯偉而召進宮裡。

武則天70歲時,齒落更生,被認為是國家吉兆,改號永壽。實際可以看出武則天身體條件超出常人。她出生時,她母親46歲,他生太平公主時,也是46歲,太平公主心智身體都超出常人。這些表明武則天遺傳基因非常優良。加之她善於化妝美容,年歲已高,但周圍人不覺其老。薛懷義以大元帥身份打仗回來,卻數日得不到召見,醋意大發燒了剛修好的萬歲神宮。很快被武則天召進宮裡,被數位宮女撲殺。

沈南璆莫名其妙地死於宮中。估計拜女皇所賜。二張被五王政變的軍士所殺 時在705面2月22 日,武則天被推翻。

武則天的男寵們均無好結局。





文物陳列策劃設計樑子


皇帝后宮佳麗三千人,武則天也一樣,後宮美男子三千。這些男寵威力巨大,讓她老年長出牙齒、眉毛,補足氣血,成為屈指可數壽命達八十多的皇帝之一。



因她而聚,也因她而散,武則天駕崩後,這些所謂的男寵結局並不怎麼好,要麼被殺,要麼逃亡。

諸多男寵以這四個最出名,無疑他們有個共同點,身強力壯,房術上妙不可言。第一任男寵叫馮小寶,京城之中賣藥材的市井小人,依靠著花言巧語被推舉到武則天枕邊,成為吃軟飯的男人,走上人生巔峰。



成也富貴,敗也富貴,亢龍有悔啊,一時飛昇的馮小寶不可一世,驕傲自滿,加上在寺廟養起了女人,最終致死。

他的接班人是一位御醫,叫沈南蓼,這個人也沒活多久就在一天的夜晚死在了床上,武則天念念“可惜了”。

後來,太平公主進獻張宗昌,他也吃不消連忙舉薦哥哥張易之,一時張家地位飛昇。當然,也走在了馮小寶的路上。神龍政變,李氏復辟,二張即刻被誅殺。



總之,武則天的男寵們下場不怎麼好。


非常茴香豆



女皇武則天身邊自然是不缺男性伴侶。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有四位。

薛懷義原是一個在市井賣膏藥的小販,因身材魁梧、健壯成了千金公主的男寵,後來被千金公主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他寵愛有加,後來因為武則天看上了太醫沈南嫪冷落自己,心中不滿, 不僅放火燒了自己為武則天督建的明堂而且還私下說武則天的醜事,結果被武則天誅殺。

薛懷義死了以後,沈南嫪成了武則天唯一的男寵。已過中年的沈南嫪雖然仍文雅風流,但已身心虛弱,他極盡所能地想服侍好武則天,但已力不從心。後來據說暴斃宮中,至於原因想一想都知道了,肯定是藉助藥力使自己能足夠強大以滿足武則天的需求,結果就虛脫死了。

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當時都只有二十多歲,並且風度翩翩,相貌非凡。原為太平公主的男寵,後來也是被太平公主孝敬了母親。兩兄弟除了長得漂亮,還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特別是床上功夫了得,兄弟兩配合默契,使得武則天對他倆萬分寵愛。藉著武則天的寵愛,他倆勢力迅速膨脹,一時間權傾朝野,蔑視群臣。後來被擁護李唐的大臣發動政變給誅殺了。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樂樂愛收藏


男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女皇帝同樣也不閒著。在李治死後,武則天開始挑選男寵。



薛懷義

薛懷義原名馮小寶(叫小寶的真有能力),靠著在洛陽城中賣藥材為生。後來被千金公主的侍女相中了,成為了侍女的情人。

而千金公主發現後,也覺得這個馮小寶一表人才,然後就留用了一段時間。後來為了討好武則天,千金公主忍痛割愛,把馮小寶獻給了武則天,這樣馮小寶進攻成為了武則天的第一任男寵。

武則天讓馮小寶剃髮出家,改名薛懷義,這樣就可以方便進出皇宮。

因為薛懷義修建明堂有功。加之後來炮製了《大雲經疏》,為武則天的登基做了理論基礎。所以恃寵而驕。當看到武則天寵愛了沈南蓼,一怒之下燒了明堂。最終武則天派太平公主殺了薛懷義。



沈南蓼

因為薛懷義的日益驕橫,武則天開始厭惡他,並且看中了時任御醫的沈南蓼。不過可惜的是,雖然沈南蓼性情溫和,但是年歲過大,身心精力不足。無法滿足武則天的需求。於是在某一個晚上,沈南蓼暴斃於宮中。



二張兄弟

沈南蓼死後,武則天宮中清寂落寞,武則天也因此鬱鬱寡歡。這時候太平公主把張宗昌獻給了武則天,而張宗昌又把哥哥張易之推薦給了武則天。

二張兄弟深得武則天的喜愛,一直陪侍了八年之久,這期間屢次的加官進爵,二人一度權傾朝野,就連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爭著為二人執鞭牽馬。不過在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復辟唐朝的政變將二張誅殺



天下美少年和大臣

武則天效仿歷代帝王,也組織了自己的後宮“佳麗”。據《舊唐書》記載:“天后令選美少年為左右供奉。”

比較出名的有柳良賓、侯祥、僧惠範的多人,不過這些人最後都被屠殺殆盡了。


我是越關


武則天是個有治國之才、有容人之量、有識人之智、有用人之術的四有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的統治下,整個唐朝還是向前進的,雖說後期因宮廷生活糜爛有了一些汙點,但是絲毫不動搖她的功績,這個汙點無非就是她公然養男寵,淫亂後宮,可是比起南北朝的山陰公主和晉朝的賈南風還是差太遠。

武則天養了很多男寵,但是比較出名的有四個,這四個美男子下場都如何呢?

第一位:薛懷義

原名馮小寶,本來靠經商為業,後來和千金公主侍兒有染,就被其介紹給武則天,武則天看見如此帥氣的俊男,心生喜愛,便開始寵幸他,還封官加爵,為了能更好的相見,便讓其剃度為僧,又讓他與太平公主婿薛紹合族,改名換姓成為薛懷義。後來領兵遠征突厥,他每次出兵突厥就退兵,從此便越來越驕傲,還火燒明堂,武則天是在看不下去,便和太平公主設計害死了薛懷義,輦車載屍送至白馬寺。

第二位:沈南蓼

其實之所以會殺了薛懷義還有個原因就是武則天找到了新的男寵,這個男寵就是沈南蓼,兩人應該是通過看病認識的,因為沈南蓼是御醫,不過此時的沈南蓼已經到了中年了,性格溫和,奈何有心無力,身心虛弱,根本達不到武則天的要求,最後結局也並不知曉。

第三位:張易之

張易之本身就是當官的,也可以說是個小鮮肉了,多才多藝,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詞,是張昌宗推薦給武則天的,因為武則天的寵幸,可以說權力極大,當時朝中的大臣幾乎沒有幾個人幹跟他對著幹,連武氏家族的人都去巴結他和張昌宗,後因武則天長久生病,一直不見好,怕武則天死後自己會有災禍,於是決定幹一些不法的勾當,最後卻被張柬之、崔玄暐等人率領羽林軍迎接皇太子李顯時,把張易之給處死了。

第四位:張昌宗

張昌宗和張易之一樣,得到了無限的寵愛,甚至在後期要發動神龍政變,大臣要求處死張昌宗,武則天都還不同意,不過最終還是被張柬之等人給處死了。他們兄弟二人本處死後,舉國歡慶,百姓都吃他們的肉。

其實還有民間的一些美男子和一些朝中的大臣,都成為了武則天的對象,據《舊唐書》記載:“天后令選美少年為左右供奉。”有名的就有柳良賓、侯祥、僧惠範等多人。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郡主


馮小寶進攻成為了武則天的第一任男寵。

武則天讓馮小寶剃髮出家,改名薛懷義,這樣就可以方便進出皇宮。

因為薛懷義修建明堂有功。加之後來炮製了《大雲經疏》,為武則天的登基做了理論基礎。所以恃寵而驕。當看到武則天寵愛了沈南蓼,一怒之下燒了明堂

二張兄弟:沈南蓼死後,武則天宮中清寂落寞,武則天也因此鬱鬱寡歡。

這時候太平公主把張宗昌獻給了武則天,而張宗昌又把哥哥張易之推薦給了武則天。

二張兄弟深得武則天的喜愛,一直陪侍了八年之久,這期間屢次的加官進爵,二人一度權傾朝野,就連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爭著為二人執鞭牽馬。不過在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復辟唐朝的政變,將二張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