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在哪裡?

保定大智


2018年對於股市可以算是多事之秋,在下破3000點後大盤最低探至2691點展開反彈,雖然此次的上漲看似偏強,個股普漲,但依然是下跌行情中的反彈走勢。


自從進入七月份以來聽的最多的就是四大報發聲估值底到了,結果股市還是跌勢不止,之後證券日報接連報喜說北向資金入場,指數不具備大跌基礎,新華舍也力挺說貿易摩擦影響有限,但是每次一提到貿易摩擦股市就是大跌,暴跌,導致前期漲幾天不夠一天的下跌,市場缺少信心,缺少增量資金。


而2018年對於美國而言是經濟復甦並且美聯儲加息的窗口,也是受美元強勢上漲各國應對貨幣政策的調控節點,人民幣持續貶值,週期股受影響下跌,房地產調控,房地產板塊下跌,金融股也是被殃及池魚,這種外部環境干擾,內部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之際,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並不可能出現,說在2691點並不切實際,說2000點目前也還沒到達。

在流動性危機中,增量資金觀望,存量資金加速流出,A股市場儼然就是一漲三跌的行情,五窮六絕七翻身並沒有帶來希望,而八月初更是邁開步子就迎來了下馬威,空頭氣勢凌人。


不過當下的市場雖然跌跌不休,美國也有意干擾,指數還會繼續下跌,2018年下半年還是走熊,但是很多個股存在低估值的跡象,這也是下半年尋找優質個股佈局中長的機會,但也要合理分配好資金。


至於2691點並不屬於底部,也不符合磨底過程,一旦國際爭端再次擺上檯面必然是繼續下挫,所以2018年不言底,2019年或有新的機遇,也是股市能有較大波動的週期,有更多的機會。


多謝點贊,關注後可閱讀更多財經信息,祝您投資順利。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在A股市場中,往往會有著這樣的說法,即五窮六絕七翻身。實際上,經過了今年五月份以及六月上旬的考驗,A股市場的走勢似乎也在印證了五窮六絕的說法。但是,五窮六絕雖在,但未必會出現七翻身的走勢。由此可見,對於A股市場最終可否實現七翻身的走勢,往往更需要看當下的市場環境,是否支持股市實現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走向。

縱觀A股市場的歷史表現,熊市見底往往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其中,從調整時間來看,A股市場的熊市行情,往往需要經歷一段較為漫長的調整週期。縱觀此前幾輪的大熊市表現,熊市調整週期多為四年左右,而四年往往屬於一個牛熊轉折點的關鍵時間點。

再者,從A股市場熊市調整的深度來看,縱觀以往多輪的熊市調整行情,除了2008年比較特殊的市場表現之外,其餘幾輪大熊市行情的累計最大調整幅度大概在50%左右。如今,A股市場累計最大跌幅已經基本上達到了歷年熊市累計最大跌幅的平均水平,2638點很大可能成為本輪熊市最低點。

與此同時,從破淨股變化情況分析,破淨股數量的增減,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參考性。然而,縱觀過去幾輪的熊市行情,在極端熊市調整行情下,破淨股數量均在150家以上,而更有甚者達到214家。至於目前的A股熊市行情,破淨股數量約為130家,但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破淨股數量的新高水平。

除此以外,仍需要看新股與次新股破發頻率,同期IPO募資規模的大小以及產業資本的增持力度、市場是否存在大面積定增倒掛的現象等。

實際上,從現階段的A股市場表現來看,前三條股市見底的條件也基本上符合了,但對於同期IPO募資規模以及產業資本的增持力度等因素,仍然略顯不足。不過,對於持股成本極低的原始股東以及其餘重要資金機構而言,即使現階段股票價格再度下跌30%,他們依舊獲利豐厚,一旦到了解禁期,難免會存在較大的減持意願,這也是當前A股市場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此外,對於高速IPO的環境下,股市融資壓力有增無減,這卻大大壓制了新增流動性的湧入熱情,而批量IPO,反而進一步分流股市的存量流動性,原本估值已經接近合理狀態的股票市場,如今卻深陷熊市陰跌的局面,一旦不少股票的跌幅過大,這同樣還會引發局部性的系統風險,反而帶來了惡性循環的影響,這也是當前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郭施亮


2008年A股市場的底部區域具體在哪?是很多穩健投資者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很多人面對目前的結構化行情,一直採取空倉狀態,其實就是在等待這個底部的到來。研判A股市場的底部位置。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量。

第一,從技術角度分析看,2000點到2638點之間應該是A股市場的技術性底部。從大的結構分析來看,目前認為上證股指應該處在在月C的調整過程中,如果按照標準的月C結構研判,這波月級別調整上證股指一定會跌穿2638,但決不會擊穿2000點。會在2000點到2638點之間有一個技術性築底,隨後開啟階段性行情。但這是說的標準情況,往往股市走出的都是非標準的變異圖形,從目前的管理層表態和技術結構分析,上證股指大概率可能跌破3000點,在2880一線反覆築底,也可能完成底部區域的構成。


第二,從時間週期的角度看,2018年年末有可能築底成功,隨後開啟牛市行情。從技術圖形上看,上證股指的月B反走了25個月左右,空間幅度近1000點,可以說這波月B走的時間比較長,但幅度並不大。那麼月C的調整時間應該相對比較短,幅度也會比較大,所以說,從週期研判的角度來看,這裡的月C調整應該大勢延續到2018年末甚至到2009年初。

總之,無論從結構分析還是時間週期來看,距離2018年年底部區域還有一段時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2018年的底部區域已經臨近,甚至可能開啟未來十年的牛市行情。

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小散李大鵬


2018股市底部,已經差不多了。大概就在7月6日創下的年內新低2691,如果還有往下走得可能,應該不會低於2500。

我們根據經驗來判斷,當日滬市日交易量不到1500億元,成交量及其萎靡。地量即地價,也就是A股底部顯然已經臨近。

其次是,今年以來,共有239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規模104.53億元,同比去年增幅346.52%,且超過2017年全年規模。此外,年內上市公司累計增持次數也較去年同期攀升51.01%。

回購直接影響公司股本結構,減少公司註冊資金,變相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以及每股公積金,EPS的增大,導致公司市盈率的降低、股東回報的潛在增加,比方公司的ROE、ROA都會因此而提升。這樣公司的實際投資價值得到極大提高。有助於股市的築底。

如果單純從技術面上來分析,在2017年12月的3587點階段高點以來,滬市已經完成C浪築底。從3587到2018年4月22日的3220;從3220,到2018年5月21日的3219,從3219到7月6日的新低,這一輪股市下跌,已經接近尾聲。

目前,A股市盈率中位數29.91倍,5年以來首次跌破30倍;市淨率中位數2.4倍,5年來首次跌破2.5倍。上證綜指市盈率12.42倍,跌破熔斷底的12.87倍,也低於1664點的13.49倍。

1998年以來,市盈率中位數會比現在更低的只有4個年份,分別是2005年(均取7月5日)、2012年、2013年和2006年,市盈率中位數分別為20.56 倍、28.78倍、28.91 倍和29.32倍,上證指數在這四個時點分別是1039.04點、2201.35點、2007.2點和1718.56點。

可以說,A股目前已經在底部集結。但市場是有慣性的,下跌時候大家集體跑路,或許還會往下掉一點。而且手人民幣貶值影響,或許還會有一小波探底行為。


波士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今天市場又創了新低,上證指數最低下探到2665點,深證指數最低下探到8341點,創業板指數跌到了1432點,全部都是本輪下跌的新低。

股民們通通懵逼了,有利好不漲,出利空就跌,沒有利空利多照樣創新低。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究竟在哪裡呢?

這個確實很難預測,能預測出具體點位的,不是神仙就是騙子。老巴有句話,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但是現在這個位置,你是貪婪還是恐慌呢?

很多人嚇得快跳樓了,但是還是忍不住抄底抄底再抄底,這不是貪婪的表現嗎?重要微博、頭條、微信上有大V喊抄底,並且喊了抄底有人響應,就說明市場還是沒有見底的。

今年下半年市場大概率還是弱勢震盪行情,所謂弱勢震盪,就是便下跌邊震盪,下跌過程中市場中樞不斷下移。

這個位置勸大家割肉,確實不太合時宜,但是大家一定要謹慎抄底,留下足夠的現金,才是在熊市裡存活的最重要手段。

最後我也蒙一下,股市的底部大概在2400點吧。


首席投資官


《蘇黎世投資定律》中早就說過:真正的投資家是不做預測的,尤其是不猜底,不猜明天漲跌多少。

對於今年的市場底部,有各種說法,有人看到了2638點,甚至有人說可能去2300點。其實這些對於操作,都沒有多大意義。真正重要的是跟對趨勢。


還是在2016年1月,我就在微博上說過,猜底沒有意義。

我們只能積極地等。
等到跌無可跌,等到量縮到極致,等到新的熱點接二連三地出現。
這其間,菜鳥勿動,即便高手,倉位也不要超過三成,下落通道中的反彈,無異於刀口舔血,不做也罷。

即使是自己看的很明白的波段,也要慎重行事,小倉位參與,以免被大盤拖累。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


比較靠譜的投資,都是做對趨勢的,等到趨勢成型,投資之旅也便成行了。


作為國際問題研究者,今天特意回答這個問題,是希望大家注意一下今年的國際環境,尤其是給市場帶來各種動盪的特朗普大叔

從過去一段時間看,無論是2月初A股的大跌,還是3月23日以來的屢屢大跌,都是特朗普有關。尤其是此番對華貿易戰。

對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特朗普來說,他想達到的目的,一定會不顧一切促成,至少要無憾於己。而且,經過一次又一次強勢促成各種事情,他的自信乃至自負越發強烈,這將使得他在對華,乃至未來對待伊朗、俄羅斯,可能都會更加嚴厲與狠辣。這無疑增加了A股的變數,這是大家必須注意的。

什麼時候,中美之間真正拔掉了這根刺,氣氛溫和了,底大概也就快到了。


社科院張國慶


最近,房地產市場火爆,任何調控措施幾乎都沒多大效果,而股市卻跌迭不休,眼看就要3000點保衛戰了。現在很多人在問,A股市場的底部在哪裡?我可以告訴大家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絕對不可能是3000點,可能向下還有較大的下探空間,不過,鑑於現在股價走得冰火兩重天,所以投資者應該是“棄指數,重個股”,你老是看著股市底部沒多大意思。

要說A股市場所有股票近日全都盡墨,我看也不見得。6月來貴州茅臺、山煤國際、鄭州煤電等大盤藍籌股股價卻持續走好。截至6月13日,兩市共有144只個股股價較2638點時的收盤價漲幅超過一倍。但同樣,剔除2016年以來上市的個股,截至6月13日,短短9個交易日,兩市共有1792只個股6月以來的最低價跌破了2016年1月27日滬指2638點時的最低價,佔比為63.95%。

這說明了股市結構正在嚴重分化中,就是銀行類、能源類、白酒類個股屢創新高,而業績差,ST股票、創業板個股卻呈現下跌的通道中。今年投資者能否在股市賺到錢,主要看2018年你是如何選擇股票,如果選對了個股,即使股指再下跌,你照樣能夠從中牟利,但如果選錯了個股,可能結果完全不一樣,會輸得很慘。

本輪A股上漲行情始於2014年10月,於2015年上半年,股市也開始了加槓桿,融資融券和場外配資的資金紛紛入市,於是把股指推高至5000點以上,當年股指為啥會大漲?主要是因為央行貨幣政策的放開。而現在股指為啥會要退守3000點,甚至個別股票都跌破了前期的歷史低點,這主要是流動性不足問題。

一方面,全球央行都在收縮貨幣,中國也不得不收緊流動性,並且金融去槓桿。另一方面,A股市場沒有賺錢效應,而大量的資金都湧向了二三四線城市炒房了。這就意味著,央行為了緩解錢荒現象,就算釋放了一些流動性,以緩解錢荒問題,都要被房地產業吸走了。所以,下半年A股挑戰2638點毫無懸念,本輪下跌行情恐怕在2018年還不會結束,A股的流動性不足,是導致股市不斷探底的主因。


不執著財經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鄭步春認為:

A股週一(7月2日)重挫。截至收盤,滬綜指跌2.52%至2775.56點,深綜指跌1.58%至1582.26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跌1.32%、1.02%。以金融地產為首的權重股是下跌重災區,上證50指數跌幅達到3.77%。

最近股市負面因素較多,市場出現一定程度殺跌本也可以理解,但如此大的跌幅卻有些出人意料。個人認為,這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人民幣繼續貶值,二是當日港股休市,滬股通、深股通交易關閉。

大家知道,北上資金今年以來以淨買入為主。此外,這些資金不太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當這種穩定資金缺位時,內地一些偏好追漲殺跌的機構就沒什麼鬥志了。北上資金總量雖然不是很大,但其指引作用及穩定人心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

由金融地產等權重股的殺跌勢能來看,後市可能還會有些殺跌慣性,但對大盤的拖累作用應會漸漸趨小。

需要看到,週一除一些“閃崩”個股外,絕大多數非權重股還是相對抗跌的,特別是中小創。也許大盤再震盪幾天就會否極泰來。這一方面是因為7月5日降准將正式實施,另一方面,7月6日中美貿易問題可能會有個階段性結果。如果最終的結果是好消息,股市顯然容易出現報復性上漲;如果是壞消息,那也算是“靴子落地”。

目前資金面有所改善,這是股市一個極有利的背景。考慮到絕大多數個股調整極大,我相信股市已“非常接近底部”,建議倉輕的投資者慢慢開始佈局。在具體品種選擇上,個人建議,投資者應暫時避開金融地產等眼前就有利空的品種,通常應佈局中線超跌但短線已呈現抗跌企穩跡象的品種。另外,投資者應緊盯中報情況,一旦發現買錯了,應及時換股。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闢專欄,讀者可以在每週日至週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每日經濟新聞


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在哪裡?這個問題確實問的有點無厘頭,股市的底部那是你我這種凡人能夠窺測的到的呢?如果能夠有人可以明確知道股市的底部在哪裡,我想這個人應該在股市當中的資產應該是非常多了,因為每一輪股市的底部都可以提前知道。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底部是走出來的,即使技術分析判斷的點位差不多就是那個位置,但是最終走出來的話,並非如此,因為只有底部市場本身才知道。廢話不多說了,我們從A股歷來走勢給大家分析一下,從技術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底部大概在什麼位置。

  • 首先,我們從技術面,根據A股以往的歷史行情走勢和底部特徵,給大家分析一下,2018年中國股市的底部在哪裡?

上證指數:日線

上證指數,日線圖走勢從今年3587跌至2691點附近,一共累計下跌了-22.80%,其中一月份和五六月份跌幅最大,目前滬指大盤,日線已經開始有所止跌企穩的跡象,因為2691的雙底結構還是非常的明顯,但是真正的雙底確認還是需要等待後市驗證,因為必須要突破頸線位置2920,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雙底形態確立。
雖然此前市場已經出現了止跌企穩和反彈的跡象,但是也只是技術性反彈,沒有量能支持的反彈,又或許只是曇花一現,短期來看2820和2920都面臨較大壓力,而目前如此低迷的成交量,恐怕不足以支撐大盤反彈突破此點位,所以對於後市我們還是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為目前不但成交量沒有起來,而MACD技術指標,也是處於死叉狀態,所以這一點我們要客觀對待。

滬指大盤:周線

滬指大盤,周線圖走勢,目前也出現了一定的止跌跡象,2691點附近出來了一定的反彈,有種類似雙針探底的形態,但是目前周線還是未能突破2800點位置,甚至不一半的位置都沒有到,所以對於後市我們還是要客觀對待和評判。同樣,周線成交量也比較低迷,這對後市的反彈影響比較大,而技術指標MACD也是處於死叉狀態,處於弱勢震盪區域,所以需要客觀看待目前的市場反彈走勢。
周線上方壓力2920是雙底的頸線位置,必須要突破,此外是周線下降趨勢線壓力2940位置,最重要的是3000點附近的缺口壓力是最大的,後市要想突破此位置,必須得放巨量。

滬指大盤:月線

滬指大盤,月線圖走勢,目前還沒有明顯的止跌跡象,而當天的雙針探底走勢,後市還需要驗證,2691點支撐,有待後市去驗證,如果後市跌破2691點支撐,必須考驗2638點,也是就2016年熔斷以來的低點位置,其次是2500點附近的上升趨勢線支撐位置。
我們看到此前7月9日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說“A股大盤有所箱體震盪式圓弧底”,我覺得這一點是有可能會實現的,目前滬指大盤月線的走勢就有點類似箱體震盪式圓弧底,目前主要還是箱體震盪位置,但是如果一旦跌破2638點箱體下軌支撐,那麼勢必考驗2500點上升趨勢的支撐位置,未來走出一個圓弧底,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當然了這一切只是一些合理的推測和對未來行情趨勢和方向的演繹,真正的走勢,還得市場說了算,就目前滬指大盤月線而言,我覺得見底,還需要考驗,因為畢竟目前還沒出現明顯的底部信號,還有待後市不斷加以驗證,而這個驗證的時間週期,我覺得至少還得兩三個月,因為僅憑目前兩根K線走勢是很難判斷後市走勢的,所以這裡需要注意。
綜合分析:

總之目前市場短期雖有反彈,但是距離真正見底,還需時日加以驗證,最起碼日線的雙底頸線壓力位2920必須要放量突破,就目前的成交量走勢,還是很難突破,所以短期市場或依然以震盪調整位置,所以短期的策略,依然是偏中短線位置,尋找超跌反彈的個股機會。

如果短期跌破了2691兒童底支撐的化,那麼勢必考驗2638熔斷以來的低點支撐,還有就是2500點上升趨勢線的支撐位,這是未來市場行情演繹的三道重要防線,所以我個人覺得今年2018年最多可能就跌倒2500點附近!

  • 接下來,我們從目前A股市盈率和估值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未來2018年A股的底部可能在那個位置,僅供大家進行參考。

A股市盈率: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A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到歷史性底部區域,比2008年的市盈率還要低,這麼低的市盈率,A股應該是嚴重超跌,如果2018年跌倒2638點或2500點的話,那麼市盈率就更低了啊,和2014年相比差不多了,這麼低的市盈率,應該已經是底部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這個問題有點誤導廣大股民,因為上證指數與個股的走勢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很多個股跌的面目全非,而上證指數卻跌幅很小,上證指數嚴重失真,所以,上證的底部不等於個股的底部,如果要說底部,其實很多個股的價格早已跌破了2008年的歷史新低,所以,要搞清楚2018年股市的底部在哪裡,要先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一、上證是上證50的上證,上證的底部不等於個股的底部:

上證指數的走勢與上證50指數的走勢驚人的相似,都是在2018年2月份暴跌之後的底部破位弱勢震盪,不同的是,上證50從2016年的2000點漲到了2018年1月份的3200點,漲幅達60%,現在只回調到了2667點,還有30%多的漲幅,而同期中小板指數最高漲幅33%,現在回調後還剩13%左右的漲幅,二者上漲和回調的幅度都不在一個水平上,所以單看上證的底部在哪裡沒有太大的意義,不能反映市場真實的情況!

其實中小板指數也不能完全反映大多數個股的走勢,因為中小板指數總的還是漲的,但是很多個股早已屢創新低!說白了,機構還是在通過控制中小板和上證50的權重股來控制著指數的波動。

二、個股止跌才是真的底部:

上證指數早已失真,個股早已跌的面目全非,所以看上證指數帶有很大的欺騙性,容易誤導自己的操作,對於業績良好的票,如果已經屢創新低,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市場資金的關注,而不要隨著上證指數的調整來跟風殺跌,個人認為那樣不可取。

三、績優股和垃圾股的走勢將兩極分化明顯:

現在的市場環境確實與以前大不一樣了,現在的金融市場越來越開放,許多制度設計將逐漸與世界接軌,新股發行和垃圾股退市將逐漸並行,有進有出,市場才會更加健康,目前的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很多業績差的股票將被市場遺棄成為仙股,而績優股將受到資金的青睞,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手中股票的基本面變化,如果基本面已經惡化那就沒有死守的必要,如果基本面良好,而股價一直被錯殺,那就耐性等待市場資金的關注!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