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八大金剛有鄭耀先嗎?

火火炎焱2099


如果說的是真實的歷史,那戴笠並沒有所謂的八大金剛。倒是在國民黨中有所謂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之說。

戴笠的揮下擁有四大殺手,分別是趙理君、王天木、陳恭澍、沈醉。他們四個又稱為軍統四凶,也可以算作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剛。

趙理君流氓出身,江湖人稱“追命太歲”。但其實際上與日本人勾結,從事毒品走私,早已經淪為了一個漢奸。後來事情敗露趙理君潛逃,被蔣介石通緝,經查實,趙理君為日本藍衣社特務,是一個早已投降日寇的漢奸。

王天木和戴笠是親家關係,也是戴笠手下一員得力的大將。王天木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時,曾和一眾愛國學生結拜為十兄弟,專門對付日軍和漢奸。其參與過刺殺汪精衛,暗殺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偽華北聯合儲備銀行天津分行經理兼偽津海關監督程錫庚等眾漢奸。

陳恭澍曾擔任過,軍統天津站站長,華北及上海區區長,參加和策劃過數次重大的暗殺活動,這其中就包括了張敬堯、吉鴻昌、石友三、王克敏等。

沈醉,陸軍中將,在軍統中以年紀小,資格老而著稱。後來在盧漢起義中,沈醉發表起義廣播,要下屬特務交出器材槍支等到指定地點報告。在新中國沈醉享受副部級待遇,並連續被選為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歷史輕鬆看


  1. 小編的這個問題,有點簡單啊,對於注重“風箏”細節的都知道,戴笠口中的八大金剛。這八個人不僅僅是軍統頭子戴笠最器重的人物,而且也是蔣介石最欣賞的八位。

  2. 如果鄭耀先是八大金剛之一的話,那何來“風箏”一說,另外對於徐百川這個軍統高官也是劇情虛構的角色。

  3.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主要指的是:陳誠,顧祝同,劉峙,何應欽,張治中,蔣鼎文,錢大鈞,和陳繼承這八位。而且這八位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國民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陳誠跟何應欽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

  4. “風箏”畢竟是柳雲龍按照歷史人物原型所塑造的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對於該人物描述,不單單是純粹的個人主義,還加入了大量的感情戲以及兄弟情,令該人物非常的飽滿。


娛樂最精華


風箏戴笠手下八大金剛有鄭耀先。 在電視劇《風箏》中鄭耀先是戴笠手下八大金剛之一,不過歷史上戴笠的八大金剛並沒有這號人物,戴笠手下的八大金剛也號稱國民黨的八大金剛,分別是何應欽、劉峙、錢大均、陳繼承、陳誠、顧祝同和張治中還有蔣鼎文,他們為國民黨做出了很多貢獻,不得不說國民黨當時確實很強悍。 鄭耀先去軍統十年一直在為戴笠做事。當然戴笠在歷史上也是很著名的軍統要員,還有他的八大金剛更是讓人聞風喪膽,把他稱為戴老闆一點不為過。

看過《風箏》後觀眾都很好奇戴笠是不是好人,其實對於戴笠還沒有什麼具體說明他是好是壞,在他死後章士釗曾題詞,不管戴笠是名滿天下還是謗滿天下都需要後世之人來評價,不可否認的是戴笠是情報行業的天才,是他建立了軍統局的情報機關,在抗日戰爭中他利用情報局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家對戴笠的偏見應該是他效忠蔣介石,而且和杜月笙交情匪淺,所以蔣介石把戴笠當做信任的人,所以戴笠的工作也有幫助蔣介石剷除敵人,難免會和共產黨員產生矛盾。戴笠的好壞是很難一句話來說清楚的,只怪當時戴笠的立場是蔣介石一派,所做的事情也有好有壞。

《風箏》中鄭耀先是個從共黨轉入軍統的一個間諜,他內心極度渴望迴歸組織,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一生還有幾個十年,又有誰願意在敵人的眼底下苟活,還必須眼睜睜看著同志們一個個被殘忍對待,不得不說鄭耀先這個人物刻畫的十分精彩,很期待他和戴笠之間的戲份。

在電視劇《風箏》中有幾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戴笠就是其中之一。 45年抗戰的勝利,對中國的人們群眾來說,是一個值得高興和慶祝的日子,但是對戴笠和他的手下來說,這便意味著世界末日。當時整個中國都在盼望著和平這一天的到來,當時蔣介石也邀請毛澤東一起商討和談事宜。當時雙方簽署了一個叫做“和平建國”的協議,也就意味著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消失,也就是是戴笠和其手下在軍統中的使命已經結束,或者成為被革除的對象。 當時的戴笠成為過街老鼠,非常的狼狽,戴笠自己心裡也非常的明白,他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68年在戴笠去往南京的飛機上機毀人亡,當時對戴笠的死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認為是他知道和掌握的資料太多,還有人說是他在追求“影后”的時候遇到了意外。 戴笠的死最終確定為是馬漢三所為,馬漢三是戴笠手下,受命潛伏在天津,之後被日本人抓獲,馬漢三用一把日本人非常感興趣的劍換取了自己的自由。馬漢三知道戴笠的為人,擔心日後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故,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風箏戴笠是怎麼死的 在劇中提到戴笠是因為飛機失事才去世的,但是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戴笠原本是鄭耀先的領導,對鄭耀先要信任許多,但是依舊安排宮庶在鄭耀先身邊。在最新的劇情中戴笠去世,毛人鳳上位,這對鄭耀先的行動產生更大的困難。 其實在歷史上,對於戴笠的說法也是褒貶不一。在國民黨內部,中統與軍統也是對立的連個部門。早期的中統實權絕對要大過軍統的,戴笠自然要鞏固自己的勢力。鄭燿先在這個過程中出了大力,因而備受戴笠倚重。 在於組織的鬥爭中,因為立場的不同,戴笠當然是做了許多人事情。但是在國民黨戰略方針指向國外侵略的時候,戴笠作為軍統頭子,還是表現出了相當有血腥的承擔。從愛國這一點來說,戴笠實在算不得一個壞人。


懶懶的小寶


戴笠在軍統只有四大金剛,分別是陳恭澍、趙理君、沈醉和王天木,至於鄭耀先不過是小說裡虛擬的人物,自然不在此列,到這個層級的軍統大特務也基本沒有可能是臥底。



王天木和陳恭澍在抗日戰爭期間都任職過軍統上海區區長,負責敵後特務工作,在日本憲兵和76號的共同打擊下,兩人先後被捕叛變;趙理君是軍統第一殺手 ,江湖人稱“追命太歲”,暗殺過楊杏佛史量才等民主人士,後因私仇擅殺國民黨要員,被蔣介石下令槍決;沈醉大家比較瞭解,軍統總務處長,戴笠死後貶到雲南站任站長,盧漢起義時被俘。

《風箏》裡的宮庶,大約就取自陳恭澍的字。

不過,軍統局機關倒是有八大處,估計是小說將兩類情況合併編寫出來的的八大金剛,八處分別是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行動處、電訊處、司法處、人事處、經理處和總務處,沈醉就是軍統最年輕的少將總務處長。



另外,戴笠為了培養個人勢力,還組織了一個號稱“小黃埔”的十人團,由他自己牽頭,包括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六組組長唐縱,忠義救國軍總指揮周偉龍,中央軍校西安七分校教育長梁乾喬等九人,將軍統勢力通過十人團滲透到國民黨各職能部門。

戴笠摔死後,這些小組織也是樹倒猢猻散,不復存在,軍統局機關也被繼任者毛人鳳大力整頓,戴笠重用的一批幹部都被解職或下放外勤區站,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鄭耀先嘛,不過是電視劇裡編造出來的的熱鬧,不用較真。


度度狼gg


鄭耀先,諜戰劇《風箏》主角,是集眾多歷史原型為一身的人造人物;八大金剛也是誇了點,戴笠倒是手下有“四大金剛”:陳恭澍、趙理君、沈醉、王天木;外部稱“四凶”。簡單介紹一下,以供茶餘飯聊以充飢。

一.軍統第一殺手:陳恭澍。(1907-1969--?);少將軍銜;

陳恭澍:河北寧河人,出自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生,算起來還應該是戴笠的學長,1932年開始,他加入了復興社。在軍統期間,陳恭澍成為戴笠的得力干將,辦下了不少的漂亮的案子:刺殺漢奸張敬堯、毒殺漢奸軍閥石友三、 制裁漢奸殷汝耕、襲擊漢奸王克敏、 槍殺青幫頭子張嘯林、河內刺殺汪精衛、刀劈上海偽市長傅筱庵、槍殺上海工部局警務處處長赤木親之等等,陳恭澍都是幕後最大的操盤手,他被稱為“軍統第一殺手”。

1949年後,陳恭澍去了臺灣,任職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處長,軍銜為少將。1969年才退休,晚年時的陳恭澍非常低調,猶如他早年做殺手般隱藏得很深,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他這號人在,就連他具體去世年齡都不詳。謎一樣的陳恭澍。

二.短命的“追命太歲”-- 趙理君(1905-1942);少將軍銜;

趙理君:四川蒲江人,黃埔軍校五期生出身,1931年開始投靠軍統。


趙理君是個惡人。被他下手殺害的知名人士很多,呼籲全國統一抗戰的民權大同盟領導人楊杏佛、《申報》總經理史量才, 甚至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唐紹儀也被趙理君親自下手剌殺。趙理君肆意胡為,殺人搶掠,無惡不作,狠毒無人能及,在執行任務中,他即使是碰到中統人員也不放過,當時就連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因為和趙有過節而被他派人暗殺。趙理君因此翻船,戴笠保他不了,老蔣聽了大怒,親自下令將趙理君就地處決。死時38歲。

三.“小兵大將”的殺手書生----沈醉(1914——1996;中將軍銜;

沈醉,湖南湘潭人。學生出身,1932年18歲,追隨姐夫“餘樂醒”進入剛剛成立的復興社特務組織,因其年齡小+突出的能力,一直被戴笠視為心腹順風順水,28歲就當上了軍統八大處之一的總務處少將處長。差一點成為宋美齡的赴美隨從武官,沈醉在軍統中是一個獨行特例的異類。他不僅有著一個特工的機敏果敢,同時文武雙全,武功高強、知識淵博,性格儒雅,與《延安頌》的作者莫耶還有一段傳奇驚世的戀情(《潛伏》原餘則成和晚秋的故事很像)。

他曾親自參與了暗殺楊杏佛以及抓捕第三國際駐上海代表等多樁特務活動,是軍統年輕一代中的傑出代表,但他卻不像其它軍統特工一樣吃喝嫖毒均不沾,這位冷麵殺手除了殺人,唯一業餘愛好竟是讀書,令人驚奇。

1949年,作為保密局雲南站長的沈醉被起義將領盧漢扣押,後隨盧漢起義。解放後,沈醉被當做戰犯關押,1960年被特赦,並出任了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寫過不少的回憶錄,後落實政策享受副部級待遇。壽終正寢吧。

四.年齡最大的“棋子”殺手--王天木 (1891年-1995)

王天木,原名王仁鏘,東北人。年輕時因為痛恨日本人勵志從軍報國,可笑的是他後來投降日偽,為日偽賣命。王天木先後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由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後來在吳泰勳介紹下加入軍統情報局,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很快成為軍統局炙手可熱的人物,和陳恭澍、趙理君、沈醉並稱軍統四大金剛。抗戰初期,王天木是抗日鋤奸運動的中堅力量,曾暗殺了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偽華北聯合儲備銀行天津分行經理兼偽海關監督程錫庚等不少漢奸。

1939年,王天木叛變,脫離軍統,轉投日本人扶持的汪政府,做了漢奸。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倒是沒有受到處罰。當時有人認為,他是戴笠在汪偽政府中佈下的一枚棋子,因而屬於是臥底人員。再後來,王天木去了臺灣,從此隱居在了臺灣 直到1995年去世(不知真偽、也太高了)。之前熱播的《偽裝者》,裡面的王天鳳,原型估計就是王天木。四大金剛裡他年齡最大,戴笠是1897年生人,據說差一點和戴笠成為兒女親家。

這就是戴笠軍統的“四大金剛”,結局不同令人唏噓歷史,千秋功罪留與後人評說吧



聞而思之



AAA美業發品總廠家


如果鄭耀先是戴笠的八大金剛,那他一定殺了無數共產黨員!怎麼又可能是共黨的臥底?這樣基本的邏輯都有問題,竟還有那麼多劇迷把該劇奉為真實!

當然,該劇的故事性,演員表演等都還不錯,不能完全抹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