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及中國的一半,靠什麼養活十幾億人口?

老木不可雕


根據2017年的最新數據,印度人口目前已經達到13.26億人,而中國人口,經過幾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控,現在是13.8億。

現在,不僅印度人口的增長率要遠高於中國,而且大有不久之後將取代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的勢頭。但是,印度國土僅有290萬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這麼小的國土面積,他們是靠什麼養活這麼多人的呢?

根據對印度的有限瞭解,有書君認為大概有這麼幾方面原因。

一、靠溫度適宜的氣候條件。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整個國家都處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季風氣侯圈內,全年溫度高,無霜期,糧食可達一年三熟。

不僅如此,印度正常情況下年降雨量可到1100毫米。

溫度高,雨水豐沛,當然是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

印度還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土壤。土壤在世界60類土壤中擁有46類。

因此,中國古人早就用羨慕的筆調描述印度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草”。

再看看中國,只有南方很小一部分地區屬熱帶,具備一年三熟的條件。其餘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亞熱帶,甚至溫帶季風區,一年最多兩熟。

至於廣袤的東北平原,作物更是隻能一年一熟。

而且,中國降水空間和時間分佈也是高度失衡的。歷史上水旱災害的記載不計其數。

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歷時兩千多年,較大旱災就發生了一千多次,幾乎是兩年一次,有的旱災甚至連續10餘年之久。水災也是屢見不鮮。

這種情況下,莊稼的收成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科技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農業生產,但自然災害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依然巨大。在這點上,印度的先天氣候條件明顯優於我國。

二、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耕地面積卻不小。

印度的國土面積為 290 萬平方公里,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積(1.6億公頃)卻高居世界第二,約佔總國土面積的51.61%,在世界主要大國中高居第一,也超過了中國的1.2億公頃。

這是因為印度多平原,而中國多山地丘陵。

所以,若論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資源稟賦,印度其實要遠遠好於中國。

中國國土雖然幅員遼闊,接近印度3倍,但其中大部分是山地丘陵、海拔上千米的高原和荒漠。

山地、高原、丘陵佔去了中國陸地總面積的66%,全國近70%縣區座落在山區。平原只佔少部分。而且海拔超過千米的地區佔到了65%。

所以,當我們為秦嶺、太行山、崑崙山、喜馬拉雅山等崇山峻嶺的雄奇風景感到驕傲時,還應該意識到,在全球海拔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國獨佔了7座,這對於我們的農業發展意味著什麼~

與此相反的是,印度的天然地理條件要顯著優於中國。

印度的平原面積佔國土總面積達到43%,僅恆河平原的面積就大大超過了中國最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兩個平原的面積之和。

其餘國土中大約28%是海拔高度幾百米的臺地和緩丘,18%是丘陵,只有11%是山地。有人就說了,印度不也有高原嗎?

有書君可以告訴你,印度的德干高原海拔高度與險峻情況跟我國的青藏高原可是完全沒法比。

人家那就是海拔較高的小平原,一點不影響莊稼生長,不像咱們氣候惡劣的藏北,直接就是不毛之地。

有利的地形結構使得印度50%以上國土為可耕地,相比之下,全球陸地面積中可耕地佔比僅10%,中國可耕地比例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這樣一算,印度純耕地面積比中國多出將近一倍!

1950年,新中國和獨立印度都處在建設初期,中國農業人口人均耕地3.27畝,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1/3,印度人均耕地相當世界水平的2/5。

到2008年,根據金磚國家統計手冊,中印兩國耕地面積比較,印度比中國多出了29%。

擁有這樣的自然條件、農地資源稟賦,只要幹活效率不是差的太離譜,養活十幾億人口還不至於難如登天。

三、印度普通民眾大多對生活標準要求不高。

目前印度貧富差距相當懸殊,普通民眾大多數生活還是很貧困的。

但是印度普通百姓對生活標準要求非常低,只要能吃飽,沒有什麼奢侈的要求。

這種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形成主要來源於印度的宗教文化。

印度教倡導生死輪迴,因果報應,這樣的理念可以起到精神鴉片的作用。

讓人將今生的苦難視為對前世的救贖,或者對來世的憧憬。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化解民眾對現實的不滿,消弭人的反抗意識。

產生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心理觀念。

再一個原因就是傳統的種姓制度對人根深蒂固的影響。

種姓制度規定,人的等級全憑出身,高種姓子子孫孫高種姓,低種姓無論再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既然命中註定無法改變,那就只能接受。這也是印度人普遍的心態。

基於對這種普遍的社會價值觀的認同,印度民眾大多安於貧困,對生活標準要求很低,因此也就很容易養活了。

綜上所述,相比較我國,印度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又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再加上普通民眾生活成本大多很低。

儘管他的國土面積不大,但養活13億人口目前來看也還不是太難。

但是再豐饒的土地也是有承受極限的。

曾有專家預測,我國土地對人口的承受極限是16億。

而印度由於宗教文化影響,歷任政府對日漸膨脹的人口從無絲毫把控的意思。長此發展下去,很難以想象未來的印度會是什麼樣子。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印度糧食不夠吃!印度的耕地面積確實要比中國大得多,但印度的糧食產量並不高,只能勉強滿足口糧需求

截止2017年印度擁有13.39億人口,外界普遍相信以印度目前的生育率計算,其人口超過中國指日可待。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而兩國國家,吃飯問題一直是擺在執政者面前的首要問題。

中國的國土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目前擁有耕地總面積140多萬平方公里,摺合約20億畝。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約6.2億噸,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

(中國耕地分佈)

不過由於人口過於眾多,中國的糧食自給率約在85%上下,也就是說需要大量進口糧食。

2017年中國糧食進口量為1.3億噸,身為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的同時,也身兼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

當然,我國的糧食自給率仍舊在安全線以上,之所以要進口這麼多糧食還是因為一些農業副產品的需要。

比如說中國進口的糧食中佔比最大的大豆,主要用途是榨油和充當飼料,並不直接當做人們的口糧。

(除了芯片,中國從美國進口最多的就是糧食,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

可即便如此,中國需要大量進口糧食仍是不爭的事實。

那與中國人口幾乎相當的印度該怎麼養活自己呢?

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1/3,但耕地面積要比中國大不少,約有150多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第二,僅次於美國,佔其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

(印度耕地分佈)

不過雖然擁有者如此遼闊的耕地,但印度的糧食產量卻很低,去年只有3億噸的收穫,尚不及中國的一半。

印度人口與中國幾乎相當,糧食產量卻只有中國的50%不到,按理說人均糧食分配也只有中國的一半。而中國目前尚且要進口大量的糧食,印度就更應該是糧食進口大國了。

可是有意思的是,印度去年不光不進口糧食,並且還是大量出口糧食!實在是讓人感到驚奇。

至於為什麼如此?

原因還是在於印度的製造業不發達,在國際貿易中鮮有競爭力的產品,為此只能靠出口糧食獲取急需的外匯。

(印度購買的那些飛機、坦克很大一部分都是拿老百姓的口糧換來的)

那印度老百姓吃啥呢?

答案:該吃還得吃。無非是少吃點,吃的孬一點。稀的、乾的摻和著吃。

要知道印度平常人家可是很少吃肉的,因為飼養牲口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和糧食。而印度的糧食產量連人都不夠吃,又怎麼可能去大規模搞肉製品生產呢?

(印度人日常的飲食就是米飯搭配些辛辣佐料,肉食並不多見)

不過有人可能反駁:印度的牛很多啊!遍地都是。

的確,印度的牛非常多,總數目超過1億頭。但那是因為印度的印度教徒不允許吃牛、殺牛,導致印度牛的“安全環境”很好,可以無憂無慮的繁衍生息,跟印度的牲畜養殖業沒有半點關係!

所以,印度的糧食生產勉強僅夠果腹。能吃飽就不錯了,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饑荒就該謝天謝地了。


千佛山車神


印度同為中國屬於亞洲的人口大國,其人口僅次於中國十四億人口。然而印度的國土面積並沒有像中國那麼的地大物博,但印度的耕種面積遠比中國大。印度的耕地面積亞洲第一,氣候環境適合耕種,而印度的生活水平遠不及中國.俗話說的好,好死不如賴活著,在印度人民眼裡能夠保證餓就行,對生活質量要求是很低的。

介紹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種姓制度

在印度種姓制度也是相當嚴格,印度古代深受雅利安人的種姓制度影響,從古到今作為種姓制度的最後等級首陀羅和賤民,幾乎佔據人口的百分之80。即使到現在,印度人中絕大部分是窮人,窮的只能剛剛吃飽的狀態。

農業

印度國土面積不及我國三分之一的領土大,但在耕種的印度在基礎條件上比中國強太多了。印度處於熱帶,亞熱帶,雨水,熱量都是十分充足。


作為一個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其其72%人口都是農民。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

但也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印度人生活也相當困難。

在這樣生存環境有大幅度的落差,印度憑藉大量的耕地來養活自己。然而作為印度普通百姓對生活要求也只有最低的吃飽,沒有太奢侈的要求。


匯通網


原因其實很簡單,印度人口不存在老齡化現象!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呢?沒錯,印度人口的百分之六十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但是,大家有考慮過這一現象是如何做到的嗎?連一些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都沒有做到的事,印度做成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國的經濟學者認為印度具有足夠潛力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原因。但是,如果只看數據就認為印度似乎很了不起,那就錯了。




我們都知道,印度的人口馬上將超越中國,但他的國土面積卻只有中國的一半。不過他又是個糧食出口大國,在最近幾年都是位列糧食出口第一的國家。不過事實上,印度的大多數農民可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豐衣足食。



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佈2016全球飢餓指數表明,印度僅比朝鮮高一個名次,位列118個統計國家中的第97位。再回過頭來看看印度人口的平均壽命:29歲!這應該足夠解釋為什麼印度相對人口而言為何能夠用中國一半的土地養活十幾億人口了吧?

造成印度可以養活那麼多人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可惜的都是負面因素:嚴重的環境汙染;落後的醫療衛生體系;生產效率的低下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約著印度人口的平均壽命。



17年10月印度醫院再一次出現嬰兒致死事故!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印度無處不在的乞討者,人數之多令人驚歎!


吃飯不刷碗1


南亞次大陸,一共有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和馬爾代夫七個國家,其中有3個國家的人口過億,分別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這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4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近17億的人口。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印度總面積298萬平方公里,至2017年底,總人口達到驚人的13.39億,比整個歐洲,非洲,美洲的人口還多,人口密度為450.4/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南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面積其實並不算很大,僅排名世界第七,卻生活著七分之一多的世界人口,印度靠什麼養活這麼多人?



一:優越的地理條件,印度的中部是著名的印度河--恆河平原,這個平原分為東西兩部分,為印巴共有,其中位於東部的印度恆河平原總面積高達57.5萬平方公里,加上分散在印度其他地區的平原,平原佔到了印度總面積的40%,而山地只佔25%,高原佔3/1,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無論是在平原,山地,高原,都是具備人類居住生存的條件,這種地形上的優勢,不僅讓交通方便,而且使人口往來頻繁,可大大形成人口集中區。像馬哈拉斯特拉邦,北方邦人口都超過了一億,其中北方邦的人口更是接近了兩億。



二:優越的自然條件: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核心區域,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深入印度洋,從喜馬拉雅山帶來的雪水和每一年都有的季風雨滋潤了這塊大陸,印度境內河流眾多,水網密集,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衝擊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作為解決人口溫飽問題的糧食印度完全沒有這一方面的擔憂,不僅農作物品類多而且產量非常可觀,要養活13多億人口對於印度來說壓力不算大。



三:耕地面積夠大,印度的面積雖然只有我們國家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積卻是亞洲第一,達1.6億公頃,印度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光熱條件較好,平原面積廣大,像恆河平原,恆河衝擊三角洲都是印度最為著名的糧倉,印度人均耕地面積是我們國家的兩倍,糧食可以一年三熟,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大國,而我們國家卻是排名世界前列的糧食進口大國,作為農業大國的印度根本不缺糧食,養活13億多的人口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不過,印度並沒有搞什麼計劃生育,這使印度的人口依然在快速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前印度將實現對中國人口的超越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人口的無限增加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印度沉重的國家負擔,糧食危機總有一天會出現。


大國布衣


印度面積雖然只有我們的三分之一,可他們耕地面積比我們多。

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四個國家是中美俄印,而中國是最小的。我們國家雖然領土廣闊,但西部很多地區是荒漠和草原,降雨少、乾旱,無法耕作。而中部和東部,不少地區又是山地丘陵地區,擁有大面積的地區不多。


我國耕地面積約為1.28億公頃,主要分佈在下圖區域。但是,印度卻達到1.9億公頃,比我們多出了許多,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也就是說,理論上印度的耕地面積還比我們多,所以他們能比我們養活更多的人口。


但是這只是理論上,事實上印度的糧食危機比我們嚴重得多。印度雖然耕地面積多,雨水也比我們豐沛,但由於農業技術落後,單位產量遠不如中國。

而且,他們的耕地利用率也比不上我們。加上人口增長率不低,糧食壓力始終難以得到根治。所以,印度如今飢餓人口,依舊位居世界前列,這是相當危險的情況。


反觀我們,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我人口增長的下滑,我國早已擺脫糧食困難,現在人們的菜籃子也是日益豐富。這在落後的印度,暫時是難以做到的。


當然,我們也有隱憂,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不少良田被佔用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是很危險的。民以食為天,只有確保糧食安全,才是國之根本。


所以,我們要嚴格打擊破壞耕地的行為,確保紅線的安全。同時,做好環境保護,造福子孫後代,才是關鍵。


這些歷史要讀


印度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只有中國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多點,也養活了十幾億人口,但我並不認為印度比中國還偉大!

整個印度領土的全境幾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相比之下,中國只有華北和東北有連片的大塊平坦平原,90%以上為丘陵和山地,這個地貌的優勢,印度比中國好了不知多少倍!



降水量、氣溫、土壤的優勢也十分明顯,印度全年平均氣溫普遍高於我國除華南以外的南方地區,植被生長迅速。 土壤因素和糧食產量密切相關。中國有著2/3的貧瘠土地和印度也是沒得比。印度是降水總量十分豐富的地區,有許多耕地。東北部迎風坡更是年降水達到10000毫米,成為世界雨極。看看印度現在,在以原始的大水漫灌或者靠天吃飯、隨意撒種、雜草叢生為主的情形下就已經能養活12億人了。要是把中國農民放到印度精耕細作,噴灌修渠,農機農藥化肥除草等措施一併升級,養活15-20億人並吃飽吃好根本毫無壓力!中國人是靠勤勞和智慧改造自然、把自然充分利用起來才有了今天的用全世界7%耕地養活19%人口!我們不要覺得印度很厲害而妄自菲薄,中國人是很偉大的,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繪就偉大的中國夢!


流川11


根據2017年的最新數據,印度人口目前已經增加到13.26億人,而中國人口為13.8億。考慮到印度人口的增長率遠高於中國,在不久之後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了。但是,印度打算怎麼養活這麼多人呢?

印度國土僅有290萬平方公里,耕地卻比中國還多!

其實,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耕地面積卻不小。印度的國土面積為 290 萬平方公里,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

印度的耕地面積(1.6億公頃)卻高居世界第二,約佔總國土面積的51.61%,在世界主要大國中高居第一,也超過了中國的1.2億公頃。

而且,整個印度除了北邊的喜馬拉雅山駐外,國土的全境幾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印度全年平均氣溫普遍高於我國除華南以外的南方地區,植被生長迅速;這個熱帶國家的降水量也十分豐富,全國的平均降雨量將近 1200 毫米,跟中國最富庶的魚米之鄉差不多......

這樣看下來,印度的自然條件可以說非常優越,特別適合發展糧食生產,甚至整都能實現水稻的一年三熟。相比之下,

中國只有南方很小一部分地區具備一年三熟的條件,其餘大部分地區都只能一年兩熟,有的地方甚至只能一年一熟。

印度的謊言:印度人均糧食203kg,4億人吃不飽飯!

然而,印度坐擁如此優厚的自然條件,糧食產量比中國卻差遠了——印度糧食畝產只有中國的兩三成,總產量只有中國的一半。再加上印度複雜的種姓、宗教和社會原因,印度市場上的大量糧食不但沒有被貧困人口所消費,反而大量出口到外國,最終導致幾億人陷入飢餓!

數據顯示,印度貧困人口超過整個非洲(約4.2億),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率超過50%;每天都有約3000名兒童因營養不良造成死亡;印度每年的人均糧食產量不到 200 公斤,最近幾年更是下降到 180多公斤;印度雖然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但實際上是富人和高種姓人群在吃肉,一般窮人的食物中很少能見到肉,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人在奧運會上拿到的金牌少得可憐,只有中國的1/100!

所以,印度的“養活”其實是有水分的,所謂“印度以少於中國的國土面積,養活了13億人”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中國人的勤勞智慧——“用全世界7%耕地養活了19%人口”真不是隨便什麼國家都能做到的!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人口大國,截止到2018年初,印度總人口已經達到了13.5億,是世界上唯二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大關的國家,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國。(中國2018年初的人口是13.9億億)

13.5億的人口,也就是13.5億張嘴要吃東西。這麼多的食物從哪裡來,當然是靠土地生產!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32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但是印度的的耕地面積卻達到了153.5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美國166.9萬平方公里,而中國面積卻只有134.87萬平方公里(2017年年底的數據)。

在說印度之前我還是要先說一下中國的糧食情況:

2017年底,國家公佈的數據是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位居世界第一),出口283萬噸,進口糧食總量13062萬噸(位居世界第一),把這三項數字相加,可得知2017年中國總的糧食攝入量達到了74570萬噸,其中進口的比例達到17%。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印度的糧食情況:

2017年印度糧食總產量2775萬噸,大概只有中國的40%,但是2017年印度光大米的出口量達到了1200萬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米出口國。

簡單來說,現在印度和中國在人口上相差無幾,而印度的糧食產量卻只有我們的40%左右。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作為世界上糧食產量排名第一的中國,同時還在大量進口糧食。反觀印度,在糧食產量遠遜於我國的情況下,同時還在大量出口大米。



看到這裡,大概也就知道了為什麼那麼多印度人瘦骨嶙峋,因為根本就吃不飽。據統計,印度有接近10億的極端貧困人口,佔據印度總人口的80%。


胡史亂翔


如果只看到印度的國土而忽視了印度其他方面的優勢,顯然會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印度的文化及地理優勢,讓他有能力養活十幾億人口,甚至還可以出口大量糧食到外國。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國土面積大約300萬平方公里,大約為我國的三分之一大。但是,印度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這裡的氣候特點是終年炎熱,降雨充沛。年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降水量在1500毫米-2000毫米。所以,一遇到雨季植物就會處於瘋長狀態,非常有利於農業生產。

(印度平原)

印度北部緊靠喜馬拉雅山山脈,這裡多為丘陵和山地;在中部地區則是著名的印度河、恆河平原,這裡沃野千里;南部是德干高原和沿海平原,這裡非常適合熱點植物生長。印度大部分國土覆蓋肥沃的黑土和沖積土壤,都可以作為農業用地。據統計,印度的可耕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51.6%,約為153.5萬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二位。而我國人口雖然比印度大得多,但耕地面積只有150萬平方公里,且包含眾多山地、丘陵等貧瘠農田,不利於農耕,產量也低。而位於東北地區的黑土地雖然肥沃,因氣候寒冷,植物生長期短,遠不能和全年都可以生長的印度相比。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再配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印度成為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

(前去收割的印度農民)


目前,印度每年的大米出口量達到世界大米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這和自給率只有85%的我國形成鮮明對比!


不可否則任的是,印度地區的糧食產量只有2.6億噸,不及我國的一半。那麼,在人口差不多,糧食產量只有我國一半的情況下,印度是如何完成糧食自給自足又能出口的呢?

這就要從印度的文化上找原因了。

無為的思想使印度人均糧食消耗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從而實現自給自足!

目前世界人均糧食消耗量大約為400公斤,而印度人均消耗糧食大約為200公斤,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做到這一成績,不得不說印度的文化從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印度文化帶有強烈的無為思想,早在公元前這一思想就已經定型了。比如,河流定期發生的大洪水會沖垮沿岸城邦,印度人索性不再修建城市,以無為應對洪水的洗禮。近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是印度這一古老思想的近代化改良。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的聖雄甘地)

而同樣屬於古老文明的華夏就不是這樣,洪水來了總是想辦法治理,一個叫做鯀的人折騰了一輩子也沒搞定,白白浪費了大量資源!不過還好,到大禹時代終於把洪水治理好了!

(大禹治水)

所以,印度人所信奉的是生命在於靜止,使身體新陳代謝降低,從而減少了熱量的消耗。於是,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一日三餐,大多數印度人一天吃一頓就可以了,自然在人均糧食的低消耗上大大領先其他國家!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