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集」博大精深,走進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保管、研究、展示中國古代建築史、古建文化、古建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展品充分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力以及古代建築的博大精深。

鎮館之寶——中國藻井藝術孤品“北京隆福寺藻井”,國家一級文物,所屬年代為明代,上下共分六層,每層圓形主框架上均精雕細琢雲紋圖案。

藻井一般用在殿堂的正中,是一種高級的天花造型,站在隆福寺藻井下方往上看,其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圖,專家認為,隆福寺藻井在所有北京城古建築的藻井中是十分獨特精緻的,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藻井是建築內呈穹窿狀的天花,每一方格為一井,裝飾以花紋、雕刻、彩畫,故名“藻井”,最早見於漢賦,清代時多以龍為頂心裝飾,故又稱為“龍井”。

垂花門是我國古代民居建築院落內部的門,在四合院中,是內宅與外宅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因其簷柱不落地,垂吊在屋簷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形式,故稱為“垂花門”。此為一殿一卷式垂花門,是垂花門中最普遍、最常見的形式。

永樂宮龍虎殿模型,其木架結構清晰地展現在眼前。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即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內陳列有大量圖表、照片、實物、模型等,是一座豐富的古代建築知識寶庫。

古代建築物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雕花,在木器、磚石或房屋的隔扇、窗戶等上頭雕刻圖案、花紋,是一種民間藝術工藝,古典而雅緻。

卡子花,為明清傢俱部件名稱,是傢俱上的雕花飾件,多用在矮老的位置,實為裝飾化了的矮老,常被雕刻成方勝、卷草、雲頭、玉璧、銅錢、花卉、雙套環等形狀,既起到加固作用,又有著較強的裝飾效果。

宋代《營造法式》是我國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築技術專書,書中規定:“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物之大小,因而用之。”八等材的劃分如下 :一等材用於九間或十一間大殿,二等材用於五間或七間大殿,三等材用於三間或五間殿、七間廳堂,四等材用於三間殿、五間廳堂,五等材用於三間小殿、三間廳堂,六等材用於亭榭或小廳堂,七等材用於小殿或亭榭,八等材用於殿內藻井或小亭榭。

琉璃,又稱“流離”,是我國古代建築以及現代中式建築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製作工藝複雜,流光溢彩。


我國傳統建築木作工具,有的直至今日仍在沿用。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內系統介紹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發展歷史,此為北京四合院磚雕門樓,古色古香。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

乳釘紋方磚

門墩,又稱“門座”、“門臺”,是用於我國傳統民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構件,整體稱為“門枕石”,門外部分稱為“門墩”,是門樓中很有特色的一個組成部件,上面通常雕刻有傳統的吉祥圖案,也是珍貴的石刻藝術品。圖中最左側為“九世同居”圓門墩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