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上一篇有人建議我說說NAS,其實目前公認做的比較好的就是群暉了。

無論是產品體驗還是售後服務,經過這麼多年的積澱,行業裡口碑還是比較好的。

唯一讓人不爽的就是價格有點小貴,對於手頭不那麼寬裕的人來說,價格確實不是很友善。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辦法,比如很多人都嘗試弄過黑群輝,但是具體操作太複雜,出問題也很煩。

對於小白來說,不想花很多錢,又想擁有自己的私有云(這部分人數還挺多的,市場是有的)。

最近也在瞭解這方面的產品,倒正好看到兩款產品,都是CES上展示過的,特地拿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貓盤,最開始瞭解貓盤是在美國最大的硬件眾籌網站indiegogo上面發現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可以提供很多產品開發思路)。

先看樣子,這貨長下面這樣,看上去很簡潔,有一點現代科技風,外觀可以接受。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從功能上來看,基本涵蓋了普通人的基本需求,沒有特別突出的亮點。

比較有意思的是,它主打的是區塊鏈領域——直接挖出比特幣(貌似是專門針對迅雷的玩客雲,哈哈)。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為了體驗下這款產品,我還特地買了一個,從頭到尾體驗了下。

其中APP做的不錯,其中有一個叫做共享圈的功能,有點像微信朋友圈。

當你把文件分享出去後,可以通過“搜索”來蒐集資源,這點對我啟發比較大。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對於能挖比特幣盈利這一點,我猜測它有兩種盈利模式。

一、將這些挖礦的硬盤空間出售給B端客戶,然後將賣出去的錢買成比特幣,返還給礦工。

二、龐氏騙局。空間利用什麼的根本不管,就是靠後面的人,買貓盤的錢來填前面的窟窿。

當然以上都只是猜測。

總結下來就是(直接貼今天給小組人員彙報的PPT吧):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第二款產品名叫My Cloud,主打個人大容量數據存儲和備份,是另外一個小夥伴發現的。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看上去好像不怎麼樣(還很貴...),但是在亞馬遜賣出了超過4000件(可能國外審美不一樣吧)。

產品功能方面,主要是5點(直接上PPT內容吧),其中主打是備份(可能國外更強調的是安全)。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在使用過程中,相對比於貓盤的自動進行,My Cloud的流程就顯得比較繁瑣了,先要在網頁端進行一些設置,然後和手機連接。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所有參數配置好後,桌面版的界面長下面這個樣子。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手機端界面長這個樣子。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因為這款沒有購買直接體驗,所以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但是這難不倒小組的成員,可以通過亞馬遜的購買評論窺見一二。

通過翻看幾千條購買者的反饋,對於產品的積極評價,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6點。

其中第三條和第四條是比較有意思的點,外國人真的對於安全性方面更加看重。

在他們看來,將數據放在雲端,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確實讓他們不放心。

把數據放在能看見的實體當中,每天醒了看一看,嗯,我的數據還在,舒服(至少外國人這麼覺得)。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對於產品的消極評價也同樣突出,給出的亞馬遜評分呈現出了兩級分化的情況(難道亞馬遜也刷評論?猜測)。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下差評,都是源於產品使用後暴露的問題,說明產品還不完善。

反過來再去看上面的好評,可以發現基本上都是在誇產品概念(安全、隱私等)。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巧合的是,早上瀏覽36氪的時候,刷到了下面這條新聞(捂臉),安全的My Cloud被爆出安全漏洞。

阿里產品總監談個人NAS—貓盤和My Cloud

總的來說,通過了解以上兩款產品,在雲存儲功能方面給到了一些啟發,同時在與NAS要形成差異化競爭。

不管是產品宣傳還是產品功能,我覺得要打的點要從有趣、性價比方面來打。

有趣方面,可以添加分享朋友圈,增加一些互動,未來可能會有更有趣的生態。

性價比方面,可能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主要看營銷方面怎麼宣傳了,或許利用閒置空間挖礦也是不錯的想法(對於發燒友來說可能沒用,他們太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