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文|歷史有嚼勁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公元前314年,燕國的宰相子之發動叛亂,齊愍王見有機可乘,就渾水摸魚,攻下了燕國多座城池,實力大增,這一舉動使得原本想要臣服強秦的諸侯國都開始考慮齊國這個後盾,所以齊國算是徹底得罪了戰國七雄中的兩位——大燕和大秦,而其他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要麼對齊國的作為感到羞恥,要麼也因為齊國的強大而擔憂從而仇視齊國。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當下的網絡社會比較流行一句俚語——人在江湖不能飄。

齊愍王即位之後取得如此大的戰果,為國家開疆闢土,增加了版塊,就開始有些志得意滿,得意望形了,於是齊愍王行事開始暴虐無道,還大興土木,廣納美人,做了許多勞民傷財的事,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還是毛爺爺說的好:“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一個人如果因為自己的小小成就就驕傲自負,那麼他站得越高,也必定摔得越慘。齊國出來混了這麼久,終於到了要還賬的時候。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燕昭王在燕國因子之叛亂而元氣大傷之後,向謀士郭隗請教,先建尊賢堂,後築黃金臺,招賢納才,引得各國謀士都紛紛前來投奔燕國君主,樂毅就是其中的一位。燕昭王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在國力有所恢復之後就聯合其他國家建立盟軍,開始討伐齊國,希望能夠追回曾經被齊國攻佔的的城池。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軍事才能出眾的樂毅也沒有辜負燕昭王的期待,一路上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齊國的都城臨淄,然後毫不客氣的把臨淄城的金銀財寶和宗室祭祀用的重要物品全部都當作戰利品搬回了燕國,齊愍王和眾多王孫貴族落荒而逃,想著燕國消了氣之後就會退兵了。然而樂毅根本沒有要停下的打算 ,趁著士氣大增,他繼續向前,把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城池——莒和即墨。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這個時候,這篇故事的主人公——田單就要閃亮登場了。即墨城位於膠州半島東部的附屬地區,是齊國比較大的城邑,軍事防禦工程做的比較好,而且城內良田較多,軍糧充足,所以易守難攻。樂毅攻打齊國的70多座城池,不過用了半年時間,而面對由田單守衛的即墨城,他花了五年時間也沒能攻克下來,所以就採用包圍策略。

田單此時得以稍稍喘息,就開始思考如何對付樂毅這個勁敵。

燕昭公死後,燕惠公即位,燕惠公坐太子的時候就跟樂毅不太和睦。田單暗中派出的探子給田單送來這個消息之後,田單笑了,這就是“愁下眉頭,計上心頭。”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於是田單派出說客,去跟燕惠公說:“樂毅不過半年就能夠攻下齊國的70多座城池,而現在花了五年的時間,還沒能攻下齊國剩下的最後兩座小小城池,他這是不服氣大王您,不願意繼續為您效力呀!而且樂毅手握重兵,打下如此多的勝仗之後,在軍中的威望甚高,誰知道他會不會自立為王呢?”愚蠢多疑的燕惠公果然中了田單的離間計,就下令讓了樂毅回來,後來還處處擠兌樂毅,樂毅為保性命被迫逃往趙國。樂毅這員大將走了,燕國的其他將領就不足為慮,田單繼續他的謀劃。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田單這個人如果放在今天,小編覺得他肯定能拿奧斯卡小金人兒。他先在城池上面撒上鳥兒愛吃的食物,以至於鳥雀都在即墨城的上空盤旋,久久不肯離去,民眾們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就問博學多才的田單這是怎麼回事。田單就說:“這是上天要派來老師,教我們如何退敵呀!”這謊撒的面不改色心不跳,讓人不得不佩服田單的厚臉皮,此言一出,軍士之中有個楞頭青出來問:“我能做你的老師嗎?“說完以後可能怕田丹要揍他,扭頭就跑,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小編極度懷疑這個當兵的是田丹的托兒)後來田單派人把這個士兵給拉了回來,讓他面朝東坐,也就是上首之位,自己則恭恭敬敬的坐在下首,儼然把這名士兵當作老師。人在絕望的時候,往往會相信奇蹟的發生。民眾們也都相信是神明前來相助,於是民心大穩,相信齊國定然不會滅亡,士氣大振。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田丹又對民眾們說:”燕軍在城外挖掘我們的墳墓,使我們的先人不得安息。“從古至今,挖別人家祖墳都是極缺德的一件事兒,即墨城內的齊國民眾更加憤慨,發誓一定要守住城門,爭取打退欺人太甚的燕軍。

田單為了麻痺燕軍,就讓精兵守在城內,不讓他們在城牆之上巡防,卻讓婦女和兒童登上城牆,故意讓燕軍看見。後來還派人拿著金銀財寶去賄賂燕國的將領,接替樂毅的將領是平庸之人,沒有看出來齊國是在詐降,就信以為真,而燕國的將士們,圍城已經多年卻不能回家探親,飽受思鄉之苦,於是也都十分懈怠。

田丹看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就佈下火牛陣,尾巴著了火的牛,因為吃痛,就如同發了瘋一般衝進燕國的軍營內部,而燕軍又毫無防備,田單的偷襲成功。

此人智比孔明,國家僅剩兩城之際,他臨危受命追回失地

再後來,田單帶領齊國剩餘的軍隊,把燕軍打得節節敗退。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是鐵石做的心腸,總是會想念家鄉,燕軍將士在齊國駐守多年,也十分想念家中的父母親人,所以就希望戰爭趕緊結束,所以在面對齊國的反攻之時,也就沒有那麼盡力。同時齊國和燕國的風俗人文不大相同,曾經的70多座城池也並非固若金湯,完全聽燕國安排,仍有齊國內應,所以田單很快就收復了曾經被燕軍攻佔的失地。

田丹立下如此大功,就被齊襄王立為安平君,而且齊國還蠻開放的,後來趙國希望齊國能夠讓田單來幫助他們,齊王還真的答應了,田單就去趙國賺了一次外快,在被趙王封為都平君後,他幫助趙國攻下燕國的三座小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