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智慧 輕鬆拿下對手的離間計 北宋王欽若的讒言套路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更愛讀中華經典書籍,其中一本鬼谷子始終是我的床頭書,沒事就拿來讀一讀,學習一下古老的智慧,充實一下自己的大腦。


鬼谷子的智慧 輕鬆拿下對手的離間計 北宋王欽若的讒言套路​鬼谷子第四篇抵罅術,文章中有一句話特別有味道,本文對這話做一個解說和歷史案例輔助,讓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學習鬼谷子的智慧,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罅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

古人相信盤古開天地一說,相信天地以前是合在一起的,處於那種混沌狀態,後來被盤古劈了開來,所以鬼谷子自天地分開以來,任何事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縫隙,這是我們不能不留心觀察。用捭闔之術明察世間變化,又能運用抵罅術去解決問題,這種人,就可以稱之為聖人了。

這句話的潛在含義就是告訴我們,任何人或任何,都有嫌隙可以利用,使得自己產生效益,要想運用嫌隙,必須要明察秋毫,用捭闔的來洞察事情,然後運用這種抵罅術,卻擴大嫌隙或者縮小嫌隙,來獲取利益成就自我,無論何時自己都處於有好處可撈的勢位,這就是非常有能耐的人。


鬼谷子的智慧 輕鬆拿下對手的離間計 北宋王欽若的讒言套路​北宋宋真宗時期,有個王欽若是個非常牛逼的人物,為啥說他牛逼呢?這人非常善於發現和揣摩人心,並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來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欽若善於揣摩皇帝心思,宋真宗對王欽若是非常的信任,倆人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宋真宗給王欽若授予官職,都會詢問王欽若是不是滿意這個官職。王欽若為人陰險狡詐,而且非常愛嫉妒,很多遭受到了陷害,都不知道是王欽若干的,王欽若很厲害吧,別人都不知道誰是他的敵人,自然毫無還手之力。宋真宗時期還有一個很流弊的人物,那就是寇準,這個人聰明有謀略,一手操控運作了宋遼檀淵之盟。這時候寇準有些洋洋得意,自以為功勞頗大,經常自誇自己的能耐,當然宋真宗也頗為喜歡信任寇準。

王欽若內心非常嫉妒,害怕寇準會搶奪或者影響到自己的權勢。王欽若知道皇帝最忌諱大臣們宣揚自己的功勞,這樣會隱藏皇帝的光芒,搶了皇帝的風頭,而且下屬所做的一切功勞都是屬於上司的,這是當領導的潛規則,而寇準犯了這一忌諱,所以王欽若決定利用皇帝與功臣之間這個潛規則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一日朝會完成以後,寇準走了以後,真宗在座位上目送他離開,王欽若趁機離間宋真宗與寇準之間的關係。王欽若對宋真宗說道:“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對江山社稷有功勞,對麼?”宋真宗回答說:“是的。”王欽若接著說道:“檀淵之戰,陛下不以為是恥辱,卻反而認為寇準有功,這是為啥呀?”宋真宗也非常疑惑地問到:“你說這事是為什麼呢?”王欽若回答道:“檀淵之盟是城下之盟,春秋典籍裡認為這是一種恥辱。而檀淵之盟是被敵人兵臨城下而訂立的,是被逼無奈的結果,還有啥比這個更恥辱的結果呢?”聽王欽若說完,宋真宗臉色大變,變的非常難看。

王欽若接著說:“陛下聽說過賭博麼?賭錢者快要輸完的時候,就會傾其所有孤注一擲。陛下就是寇準的孤注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啊!”宋真宗聽到王欽若這麼一說,本來和寇準很親密的關係,馬上就有了嫌隙,後來就疏遠了寇準。

鬼谷子的智慧 輕鬆拿下對手的離間計 北宋王欽若的讒言套路​皇帝猜忌有功勞的大臣,這是歷史的規律,假如寇準功歸於上,自己不洋洋得意。王欽若又怎麼會利用這種情況陷害到寇準呢?又怎麼能離間到他們之間的關係呢?這就是鬼谷子的智慧,無論什麼時候,你都不會把自己置於失敗者的地位,因為你能未雨綢繆,你總能發現事物之間嫌隙,利用嫌隙,怎麼又會達不到目的呢?鬼谷子智慧無雙,願你我都學的智慧縱橫人生。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