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鳥瞰浦北縣,貴合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車流如梭;五皇山連綿起伏,萬畝荔枝園一碧千里。大浦高速公路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場面火熱;縣城一江兩岸綠樹成蔭,遊人怡然而樂……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世界長壽之鄉”“國家園林縣城”“自治區文明縣城”“自治區級優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自治區平安縣”……7月23日,2017年“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表彰名單中,浦北再次榜上有名,是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經濟增速,助推結構優化

近年來,浦北縣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加大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成立9個招商小分隊,縣四家班子分別擔任組長帶隊赴廣東、福建、山東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推出一系列親商利商的優惠政策,全面提升經濟發展。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2017年,僅用3個月,有中國房企前30強之稱的奧園集團項目便完成考察、洽談、簽約,落戶浦北並開工建設;蘇州高邁年產5萬輛新能源電動重型卡車從意向到簽約再到奠基建設,歷時不到兩個月,見證了重大項目審批的“浦北速度”。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2017年,集中開竣工5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9.98億元,涵蓋工業、棚改、旅遊、城鎮化、交通、文教衛生等多個領域。凱迪生物質發電、琦泉生物質發電、凱興電子和瀛通電子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紮根浦北;北部灣地區首條觀光索道五皇山索道觀光纜車正在加快建設中,龍門風力發電場一期500萬kWh(千瓦時)已併網發電。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2017年,全縣工業增加值89.49億元,增長10.3%;園區工業總產值達253.01億元,增長20.26%;園區稅收達2.45億元,增長24.36%。

浦北縣委書記韋業葵對記者說:“2017年,浦北縣地區經濟發展與結構優化、農業示範區建議、工業及產業園發展、特色旅遊、城鄉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7項指標增幅飛速提升。其中,第三產業增速排名全市第一。”2018年,該縣以建設“北部灣美麗後花園”和“國際康養勝地”為發展新目標,按照“1234”工作思路,全力促投資、穩增長,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上半年,全縣GDP完成71.39億元,增長9.1%;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46億元,增長10.5%;財政收入完成5.45億元,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億元,增長12%。其中,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項指標增長率排在全市兩縣兩區中第一位。

產旅增速,打造特色旅遊業

北通特色小鎮、龍門紅椎菌鎮分別列入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其中,龍門鎮列入自治區級特色小鎮。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據瞭解,浦北縣擁有五皇山、越州天湖、石祖禪茶園、大成鎮柑子根紅色革命旅遊區等得天獨厚的綠色旅遊,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與產業核心示範區,通過打造佳荔水果示範區、良田共享農莊、燊生生態園、官垌魚現代特色養殖示範區、石祖林中茶田園綜合等特色產旅一體示範區,北通平坡鋪兒村、龍門瓦魚埇等自治區級“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範村,拉動內需及旅遊業的發展。2017年,全縣旅遊達267.51萬人次,增長55.97%,年度旅遊總消費29.11億元,同比增長50.07%。全縣服務業增加值61.22億元,增長14.6%。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今年以來,該縣圍繞“擦亮一張名片,打贏兩大攻堅戰、構建核心產業、實施四個年活動”的“1234”發展思路,採取“電商+一村一品”“電商+外貿企業轉型”“電商+節會”“電商+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合作社+旅遊”的模式,成功打造“浦北電商”縣域名片。先後組織農特產品企業參加廣西2018年貨節、廣西電子商務高峰論壇暨廣西“壯族三月三”桂林電商節活動;依託“黨旗領航·電商扶貧”平臺,舉辦了浦北縣2018年電商年貨節、電商春耕節、“壯族三月三·壽鄉山水情”長壽之鄉特色旅遊產品展銷等活動,大力宣傳企業產品,打響了企業品牌。上半年,全縣電商交易額5.49億元,同比增長50%。

環境改善,助推城鄉良性發展

浦北縣:動能轉換 釋放魅力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浦北縣堅守環保底線,依靠獨特資源和區位優勢,優化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讓壽鄉天更藍、水更清。

對於不符合中央環保政策的“散亂汙”企業,該縣加快清出度,進一步騰退土地和環境容量。截至7月7日,全縣排查出“小散亂汙”企業159家,依法取締63家。監測數據顯示,浦北縣環境空氣和水質量達標率為100%。

“我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進得來,留下來,好起來。”韋業葵說。該縣出臺《浦北縣發展總部扶持方案》,實行縣領導掛點聯繫“五包制度”,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此外,該縣還提供“保姆式”服務,針對企業需求,組織農民工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企業新員工在崗培訓;通過定期舉辦招聘會,上門招工、定點招工,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難題。去年以來,該縣“自治區級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紮實推進,目前,已入園農民工創辦的企業9家,帶動農民工就業500多人。全縣申請扶貧車間69個,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1017人,輻射帶動340多戶貧困戶從事相關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