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

胸腔共鳴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胸腔不但是低聲區的主要共鳴腔體,能夠增加歌唱發聲的音響效果;它也是連接高中低聲區的橋樑,能夠輕鬆的解決聲區轉換時聲音斷裂的難題;它還是高聲區獲得氣息支持的動力。今天,老師來教你幾種關鍵的訓練技巧: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

經常靠牆練習。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感覺到氣息沿後背向前走的走向,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


選擇帶有濃厚胸聲的母音練習。一般發“歐”、“哞”、“嗨”等母音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發聲時咽喉腔儘量找“半打哈欠”的感覺,下顎自然不能過度僵硬用力,把聲音先打在上顎再移至牙根,讓聲音在氣管和喉頭周圍自然振動,最後通過氣管後傳至胸腔產生良好的胸腔共鳴。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


在歌唱過程中,要合理恰當地運用胸腔共鳴,不斷完善歌唱發聲方法,使我們的聲音得以發展。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