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一人之下」爲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一人不火的因素太多啦!剪輯呀!翻譯呀等等,可我一直覺得一人不火最大的因素是題材放的時機不對。

中國文化在世界交流中一直存有很大的斷層,而且在思想方面晦澀難懂不說且氛圍保守。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如果想把這種思想文化推廣出去,首先是引起他們的注意,譬如說我們能先把通俗易懂,輕鬆歡快的番推出國門,內容儘量現代化,摻雜一些中國特色的梗在裡頭,積累了大量的觀眾後。再推一些帶有中國歷史和習俗的番,當然時間上可以採取比較著名的歷史朝代或者人物(最好是全球皆知的那種),從點及面緩緩展出中國的各種習俗和文化,使世人充分吸收並瞭解中國歷史,自然而然就會理解一部分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最後就可以放這種帶有強烈中國文化內涵的番了,無論在裡面玩兒些現代梗也好,古典名著也好,接受起來就不會太難。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畢竟一人走的是劇情向,還是燒腦劇情,雖說也是為了科普道家文化知識,可重點還是劇情啊!不能為了宣傳舍棄劇情,不然那不就變成科普番了嗎?而且米二大大這部作品肯定是針對國人畫的,沒想過輸出國外吧!所以無論是文化,思想還是玩梗,都是按著中國人自己的喜好來畫的,如果無法保證外國觀眾都有中國觀眾那種思想文化水平,如此濃厚的中國色彩,就憑後期的刪增改減能把動漫推出去在國內外同受好評?做夢呢?!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作者想向國內觀眾宣傳道家文化的目的達不到。想看的外國觀眾,卻大多慘死在文化門檻的腳下,本來只想知道講的什麼,卻不想連話都聽不懂。。。這樣的作品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真的能火嗎?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我很想知道騰訊或者是繪夢向國外推送這些番劇的時候,無論是文化戰略還是商業戰略,有好好的做過規劃嗎?他們有目的嗎?是想開拓海外市場,與世界爭雄?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哪部作品在國內火了,就做出來不管,然後像賭徒一樣拼運氣,誰恰好在國外火了就做誰?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兒也要一步一步來。中國確實有很多優秀作品可以進行動畫化,但也要研究一下受眾群體呀!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天天喊著推出國門,倒是做給大家看看啊!繪夢拿著那麼多好作品,推廣力度如此之大,還不及全職高手的熱度高。

國漫“一人之下”為什麼在日本不火是有原因的

就算只拿它自個兒的作品,在日本最早自發火起來的居然還是宣傳力度不及狐妖的凸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