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視他爲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唐說歷史。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這句話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它是《隆中對》中諸葛亮對自己的描述。這其中有兩個人,管仲和樂毅,他們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偶像,管仲之名名揚天下,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那麼樂毅有何特別之處,能讓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視之為偶像呢?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樂毅是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有著經天緯地之才,未出山就名揚天下。當時他審時度勢,放棄強大的趙國,而是去投奔魏國,雖然魏王知道他不是等閒之輩,但是卻也只是給他一個閒職,這讓樂毅心裡很不爽啊!

他是一個胸懷大志,有抱負,有理想的人,怎麼會甘心留在此地庸碌一生呢?一次他聽說燕國正在招賢納士,就向魏王找了個藉口說去出使燕國。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樂毅懷著他的偉大抱負來到燕國,沒想到與燕王一番暢談之後,竟然一拍即合,樂毅也不管什麼使者身份了,直接歸於燕王旗下。而燕王直接封他為亞卿,也就相當於副丞相,一步登天的感覺有沒有?

此後,樂毅與燕昭王齊心協力將燕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燕昭王與齊國曾有滅國之恨,現在是時候報仇了。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樂毅向燕昭王提出聯合其他四國一起伐齊勝算更大,經過燕昭王的同意,樂毅率領五國之兵將齊國打的落花流水,一敗塗地,連下齊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然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昭王死後,其子燕惠王繼位,燕惠王受到小人挑撥,說樂毅留著齊國最後兩座城池不攻是為了自立為王。而燕惠王在做太子之時就已對樂毅有所不滿,聽到此處,燕惠王就派了別的將領來替換樂毅。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樂毅知道燕惠王對自己早有猜忌之心,為保得一命就投靠了趙國,趙國也對樂毅十分的尊重。可是不久,樂毅辛辛苦苦奪得齊國的城池就被燕惠王給敗光了,此時燕惠王是後悔不已啊,可惜為時已晚!

樂毅為表衷心,上疏燕惠王,說並不是自己對先王不忠,而是不想做一個愚忠之人,白白搭上性命,才會投靠趙國。於是燕惠王又把樂毅的兒子樂間封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於趙燕兩國之間,與燕國重新交好,燕、趙兩國都任用他為客卿。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燕國功敗垂成,失去國土,都是燕惠王聽信小人之言,不明是非,遷怒於樂毅,導致最終白忙活一場!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沒錯諸葛亮也是如此,劉備對諸葛亮很放心,不管做什麼都可放手去做。

然後主劉禪,雖然表面對諸葛亮很尊重,但是也經常聽信小人之言,猜忌諸葛亮,姜維等人才,不明是非,最終蜀漢成為三國第一個亡國的國家,雖然諸葛亮和姜維未必能夠收復大漢江山,但是如果劉禪不猜忌姜維的話,蜀漢也許會多存活幾年!

諸葛亮視他為偶像,曾下齊國70餘城,卻被君主猜忌險丟性命!

前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後世子孫所敗光,真是可悲!不過樂毅還算幸運的,最終燕惠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並與趙國交好,也算是對得起先王了,而樂毅也因此名揚天下,同時事二主亦能保全忠義之名,實屬罕見!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了,想了解更多精彩故事,我們下期再為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