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論觀賞性,網球、羽毛、桌球,到底哪家強?

只論觀賞性,網球、羽毛、乒乓球,到底哪家強?

請輸入圖片描述

網友小球接著:

小編做綜合記者這麼多年,這三個項目都有采訪過,且都超過10年。依小編的瞭解,基本上是這樣的,網球的觀賞性最強,羽毛球和乒乓球次之。

說到觀賞性,我們先來聊一聊什麼是觀賞。“觀賞”俗話說的好就是觀看欣賞,指的是具有一種賞識的觀看心態。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是小球,但觀賞性卻大不一樣。

只論觀賞性,網球、羽毛、乒乓球,到底哪家強?

請輸入圖片描述

澳網中央球場羅德·拉沃爾球場,能容納約15000名觀眾。

聊完觀賞的含義,我們再來說說職業化,二者基本是可以劃等號的。這三個項目裡,網球的職業化程度最高,故而觀賞性也最強。以正在進行的中國網球公開賽為例,總獎金已經達到了941萬美元,女單冠軍獎金迫近100萬美元。再來說說羽毛球和乒乓球,世界第一球員的年獎金收穫不超過35萬美元。網球四大滿貫即便首輪出局也有約5萬美元收入,但一項羽毛球、乒乓球公開賽單打冠軍獎金不過2-3萬美元。

觀賞性體現在另一個方面是,網球的場地更強,球的線路和回合更為清楚,對抗也更為激烈。相比之下,羽毛球次之,又由於球速過快,觀賞性一般。最差的當屬乒乓球,球檯太小,離得稍微遠一些便看不清球了。從場館也能看出來,網球場館動輒人數可以達到2萬,而乒羽受風向、空間等影響,場館不宜太大,觀眾在4000-5000人最佳。

只論觀賞性,網球、羽毛、乒乓球,到底哪家強?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世乒賽場地,觀賞性相比網球差了不少。

再來說說觀賞的又一個方面,便是球員包裝和著裝。包裝上,網球球星粉絲遍佈全球,納達爾、費德勒等人的粉絲,與林丹、丁寧的粉絲不可同日而語。著裝方面,網球將一項時尚化的運動打造的無與倫比,尤其是女球員,她們的著裝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時尚潮流。相比之下,羽毛球、乒乓球球員的著裝則要顯得“土”了很多。也就是從這幾年開始,乒羽女球員才開始嘗試裙裝,之前不管男女球員,統一穿著短褲,觀賞性自然不能與網球相比。

網友大眾羽毛球技術:

僅討論觀賞性不考慮大眾體育參與度、賽事運作和球員的包裝,網球和羽毛球不相上下,超過乒乓球,甚至羽毛球會超越網球排在首位。

因為只有羽毛球是不規則球體,同時也是三者中唯一落地即死球的體育運動。落地死球意味著得分(不落地死球就是掛在網上),不僅對精神的集中要求很高、腳下的快速移動,急速的啟動制動對運動員的爆發力、協調性和節奏感有更高水平的要求,表現在羽毛球單打中的狀態就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雙打的時候就是各種“躥”,而網球大多數的時候是在跑。

另外,羽毛球區別於其他二者有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技術——“跳殺”釘地。

而不落地這個特點使羽毛球多出了網前激烈的爭奪,乒乓球和網球就沒有搓來搓去的鬥網前。乒乓球雖然旋轉多,但多數是肉眼比較難以分辨的運動細節,對回放的硬件和場地的大屏幕展示要求更嚴格。

雖然羽毛球的殺球初速度很快,但由於羽毛的存在導致強烈的減速,而整個球體的大小也不亞於網球,相對於乒乓球就是非常強烈的優勢了。

也恰恰是羽毛讓球的減速、旋轉、翻滾等細節都更加清楚。全身協調發力,從大塊肌肉到手指末端都有明顯的發力要求。受益於借力發力的時機,花樣繁多的假動作也讓羽毛球與眾不同——相對於羽毛球,網球的重量和乒乓球的直徑也讓這兩種規則球體的假動作觀賞性受到束縛。

無論是場上的移動、配合,還是節奏、套路。羽毛球的觀賞性都恰到好處。

礙於運作,雖然羽毛球看起來沒有網球的觀眾那麼多,也是一種遺憾。希羽聯們可以更好的推廣這項賽事,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姿勢。

網友raul:

桑普拉斯時代開始看網,張德培,阿加西都在,平心而論觀賞性最差的就是網球,全場垃圾時間超多,尿頻尿急患者的福音。羽毛球,乒乓的比賽緊湊程度都遠超網球。不同水平的人看到的比賽完全不同,網球本身重,力量成分遠超技巧,稍有經驗的觀眾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球路和旋轉。現代羽毛球一直在加速。男單已經全場無死角,體能充沛的情況下,只要起球就可以殺。反觀網球這邊最具觀賞發球上網型打法已經消失,底線對拉力量和體能為王。當年女子頂尖都是技術型的格拉芙,辛吉斯之流,現在都是大小威,包括庫爾尼科娃這種身高馬大的球員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