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翠友們都知道翡翠B貨是指經過強酸浸泡、腐蝕,以及填充樹脂等各種人為手段處理過的翡翠。現在翡翠B貨的製作水準日益精進,甚至很多行家都頭疼不已。但其實只要我們全面掌握翡翠的各種特徵,找準B貨當中對結構破壞後留下的痕跡,總有辦法能夠識破它。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今天我們從以下八個方面鑑別翡翠B貨最為系統科學。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1)觀察顏色

A貨翡翠的顏色像從某一特定部位(稱為色根)向外擴散;漂色過的 B貨翡翠則色根不明顯,鮮豔卻不自然,有“漂"的感覺,有時使人感到帶有黃氣。

在 B+ C貨翡翠處理的過程中,有時會在樹脂膠中加入顏色並隨充膠工序就著色,所以使得整個翡翠底色變為淡綠色,翡翠原有的顏色也同時加深。這樣處理的翡翠具有 B貨的鮮明特徵,但染色痕跡不明顯,在八三玉的B處理過程中,這種情況最常見。表面塗色製作的 B+C翡翠雖具欺騙性,但肉眼容易識別:它沒有色根,顏色形狀也不是翡翠所特有的發散狀。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2)觀察光澤

未經處理的天然翡翠,如果拋光精良,呈現的是玻璃光澤。翡翠 B貨由於加入了樹脂佼,光澤顯示為蠟狀一玻璃光澤,反光度強,而時間一長,則會因膠的老化而變得暗淡、整體乾裂甚至斷裂。但隨著處理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樹脂質量的提高,光澤的強弱變化已不再是某些B貨的鑑別特徵。現在,很多B貨存放好幾年都不會變暗,而在佩戴初期因為人的皮膚摩擦、汗液浸潤,看起來甚至還會有光澤變好的假象。

許多B貨雖在視覺上乾淨無瑕,但光澤暗淡,結構鬆散,無翠性。尤其是一些低檔翡翠,由於加工工藝粗糙,容易從光澤的強弱上加以識別。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3)觀察結構

翠性是翡翠的一個重要特徵。經過處理的翡翠 B貨結構被破壞,因而變得鬆散,粒狀顆粒邊界模糊、圓化,會有晶體被錯開、位移,失去了方向性,翠性因而變得不明顯。

處理程度較重的翡翠,不僅難以看到礦物顆粒的邊界,更看不到翠性;處理程度較輕的翡翠,即使可以看到翠性,也看不清礦物顆粒的邊界。特別是豆種翡翠,在10倍放大鏡下,能很清楚地看到 B處理後結構的變化。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4)測定比重

B貨會比未經處理的同種翡翠手感稍輕,這是因為酸洗過程洗掉了部分雜質。但這並非絕對,因為翡翠比重有一個上下變動的範圍,而每件翡翠的比重也有不同。因此測定比重僅能作為一種參考。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5)觀察在紫外燈光下的反應

一般來說,經過 B處理的翡翠,內部注入樹膠,從而都會具有粉藍熒光性,這是一個參考指標。但是,影響熒光性表現的因素很多,比如深綠色的B貨翡翠就不具有熒光性,而B+C貨的熒光則為粉綠色。因此,不能機械地用熒光燈觀察翡翠的熒光性,要根據其原來的顏色作詳細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6)觀察雜質

A貨翡翠多少含有雜質,如石花、黑色礦物包體、次生色等。經 B處理後,翡翠的顏色變得純淨,次生色消失,底變得較好,而由於表面雜質在酸處理過程中被腐蝕,石花、黑色礦物包體反而可能出現在次表面。所以, B貨翡翠的表面一般較乾淨,無次生雜色。 但有雜色的也不一定是 A貨。為掩人耳目,作假者可能會在充膠前向坯料中加入雜色或雜質,使其與A貨相似,增加欺騙性。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7)觀察表面特徵

觀察表面特徵是 B貨翡翠鑑別的重要方法。翡翠是多晶質結合體,由於各種礦物硬度、排列方向的不一致,以及拋光過程中顆粒邊緣磨蝕快慢的不同, A貨翡翠成品表面會凹凸不平,即出現“橘皮效應"。翡翠礦物顆粒越粗,橘皮效應就越明顯。

而翡翠 B貨表面是酸蝕網紋結構,也稱龜裂紋。用10倍放大鏡在反射光下觀察, B貨翡翠的酸蝕紋十分清晰,尤其是在有裂紋的 B貨翡翠中,裂紋處的酸蝕痕跡、樹脂膠和龜裂紋都十分清楚。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酸蝕紋)

(8)通過聲音鑑別

色、透、勻、形、敲、照一一這是檢測翡翠的六字明訓,也是業內人士鑑定翡翠的座右銘。其中,“敲"在鑑別 B貨中用場更大。因充填膠的存在,用硬物輕輕敲擊 B貨,常發出沉悶的聲音;而敲擊 A貨時,多會聽到清脆的聲音。

不過,這種鑑定方法也只是輔助性的手段之一。現已有用特別充填膠做的 B貨,敲擊時同樣聲音清脆;而質地較差或有裂的翡翠 A貨,敲擊時聲音反而不清脆。此外,敲擊玉件時還要講究技巧,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被敲擊的物件,否則敲擊聲會變得沉悶,要用細線或細繩將其吊起,使其懸空來敲擊。

翡翠百問:翡翠造假手段如此之多,怎麼辨別翡翠B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